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為悼念化學戰受害者并增強國際社會對化學武器危害的認識,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決定將每年的4月29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日)定為“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于1997年4月29日生效,其核心內容是在全球范圍內盡早徹底銷毀化學武器及其相關設施。
化學戰簡介
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近百年來化學武器被用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導致了數百萬人傷亡,為譴責和預防化學武器的使用,悼念化學戰受害者并增強國際社會對化學武器危害的認識,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決定將每年的4月29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日)定為“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
歷史背景
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侵華日軍遺留化學武器受害者
2006年4月29日是世界第一個“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呼吁還沒有加入《關于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國家毫不拖延地批準和加入,已加入的國家須加倍努力以求充分執行該公約,并確保化學武器不流入非政府團體和個人手里。
安南為“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發表了講話,全文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5年伊普爾戰役中首次使用現代化學武器以來已有90多年。英國戰爭詩人威爾弗雷德·歐文描述了目睹一名戰友“消逝、窒息、淹溺”,猶如身處氯氣“綠色海洋”的可怕景象。
自此以后,化學武器繼續發展,用來對付士兵和平民,冷戰時期化學武器武庫達最高點,經過長期艱苦談 判,直到1997年4月29日《化學武器公約》才生效。《公約》禁止這些武器,宣告開始銷毀累積的存量。今天我們紀念這一里程碑,我們向化學戰的受害者表示哀悼——對于他們來說,實現普遍執行這項《公約》的日子來到時已為時過晚。
處理申請
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化學武器帶來的災難,加入《公約》的國家毫不拖延地批準和加入。
1915年,伊普爾戰役中首次使用現代化學武器。自此以后,化學武器繼續發展,用來對付士兵和平民,冷戰時期化學武器武庫達最高點,經過長期艱苦談判,直到1997年4月29日《化學武器公約》才生效。
日本外務省28日凌晨宣布,有關日軍遺留在中國的化學武器處理問題,由于無法在《禁止化學武器條約》中規定的2007年4月這一期限前完成處理工作,日本已向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提出申請,要求將期限延后5年。
延長后的新期限將為2012年4月。根據《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規定,延長期限須在到期前的一年內提出申請。自2000年起,日本政府處理了遺棄在中國境內的約4萬枚化學武器。但是埋在吉林省敦化市哈爾巴嶺地區的化學武器估計仍有30萬至40萬枚尚未處理,因此日本政府判斷很難在余下的一年內完成處理工作。
重要作用
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細菌戰中國受害者協會
聯合國大會第一項決議呼吁不但要消除核武器,也要消除“適用于大規模毀滅的所有其他重要武器”。本著同一精神,《化學武器公約》是禁止這類武器所有類型的第一項條約。通過《公約》締約國及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工作,這項文書已在“完全排除使用化學武器可能性”的國際努力中發揮重大作用。
《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于1997年4月29日生效,其核心內容是在全球范圍內盡早徹底銷毀化學武器及其相關設施。為悼念化學戰受害者并增強國際社會對化學武器危害的認識,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決定將每年的4月29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日)定為“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
加入公約
化學戰一個世紀前,一些化學品被用在戰爭中,這種殘酷的、大面積的戰爭奪走了數百萬條生命,即便是幸存者,也造成永久失能和終生殘疾。紀念所有化學戰爭的受害者,為的是永遠不能忘卻化學武器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磨難!一個有效的全球性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將作為受害者們最合適的紀念碑,當全球所有國家都加入《公約》和履行義務時,意味著全球所有國家將永遠拒絕化學武器,這個紀念碑才能高高地豎起。
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而且新的挑戰也已出現。參加《化學武器公約》的國家日增,但任務仍未完成。呼吁還沒有批準或加入《公約》的國家毫不拖延 地批準和加入。同時我們全都必須加倍努力以求充分執行《公約》,但也要確保化學武器不會流入非國家行動者手里。要完成這項任務,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私營部門必須提高警覺并加強協調。值此紀念日,讓我們保證使這些可怕的武器成為歷史,并謹此向化學戰的受害者致意。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