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這癥狀要時刻警惕
很多的準媽媽會出現不同于往常的生理變化,這都多半都屬于正?,F象,但是有些生理癥狀可能是疾病的征兆,那么出現特殊癥狀時孕婦需要注意什么呢?日常的孕婦注意事項有哪些呢?孕婦的飲食又有哪些禁忌呢?帶著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一些基本的孕婦注意事項是孕婦們必須要了解的。為了讓孕婦更好的理解生理訊息,明白身體所表示的是安全還是危險,下面小編就具體講解幾種需要警惕的生理癥狀。
孕婦需要注意什么
1、惡心嘔吐
安全情況
惡心、嘔吐是相當常見的懷孕癥狀,大約5-6周就會開始出現,主要原因是胎盤絨毛激素的大量增加,再加上個人特有體質所導致;此外,有些準媽媽也可能因為孕期適應不良,心理壓力過大而引發惡心、嘔吐的情形。
危險情況
準媽咪如果出現嚴重的嘔吐情形,甚至喝飲料也會吐,有可能是“妊娠劇吐癥”,應該立刻就醫。醫師表示,懷孕末期若仍然惡心、嘔吐得很厲害,還伴隨頭痛、血壓升高的情形,也有可能是妊娠高血壓的征兆,須特別注意。
2、尿頻
安全情況
懷孕12周以前,身體的子宮仍處于骨盆腔內,此時子宮會隨著周數的增加而變大,向前壓迫膀胱,從而造成了頻尿的現象。懷孕中期后,子宮已離開骨盆腔到達了腹腔,頻尿問題自然就會有所改善。
到了懷孕后期(大約37周),由于胎頭慢慢下降,子宮又重回骨盆腔而壓迫到膀胱,此時頻尿也會再度出現。
危險情況
大多數準媽媽都會出現頻尿,只是嚴重程度不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同時還合并解尿灼熱、解尿疼痛、尿急得無法忍受、發燒等現象,可能是膀胱受到感染引起發炎,此時須盡快就醫進行藥物治療,才不會延伸到腎臟,造成更嚴重的急性腎臟發炎問題或敗血癥。
3、抽筋
安全情況
胎兒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鈣,若是準媽咪的鈣質攝取量不足,就可能發生鈣離子不平衡的情形,造成抽筋,所以,懷孕期間應注重鈣質的補充。
在懷孕20周后,要多攝取含鈣量高的食物,如起司、小魚干、海帶、芝麻等。此外身體的某些部位受到壓迫也會引起抽筋現象,因此準媽媽應該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
危險情況
抽筋是孕期常見的癥狀之一,婦產科主治醫師表示,抽筋特別在中、后期最容易出現,但是若孕婦發生全身性的大抽筋,甚至昏迷,則可能需要懷疑是否為重度妊娠毒血癥。
4、眩暈
安全情況
由于在懷孕期間,特別是在中期以后(約20周以后),孕婦的血壓會較正常人來得低,因此會容易造成眩暈。
此外,荷爾蒙的改變會使準媽媽全身的血管出現收縮或擴張的變化,且因為母體必須供給血液給腹中胎兒,大部分的血液會集中在下半身。
所以,孕婦如果久站,就會覺得腦部的血液不夠,產生眩暈的感覺。醫師提醒孕婦們,懷孕期間如果需要變換姿勢或位置時,應盡量放慢速度;且最好不要長時間站立,建議每隔30分鐘就坐下休息。
危險情況
懷孕期間由于體液代謝及荷爾蒙分泌的改變,確實會加重某些耳科疾病的癥狀,因此,如果孕婦發生眩暈的機率相當頻繁,或是短暫休息后大多無法獲得改善,建議最好還是到耳鼻喉科檢查為宜。
5、腹痛
安全情況
準媽媽在孕期的各個階段,都可能出現腹部疼痛、腹脹、腹部緊繃的不適感,這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懷孕早期,由于子宮漸漸增大,腹部周圍的韌帶會受到拉扯,使腹部產生抽痛感,尤其是兩側腹股溝部分。
到了懷孕中期,子宮已經離開骨盆腔,腹痛的情形也會改善許多。準媽媽懷孕滿七個月之后,因為逐漸接近臨盆,子宮收縮的情形愈來愈常見,此時腹痛又會變得比較頻繁,也就是所謂的“假性陣痛”。
