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健招式都有講究
目錄
第一章:孕媽媽一招一式都有講究
第二章:孕期最重要的三種檢查
第三章:孕期要特別呵護的幾大部位
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的不斷發育長大,追媽媽們的身體狀況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為追媽媽們帶來很多不便,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媽媽們的一舉一動都和寶寶的健康分不開。那么,下面就來和小拜年一起盤點孕期注意事項,從孕婦睡姿、孕婦坐姿、孕婦站立、孕婦行走逐一著手。
孕媽媽一招一式都有講究
睡姿
懷孕后,子宮逐漸增大,到了臨產前,整個腹部幾乎都被子宮所占據。如果孕婦這時采取仰臥位睡覺,增大的子宮壓在子宮后方的主動脈上,子宮的供血量會明顯減少,可直接影響胎兒的營養和發育;增大的子宮還可能壓迫下腔靜脈,使回流到心臟的血液量急劇減少,大腦的血液和氧供應也會隨之減少,全身各器官的供血量也明顯減少,這時孕婦會出現胸悶、頭暈、惡心、嘔吐、血壓下降等現象,醫學上稱為“仰臥位低血壓綜合癥”。此外,孕婦仰臥還有可能造成下肢靜脈曲張、誘發胎盤早期剝離等,增加孕婦患腎盂腎炎的機會,有損孕婦的身體健康。
懷孕期間,經常右側臥也不利胎兒的發育和分娩。由于子宮不斷增大,腹內其他器官被受到擠壓。如果經常向右側臥,有時會使子宮系膜處于緊張狀態,系膜中營養子宮的血管受到牽拉會影響胎兒的氧氣供應,造成宮內胎兒慢性缺氧,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懷孕期間合理的睡眠姿勢是左側臥,這樣可以避免上述病變的發生。為確保寶貝、自身的健康,孕婦從懷孕6個月以后,一定要養成左側臥的習慣。
坐姿
孕婦所坐椅子不應過高、過矮,應以40厘米為宜。當由立位改為坐位時,孕婦要先用手在大腿或扶手上支撐一下,再慢慢地坐下。
坐時先稍靠前邊,用雙手支撐腰部向椅背方向慢移,然后移臀部于椅背,挺直脊背,使其舒適地靠在椅背上,雙腳平行叉開。在深坐椅中,后背筆直靠椅背,大腿成水平狀,并與膝關節成直角,這樣不易發生腰背痛。
如果孕婦是坐著工作的,有必要時常起來走動一下,因為這樣可預防痔瘡和下肢浮腫。當由坐位起立時,動作要緩慢。
站姿
孕婦應避免長時間站立,否則不僅易引起腰背痛,還會加重下肢浮腫和靜脈曲張。站立時放松肩部,將兩腿平行,兩腳稍微分開,距離略小于肩寬,雙腳平直。
這樣站立,身體重心落在兩腳之中,不易疲勞。但若站立時間較長,則將兩腳一前一后站立,并每隔幾分鐘變換前后位置,使體重落在伸出的前腿上,這也可以減少疲勞。 孕婦外出時,要穿舒適的平底鞋。
行走
由于孕婦腹部前凸,重心不穩又影響視線,很容易摔倒,故在行走時要特別注意。孕婦行走時要背直、抬頭、緊收臀部,腳跟先著地,步步踩實,保持全身平衡,穩步行走。不要用腳尖走路。可能時利用扶手或欄桿行走,切忌快速急行,也不要向前突出腹部。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孕婦托帶,能幫孕婦托起笨重的腹部,使孕婦行走起來輕松一些。徒步行走對孕婦很有益,它可以增強腿部肌肉的緊張度,預防靜脈曲張。
但一旦孕婦感覺疲勞,要馬上停下來,找離身邊最近的凳子坐下歇息5~10分鐘。 在上樓梯時,按照先腳尖、后腳跟的順序,將一只腳置于臺階上,同時挺直腰部,將重心前移,用后腳向前推進。
下蹲
當孕婦從地面拾東西時,不要直接彎腰,那樣會壓迫腹部,壓迫胎兒。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先屈膝,然后落腰下蹲,將東西撿起。放東西在地上時也一樣,先屈膝,然后落腰下蹲,放下東西后,雙手扶腿慢慢起立。
孕期最重要的三種檢查
一、血糖監控,避免高血糖的危險
由于懷孕時激素的變化,產婦可能發生或發現糖尿病的機會增加。懷孕時的高血糖會導致胎兒過大。足月巨大兒必須行剖腹產才能分娩。糖尿病還可能導致死胎或畸形。如果發現得早,糖尿病可以很容易地通過控制飲食或是注射胰島素控制。在24-28周,你要做一個糖尿病篩查試驗。醫生會讓你喝下含50克葡萄糖的糖水,喝完后1小時抽血檢測血液里的血糖值。
注意事項:
(1)糖篩抽血前3天按正常飲食,不需節食,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2)從喝完葡萄糖水開始記時1小時,然后抽血,抽完靜脈血后方可進食。
檢查結果:
