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有毒 隔夜菜安全食用六大法則
關于隔夜菜的爭論,這么多年一直就沒有停過。不少家庭一次做的菜,一頓吃不完,倒掉又太浪費,留著隔天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網上流傳著隔夜菜有毒,吃了會致癌的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到底什么是隔夜菜?隔夜菜真的會致癌嗎?關乎性命,一點也不能含糊。下面跟隨360常識網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隔夜菜?
很多人認為,隔夜菜指的就是放了一夜的菜。其實錯了!
從字面上來看,隔夜菜就是過了一夜的菜,實際上是烹飪后沒有吃完,放置了一段時間的菜。
一般來說,放置時間超過5-8個小時,就可以算作隔夜菜。當然,成為隔夜菜的條件遠不止時間一個,還與儲存的方式、溫度、密封性有關。
都說隔夜菜對人體有危害,但老一輩會說,他們都是吃隔夜菜過來的,也沒見過中毒??!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吃隔夜菜真的會致癌?
隔夜菜致癌的罪魁禍首就是亞硝酸鹽,攝入劑量過高會導致中毒,長期大量攝入則會產生致癌性。
說到致癌這件事,不能離開劑量談毒性。
亞硝酸鹽,可能很多人對它并不陌生,它作為防腐劑和增色劑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行業中,在包裝食品、肉類食品烹飪中都會使用到。
不同的食品中,亞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的限量從幾毫克/公斤到幾十毫克/公斤不等。
根據檢測,如果成年人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會引起中毒,3克就會導致死亡。
所以,只要攝入量在安全范圍之內,是不會對人體有毒害作用的。
那么,亞硝酸鹽為什么會出現在隔夜菜中呢?
這里最主要的來源就是本來存在于蔬菜和肉類中的硝酸鹽。
不同食物中的硝酸鹽含量各有不同,但是綠葉菜,尤其是深色蔬菜含量相對較高。
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食材中的硝酸鹽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食用過量的話,容易導致中毒甚至致癌。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關鍵在于這放置了一段時間的菜里面,到底產生了多少亞硝酸鹽,有沒有達到致毒的劑量。
實驗表明,無論是蔬菜、肉類、海鮮還是蛋類,儲存在4℃的溫度下24小時,亞硝酸鹽含量是沒有明顯變化的。
但是,在室溫約25℃的環境下,結果則有所變化。
葉菜類產生的亞硝酸鹽含量遠遠高于根莖類蔬菜和肉類,基本上從12小時之后,亞硝酸鹽的含量就會迅速攀升,達到100毫克/公斤以上。
所以,無論剩菜是不是隔夜,在室溫下的放置時間最好不超過12小時,特別是蔬菜類。
當然,如果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并進行相應的密封,盡量減少細菌對于硝酸鹽的分解作用,則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亞硝酸鹽的產生。
隔夜菜該怎么保存?
無論是在外就餐還是在家烹飪,最好都以新鮮為主。保存不同種類的剩菜,也有相應的條件。
肉類——硝酸鹽含量比較低,所以,可以儲存的時間較長,但是建議不超過3天。
蔬菜——建議當天就吃完,此外,還需要注意放置時一定要保存在冰箱中冷藏,特別是夏天室溫較高的時候。只要處理和儲存方式正確,就可以避免毒物的產生。不過,蔬菜最好還是做多少吃多少,盡量別剩。
隔夜菜安全食用六大法則
1、涼透后立即放入冰箱
晾涼再放是因為熱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食物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凝結,促使霉菌生長,從而導致冰箱里的食物霉變。涼透后,要及時放入冰箱,即使在冬季,也不要長時間放在外面,因為冰箱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2、不同剩菜,分開儲存
分開存儲可以避免細菌交叉污染。還需要用干凈的容器密閉儲存,如保鮮盒、保鮮袋,或者把碗盤包裹上一層保鮮膜。
3、隔夜湯存放別加調料
如果湯要隔夜,最好的保存方法是,湯里不要放鹽類調味料,湯煮好后用干凈的勺子舀出當天要喝的量,余下的用瓦鍋存放于冰箱中。剩湯長時間盛在鋁鍋、不銹鋼鍋內,易發生化學反應,故應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
4、吃前回鍋熱透
除了合理儲存,回鍋加熱也是保障健康的關鍵。剩菜在冰箱里儲存,吃之前一定要高溫回鍋,把菜整體加熱到100℃,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因為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死細菌。
5、兩天內吃完
有研究顯示,剩飯在常溫下超過6小時,亞硝酸鹽含量會直線上升。就是放在冰箱,冰箱也只是起到抑菌作用,不能殺菌,細菌仍會慢慢滋生增長,剩飯菜一般2天以內尚可食用,超過3天最好倒掉。通常放在冰凍柜的剩飯菜2周都不會變質,但也建議一周內食用完。
6、定期清潔冰箱
不少家庭的冰箱沒定期清潔,各類細菌(尤其是大腸桿菌)會在濕冷環境中滋生。取出冷藏食物,立即食用,細菌會入侵胃腸,引發“冰箱性胃腸炎”。因此,三個月左右,冰箱要做一次“大掃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