許多孕婦們會擔心無法辨別假性陣痛及產兆,一般來說,產兆的疼痛感比較有規則,還會伴隨下背部疼痛、腰酸等癥狀。
危險情況
準媽媽出現腹痛的情形時,最好能臥床休息、放松心情,不舒服的現象就可漸漸改善。醫師指出,如果準媽媽腹痛的情形一直持續,且疼痛感愈來愈嚴重,就需要提高警覺,懷疑是否為其它原因所造成,必要時應該主動就醫檢查。
另外,就整個懷孕過程來看,在中期較不容易有腹痛問題,但是相對地,準媽媽在此時一旦發生腹痛,很可能就是出現異常,像是子宮異常收縮、胎盤早期剝離等,應該立刻就醫診治。
不可以拍孕婦肩膀
早期的年代,因為怕孕婦受到驚嚇,導致流產,因而有此一說。醫師表示,懷孕期間,孕婦的情緒容易緊張、煩躁,不過根據醫學報告指出,孕婦緊張時所分泌出的腎上腺素,會讓胎兒動的比較厲害,對于影響受精卵著床的成功率,影響并不大。
家中有孕婦,不能隨便修房子,也不能搬家
根據老一輩的說法,是因為搬家會驚動到胎神,容易流產。不過以現代的科學角度來說,搬家或是房屋裝修,都會付出更多的勞動力及心力,且需要搬動重物,對重心不穩的孕婦來說,發生意外的機率也相對提高。
孕婦不能縫針線,動剪刀
根據傳統說法,相傳孕婦假使拿剪刀、縫制物品,生出來的寶寶可能會有缺陷!醫師表示,寶寶的缺陷可能是因為染色體異?;蚴且蚱渌∽兪谷?,孕婦應定期做產檢,保持身心健康,飲食均衡,自然就可以生個健康的寶寶。
孕婦不能看布袋戲,否則寶寶會很被動,有軟骨癥
醫師表示,以科學角度來看,并不能證明布袋戲對胎兒健康會造成影響。在早期醫學不發達的情況下,民間流傳的禁忌相當多,不過依照現今醫學發達的角度來看,許多禁忌只能僅供參考了。
孕婦注意事項
產前出血
是指懷孕28周后的陰道出血。
主要發生原因有四點
(1)胎盤異常,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最為常見。
(2)子宮頸與陰道疾病,如子宮頸糜爛、子宮息肉或子宮頸癌。另外,陰道外傷或異物置入等,也會造成出血。
(3)泌尿道感染造成的血尿。
(4)血液科疾病,如凝血功能異常。
發生產前出血時,應盡快就醫并找出出血原因。超聲波可得知有無前置胎盤,如確定無前置胎盤,則應進一步確診是否有子宮頸或陰道疾病。
另外,尿液檢查及凝血功能測試也可提供進一步資訊。某些特殊情況,比如胎盤早期剝離,如果具備剖宮產的條件,以盡快生產為宜。
胎位不正
胎位關系到生產的是否順利,因此,每個準媽媽都關心這項指標,事實上,3個月前的胚胎處于浮游狀態,無時無刻不在變換姿勢。而六個月之前的胎兒,約有一半胎位不正,直到32周以后,胎位不正的比例才降到10%。
所以,胎位不正在懷孕8個月前,頗為常見,父母無須擔心,因為大部分寶寶在8個月后,便會很規矩地轉正。
產婦羊水過多,經產婦腹部肌肉松弛、子宮肌瘤、雙角子宮、前置胎盤、多胞胎等情況,引起胎位不正的幾率較高。
臀位是胎位不正中最常見的情況,而且經由陰道生產的危險性高,所以,建議此類產婦以選擇剖宮產較為安全。
孕婦的飲食禁忌
1.不要吃生冷、寒冷的食物
如涼粉、西瓜、雪糕,這會造成早產,甚至導致小產。這是無科學根據的,但孕婦吃后不舒服如出現瀉肚子,就最好暫停食用,不過,對胎兒是絕對無影響的。
2.吃羊肉會令胎兒發羊吊
羊癇風(癲癇的通稱)和羊肉是沒有關系的,而且羊肉含豐富維他命B12和鐵質,營養豐富,孕婦吃絕對有益無害。
3.多喝鮮奶,生出來的嬰兒皮膚會很白
胎兒的皮膚顏色是受父母的遺傳基因影響,于成孕那一刻便已決定,與懷孕期的飲食無關。
4.吃蝦蟹會令胎兒的皮膚差和產生皮膚敏感
如果孕婦本身對蝦蟹有敏感,在懷孕期應避免進食,這是恐怕孕婦對蝦蟹敏感的情況遺傳給胎兒的機會增加。而沒有敏感的孕婦,就算吃了都不會令胎兒的皮膚差和產生皮膚敏感。
結語:孕婦懷孕期是特別需要加強營養的生理時期,因為胎兒生長所需的營養均來自于母體,所以上文孕婦的飲食禁忌希望對大家都有所幫助,同時在生活中,一旦發生一些特殊的生理狀況時要隨時警惕,判斷是否屬于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