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壓力 吃得住
目錄:
第一章:產前壓力 吃得住
第二章:抗生素有風險 孕婦使用需謹慎
第三章:走出產后抑郁癥做個幸福媽媽
第一次當新媽媽的女性,對生產有一定的恐懼心理,產前媽媽們如何應對產前壓力呢?生育后的媽媽們又要如何走出產后抑郁癥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
產前壓力 吃得住
順產還是剖宮產?
紅艷孕期平穩,身體條件很好,醫生說她的條件很適合順產。但是紅艷心里很矛盾,她聽說順產的寶寶身體好,媽媽恢復也快??梢幌氲诫娨暲锂a婦生孩子那撕心裂肺的場面,她就感到恐懼。她擔心自己受不了那個痛.萬一生不出來、孩子窒息怎么辦?可一想到要在肚子上劃一刀,她又害怕,雖說現在剖宮產很安全的,可這畢竟是個大手術啊……眼看就要生了,到底是順還是剖呢?紅艷心里糾結得不得了。
紅艷的這種心理狀態,很多產婦都經歷過,由于特別害怕生孩子的過程,寧可選擇剖宮產,而不愿意自然生產。影視劇或他人過多的負面描述是一大影響因素,再有就是產婦對生孩子這件事了解不到位,其三是對自己不自信,對女人的這一天賦能力不自信,也有約是出于對自己產后身材約擔憂。
建議:
將內心的擔憂告訴醫生,有經驗的醫生會根據產婦具體的身體情況給予建議。學習一些分娩技巧,如拉梅滋呼吸法等,也能平穩情緒增強自信。準媽媽自身的堅定信心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建議閱讀相關書籍,了解分娩的過程,以及臨產各階段身體和情緒方面的表現,明白這些知識會使你變得有信心,那時,你就會感到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有的醫院產房是允許家人陪同的,必要的話也可以讓家人全程陪伴支持。
我的寶貝健康嗎?
琳琳快要到預產期了,請假在家待產的她總是擔心寶寶的健康問題。原來,最近一個同事在預產期之前就剖了,因為寶寶臍帶繞到了手指上都快沒胎心了,而她表姐家三歲的孩子剛被確診為自閉癥,這兩件事對琳琳的情緒產生了很大影響。
琳琳的這種情緒是正常的,尤其是臨產前。但如果焦慮擔心的情緒過度,則會影響到胎兒,甚至影響正常分娩。如果產妊與家人缺乏交流溝通,生活沒有其他主題,心思都集中在生孩子這一件事上,更容易胡思亂想。
建議:
準媽媽可以多給自己安排一些甜蜜的小任務來轉移注意力。比如整理寶寶的衣物用品;想想寶寶的名字;憧憬一下以后一家人的幸福生活……這些甜蜜的事情能讓一顆將為人母的心變得更柔軟放松。理性分析,做勇敢媽媽。如果自己整個孕期都比較順利,一直配合醫生做好各階段產檢,就應該理性地告訴自己“沒問題”。
誰來照顧我們?
