國際青年日的發展現狀
全球化已經并將繼續對青年的就業機會和移徙的模式產生影響。在發達國家,相對于每100個即將退休的人,平均有142個青年人(20-24歲)加入勞動力行列;10年之后,將出現青年工人的短缺,相對于每100個離開勞動力隊伍的人,只有87個青年工人。與發展中世界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發展中國家是342個青年人對100個60-64歲的人。雖然各地區面對不同的問題,吸收大批青年工人是繼續推動移民活動的全球性問題。有關就業市場,引進新技術對經濟結構和勞動力市場產生深刻的影響,對低技能的職業產生影響。貿易自由化,尤其是向低工資國家轉移生產活動,往往對非技術工人產生不利的影響,他們是首批失業者。由于青年人的經驗和技能有限,故因全球化而失去工作的人中他們所占比例往往很大。在世界許多地區,由于正在從農業向用人較少的制造業和服務業轉化,失業率還在上升。貿易自由化迫使各公司要更具競爭力,導致許多公司更加依賴于低成本和不固定的勞動力安排。在很多情況下,國家社會保護計劃未能趕上迅速全球化的市場所帶來的新風險和脆弱性。
移徙為青年提供機會,利用全球化帶來的益處,并通過遷移到人們認為機會更好的地方改善他們的福利。隨著經濟一體化,移民流動增加了,年青人比老年人更有可能跨越國際邊界進行移民以及從農村移向城市地區。移徙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有“推力因素”,如貧困、對當地的條件不滿、沖突以及自然資源的壓力,還有“拉力因素”,如更好的賺錢機會以及有更美好的前途。
國際移徙傳統上都選擇來自較窮國家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包括許多青年。例如,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的機動性在世界上最大,每16個人就有一個——或5.6%——出國留學。相比之下,每250個北美學生只有一個(0.4%)出國留學。雖然高技能移民會對個人有益,但由于人力資本的流失,往往對祖籍國的經濟產生不利的影響。但是,從長遠來說,回返者可以帶回新的思想、辦法以及國際關系網,這不僅對其自身有益,對整個社會也是有益的。
迫切需要認識到青年在移徙人流中的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多,并為其經濟、文化和社會融入提供條件。青年移徙者往往是看不見的社會服務提供者,在東道國的國家青年方案中沒有得到承認。由于青年移徙者往往是東道國社會勞動力不可或缺的部分,迫切需要加強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如衛生、教育和培訓等領域,更要在總體上幫助提高公眾對青年移徙者的看法。
雖然還不知道青年對匯款作出的具體貢獻,就越來越多的國家而言,匯款在數量上已超過了官方發展援助,現在是在外國直接投資之后第二大資金流動來源(1 670億美元流向發展中國家),但外國直接投資牽涉到以利潤、分紅、手續費、費用、利息支付、純轉賬價格等形式的資金倒流以及國家經濟主權的削弱。就許多國家而言,匯款超過了外國直接投資。與會波動的其他資本來源(這取決于政治或經濟氣候)相比,匯款成為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往往在經濟下坡時逆周期而上升。這些匯款也為無法移民的青年的發展提供投資資金。例如,匯款收入可使不移民的青年得以完成學業,并可促使今后得到更高的收入。雖然移民社區已有安全的匯款途徑,青年在尋找和利用這些途徑時需要給予支助。這就需要社區各團體、民間社會、接受國政府和私營機構的參與。
世界的青年人繼續對全球化帶來的消極后果表示關切,尤其是對財富的分配和環境的退化所產生的影響。他們與包括非政府組織和民權活動者在內批評全球化的各群體一道,在促請人們注意有必要更好地駕馭全球化及其后果以及確保保護基本人權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