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存在的不安全隱患 甘蔗不是人人都適合吃
冬天是吃甘蔗的季節,然而我們在選購甘蔗時需要避免霉變的甘蔗,因為霉變的甘蔗是會容易導致我們出現中毒現象的。發紅的甘蔗存在毒性,專家提醒“發現發紅、帶有暗褐色、或者吃起來有些發糠的甘蔗,盡量不要買”。下面跟隨360常識網了解一下吧!
甘蔗中毒會致死嗎?
甘蔗霉變后會產生一種神經毒素,是青霉屬和曲霉屬等少數菌種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3-硝基丙酸。3-硝基丙酸這個毒素確實厲害,對多種動物具有毒性作用,進入人體后被吸收,發病急,一般是十幾分鐘至十幾小時。短時間內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導致腦水腫、頭痛、重者抽搐、四肢強直足呈雞爪樣、瞳孔放大;嚴重可導致缺血、呼吸衰竭死亡。還有部分因甘蔗毒素導致中毒的患者留下語言、運動障礙等后遺癥。
吃多少霉變甘蔗會中毒?
其實想都別想吃多少霉變甘蔗能中毒這件事,原因是只要霉變的甘蔗都有中毒的風險,嚴重者或致死,即便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的也可能留有后遺癥等狀況。并且霉變甘蔗中毒后也并沒有什么急救的特效藥,醫院一般采用催吐洗胃的辦法。
資料顯示甘蔗霉變后產生的毒素(3-硝基丙酸),這種毒素一般中毒的劑量是12.5毫克每公斤體重,也就是說6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毒素中毒劑量要0.75g;20公斤的孩子毒素中毒的劑量是0.5g。甘蔗霉變后毒素含量高低,其實要看甘蔗霉變的程度。
網傳清明甘蔗毒比毒蛇?
其實不該就“甘蔗中毒事件”拿“清明節”說事。若說清明節和甘蔗中毒的關系,那是和天氣變暖有瓜葛。春季氣溫不斷升高,霉菌等雜菌適宜生長繁殖,也是多數食物在常溫下不易保存的原因。此季節的甘蔗容易霉變,霉變的甘蔗就有產生毒素的風險,不是清明節后的甘蔗比毒蛇毒,其實每年甘蔗中毒事件多發生在2月到4月,中毒的人群多為孩子。也就是說只要甘蔗霉變,無論是在清明節前后還是其他的季節一樣會導致”中毒死亡“事件。
哪些甘蔗存在不安全隱患?
質軟、變色、酒味、長毛、紅心的甘蔗都不建議吃。
一般霉變甘蔗外皮呈灰暗色,里面質軟,有霉味或者呈酒糟及酸辣味,剖面呈淡黃、橘紅、棕褐或有灰黑色斑,有時可見黑色霉點或白色菌膜。另外有些紅心的甘蔗是之前感染過病菌也不建議食用。
甘蔗汁到底還能不能喝?
若甘蔗霉變,就有可能產生毒素,賣家或不知甘蔗霉變產生毒素的危害,舍不得扔就直接榨汁,這樣的甘蔗汁可能含毒素的量會更高,中毒風險就更大,因此,榨好的“成品甘蔗汁”最好不喝。當然若是新鮮沒有霉變的甘蔗,現買現榨的甘蔗汁是沒問題的。想喝甘蔗汁最好是自己挑選現買現榨。
什么樣的甘蔗才是“放心”甘蔗呢?
首先,看外觀。
正常的甘蔗外觀色澤光滑,頭部葉子是青的,如果在末端出現絮狀或茸毛狀的白色物質,表示已霉變。霉變的甘蔗表面帶“死色”,外觀光澤差,用手按質地較軟,沒有彈性。一般建議挑選粗細均勻,相對直的甘蔗。
第二,聞氣味。
正常的甘蔗氣味清香; 變質的甘蔗聞起來有霉味或者酒糟味,很難聞。
第三,看斷面。
質量好的甘蔗看起來肉質比較白,而且汁水比較充足。發霉的甘蔗往往存在失水的情況,切開來后斷面呈紅色或黃色,組織結構松松的。除了“紅心”的不能吃外,“黑心”的也不要吃。
甘蔗不是人人都適合吃
甘蔗含糖量約18%~20%,主要為蔗糖、果糖、葡萄糖,后兩者甚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能夠給食用者提供相當多的熱量及營養。
雖然甘蔗味美清甜,但由于高含糖量,不宜過量食用。
膳食寶塔推薦“水果每日攝入200~350克”,因此吃甘蔗時,一般吃1~2節就夠了。
榨汁喝時,很容易喝過量,每天不宜喝超過200毫升的甘蔗汁,差不多是一次性紙杯一杯的量。如果任性喝,會有長胖風險。
甘蔗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慢性胃炎、胃潰瘍、消化不良者及糖尿病患者就不宜食用。
特別提醒:現在還沒有針對霉變甘蔗中毒的特別有效療法,如果吃了發霉的甘蔗中毒,急救時主要采用立即催吐、洗吸或導瀉,將體內的毒物排出,呼吸困難者可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