寶寶快要生了.可準媽媽莫雪總也高興不起來,她主要是怕寶寶生出來后沒人照顧。莫雪和老公都是遠離家鄉來到城市打拼,兩邊都沒有老人在家里照顧。讓媽媽來還是讓婆婆來照顧孩子現在都還沒定好。說是婆婆媽媽輪流來照顧,莫雪又怕老換人對寶寶不好,她也擔心自己做不好月子。如果請個月嫂吧,經濟負扭又太重……
這種情況在那些遠離父母在外打拼的小家庭中是比較常見的!家庭環境也是影響準產婦的一個重要因素。家庭內部的溝通顯然不夠,莫雪和婆婆之間,婆家和娘家之間基本沒有交流,導致大家都不知怎么安排才好。
建議:
莫雪要坦誠主動地和家人溝通,尤其是對丈夫,傾訴自己內心的這些擔憂、焦慮,讓丈夫協調產后的事宜。只有家庭準備充分,氛圍和諧,產婦才能無后顧之憂,安心生產。產婦心情愉悅舒暢,身體恢復陜,母乳充足,也能在經濟上省心不少。
隨著孩子的降生,家庭的支出會大大增加,準媽媽可以列一個詳細的購物清單,按重要程度排列順序。你會發現,一切都買新的真的沒有必要,很多東西可以自己制作或利用親戚朋友的資源。準媽媽還要了解產假及哺乳期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單位的福利待遇,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抗生素有風險 孕婦使用需謹慎
孕婦不能使用藥物,否則對胎兒不好。這個觀點幾乎成為所有孕婦的共識。然而,孕婦也會生病,孕婦生病了同樣會對腹中胎兒造成影響。究竟是一扛到底,還是可以適當用藥?藥師說,其實孕婦是可以用藥的,但不能亂用,正確使用藥物對保證孕婦及胎兒的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病例分析
小陳已懷孕3個多月,是一例急性腎小球腎炎惡者,經檢查,她的血壓增高至170/l00毫米汞柱,小便呈渾濁咖啡色,尿紅細胞+++,蛋白++,顆粒管型+。
小陳說,她的腸子都悔青了.原來,她一個月前患了急性扁桃腺炎、醫生給她開了青霉素,囑其在門診輸液治療。地因擔心青霉素影響胎兒發育,沒有聽從醫生的建議,覺得自己身體好.扛幾天就過去了。沒想到,由于治療不及時,急性扁桃腺炎繼發成了急性腎炎。
由于胎兒肝、腦等器官所占體重的比例較成年人大,血流量多,6%~80%的抗生素經肝臟代謝。胎兒血漿蛋白含量低,致使抗生素以游離型居多,游離型藥物比結合型對胎兒造成的危害更大,故必須重視抗生素引起的胎兒畸形或藥物中毒等危害。
孕婦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則
★孕早期最好不用任何藥物或盡量少用藥物,尤其是沒有孕婦使用臨床安全性試驗證據的藥物,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就診時,應主動向醫生說明孕周,并遵醫囑嚴格掌握劑量及持續時間,合理用藥,及時停藥;
★有些藥物雖然可能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但若疾病可危及孕婦健康或生命,建議孕婦應權衡利弊,按時服藥;
★用藥時,若兩種以上藥物有同樣療效,醫生會選擇對胎兒危害較小的一種藥物,并非藥物越新越適合患者;
★部分抗生素孕婦要嚴禁使用,建議患者不要點名用藥。
孕婦可遵醫囑使用抗生素
β一內酰胺類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藥物。青霉素類藥物對胎兒影響較小,除孕婦可能發生過敏反應外,對母體的毒性反應和肝臟功能的影響均較小。常用藥物有青霉素G、羥氨芐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 此類抗菌素抗菌譜廣,過敏反應率低,妊娠期用藥對胎兒的影響也較小。此外,此類藥物胎盤通透性好,常用于產科感染性疾病,特別適用于防止因早期破膜而引發的羊水感染和胎兒感染。常用藥物有頭孢噻肟鈉等。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紅霉素、羅紅霉素、螺旋霉素均屬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此類藥物對孕婦和胎兒的安全性好,可以用于孕婦,但需遵醫囑謹慎使用。
嚴禁使用的抗生素
氯霉素、利福平、乙胺嘧啶
氯霉素、利福平、乙胺嘧啶可致胎兒尿道和耳道畸形、耳聾、肢體畸形、腦積水、死胎及新生兒死亡:磺胺類藥可致新生兒黃疽及溶血性貧血;呋喃妥因可致新生兒溶血。
多黏菌素、黏桿菌素等活菌制劑
此類藥物對腎臟和神經系統有毒性作用,并能通過胎盤影響胎兒。
四環素類抗生素
此類藥物包括四環素、土霉素、米諾環素等。孕早期服用,會阻止鈣鹽進入軟骨和骨骼,導致胎兒四肢發育不良或四肢畸形:孕中期服用,能抑制胎兒骨骼生長,導致胎兒發生先天性白內障、乳齒發育異常,乳齒呈黃色;孕晚期服用,會引起乳齒及骨骼匹環素沉積而呈黃色,并可導致孕婦肝脂肪變性。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會導致母親及胎兒的第八對腦神經、聽覺器官和前庭功能障礙,并對腎臟造成損害。
鏈霉素、慶大霉素
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對胎兒的聽力影響大,會影響胎兒的平衡功能。
孕婦感染疾病后應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斷,并遵醫囑使用藥品,諱疾忌醫和濫用抗生素都是不可取的。
走出產后抑郁癥做個幸福媽媽
很多人以為,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在情緒上有些波動是產后正常的表現,或者這些導演情緒往往被寶寶帶來的喜悅所掩蓋,忽視了產后女性的情緒異常。研究表明是,50%~75%的女性都將隨著孩子的出生經歷一段“Baby blues”,即生后抑郁。產后抑郁的發生如此普遍,我們應該怎樣識別呢?
產后抑郁癥是女性精神障礙中的常見類型,是女性生產之后,由于性激素、社會角色及心理變化所帶來的身體、情緒、心理等一系列變化。產后抑郁癥不僅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對嬰兒的身心發育也有影響:嚴重的抑郁癥,將會給家庭帶來極大的危害。
抑郁的媽媽很少會認為自己得了抑郁癥,更別提主動告訴別人了。那么家人、朋友如何才能及時發現產后抑郁癥呢?
女性產后抑郁癥的常見表現
情緒低落
產后抑郁癥最突出的癥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產婦可能會表現為郁郁寡歡、“郁悶”、“孤獨”等,也可能會表現為表情陰郁,無精打采、困倦、易流淚和哭泣,不愿見人、傷心,甚至焦慮、恐懼、易怒。
自我評價降低
產后抑郁的女性會有自卑、內疚、自責、自罪甚至自暴自棄的想法,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與家人關系不融洽;對日?;顒尤狈εd趣,對各種娛樂或令人愉快的事情體驗不到快感,自認為前途暗淡,毫無希望。
創造性思維受損
產婦常感到腦子反應慢,行為反應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思考問題困難。
對生活缺乏信心
一些產后女性,會表現出對生活缺乏信心,覺得生活無意義、茶飯不思、入睡困難,還會伴有一些軀體癥狀,如頭暈、頭痛、惡心、便秘、泌乳減少等。更有甚者對生活失去興趣,喪失社會勞動能力,并有自殺或殘害嬰兒等傾向。
產后抑郁癥自測
美匡精神病學會在《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手冊》一書中制定了“產褥期抑郁癥的診斷標準”,其內容如下。
★情緒抑郁:
★對全部或大多數活動明顯缺乏興趣或愉悅;
★體重顯著下降或增加;
★失眠或睡眠過度;
★精神運動性興奮或咀滯;
★疲乏或乏力;
★遇事皆感毫無意義或有自罪感;
★思維力減退或注意力渙散;
★反復出現輕生的想法。
在產后2周內出現5條以上上述癥狀,其中至少有1條為上述第一條或第二條,疑為產后抑郁癥,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何幫忙新媽媽們平穩度過產后沮喪期
◆主動尋找以及接受幫助。
◆多休息,放松緊繃的神經。
◆多出去活動,跟朋友吃飯、聊天:
◆不要給自己提過高的要求,學會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值。
◆多傾訴,有效釋放情感、緩解壓力。
◆與其他新媽媽聊天,分享各自的感受。
◆鍛煉身體。
◆學會在寶寶睡覺的時候讓自己放松,如讀書、洗澡、看影碟,或者找點兒其他感興趣的事情做。不要把注意力時刻集中在寶寶身上。
◆堅持健康的、有規律的飲食。
如果上述的生活調劑方法仍不能緩解新手媽媽的情緒,則需要尋求心理咨詢。
結語:看了文章,你了解什么是產后抑郁癥了嗎?產后抑郁的癥狀你能辨別了嗎?如果你有上訴情況一定要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哦!(文章原載于《健康博覽》、《健康世界》,刊號:2012年第04期,作者:悠然、李奕璋、付瑤,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