如果≥7.8毫摩/升(或140毫克/分升),則說明篩查陽性,需進一步進行75克或100克葡萄糖耐量試驗,以明確有無妊娠糖尿病。
二、唐氏篩查,摒除先天缺陷
唐氏篩查是用一種簡便,經濟,對胎兒無損傷的方法查找出孕婦中懷有先天愚型胎兒的高危個體。先天愚型是嚴重先天智力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每一個懷孕的婦女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兒”。生唐氏兒的幾率會隨著孕婦年齡的遞增而升高。
您會在懷孕第14—20周之間進行檢查。醫生要抽取孕婦血清,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和絨毛促進腺激素的濃度,結合孕婦預產期、年齡和采血時的孕周,計算出“唐氏兒”的危險系數,較高水平的α-胎甲球蛋白與開放性的神經管畸形相關聯,當婦女35歲或以上時,這一檢查能發現約80%的唐氏綜合癥、18三體癥、神經管畸形的胎兒。
三、B超,直觀監控寶寶的發育
正常情況下,接受此項檢查的最佳時機是在孕期18到20周,大多數的胎兒可能發生的問題都可以在此期間被認出。它可以看到胎兒的軀體,頭部,胎心跳動,胎盤,羊毛和臍帶等,可以發現胎兒是否存活,是否多胎,甚至還能鑒定胎兒是否畸形。
通常第一次在孕18-20周,此時可確定懷的單胎還是多胎,并可測量胎兒頭圍等。
第二次是在孕28-30周,此時可以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是否有體表畸形,還能對胎兒的位置及羊水量又進一步的了解。
第三次是在孕37-38周,此時的目的是確定胎位,胎兒大小,胎盤成熟度,有無臍帶繞頸等,進行臨產前的最后評估。
孕期要特別呵護的幾大部位
1.乳房
懷孕40天左右,孕媽由于胎盤、絨毛大量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致使乳腺增大,會產生乳房脹痛,懷孕3~4個月,大部分孕媽乳房已開始變大,除了輕微疼痛,有時還會摸到腫塊。另外,乳房表皮正下方會持續出現靜脈曲張,乳頭顏色會變得更深。
呵護措施
經常用溫和皂水擦洗乳暈和乳頭皮膚,并將皮膚皺褶處擦洗干凈。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保持乳房衛生,還可使皮膚逐漸變得結實耐磨,日后經得起寶貝吸吮。
洗浴后正確按摩乳房。每次清洗乳暈和乳頭后,用熱毛巾敷乳房并用手輕輕地按住,用手指在乳房周圍以畫圈方式輕輕按摩。
2.腰部
約有一半至 3/4的孕媽咪在懷孕的某些時期都有腰疼的經歷,孕期腰部不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身體在為生產做準備,身體各部位的關節都會比原來更加松弛,并且由于腹部增大,重心前移使你的身體平衡發生變化,加重了腰部的負擔。
呵護措施
當站立的時候要調整姿勢來替換重心的改變,雙肩收緊,收緊腹部,將骨盆輕微前移。
坐著的時候后背要有好的支撐,并且膝蓋的高度要略高于大腿。
睡覺時最好側臥,選擇硬一兒的床墊,在兩腿之間和肚子下面墊上枕頭或靠墊以支撐背部。
盡量避免穿高跟鞋,如果出現腰部不適,可以在局部疼痛的地方熱敷或者按摩。
3.腿部
懷孕后腿部的不適主要是腿腳的腫脹以及腿部抽筋的現象。
在懷孕中,由于子宮變大,壓迫到靜脈,以致靜脈血回流變慢,積壓在血管中的液體滯留在身體末梢,就會造成水腫;另外懷孕后,孕媽對鈣的需求量明顯增加,所以很多孕媽會因為缺鈣而發生抽筋現象,夜間血鈣水平比日間要低,故小腿抽筋常在夜間發作。
呵護措施
坐著工作時,在腳下墊個矮凳;躺著時,盡量左側平臥;平常坐著時,不要翹二郎腿,要常常伸展腿部,以伸展小腿肌肉。
不要長時間坐或站,常常走一走、動一動,以增加下肢血流。
避免食用高鹽、加工、腌漬或罐頭食物。
為了避免腿部抽筋,需注意不要使腿部的肌肉過度疲勞。平時要多攝入一些含鈣及維生素D豐富的食品,如牛奶、骨頭湯。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接受日光照射,必要時可加服鈣劑和維生素D。
4.私密處
懷孕后,由于激素的影響,以及懷孕后陰道充血、腺體分泌旺盛、外陰濕潤等原因,很多孕媽會有陰部瘙癢的癥狀,這時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確定引起陰部瘙癢的原因,然后再用藥治療。多數孕媽的這個癥狀是沒有病理性原因的,需要在孕期中倍加注意,以維護陰道的健康。
呵護措施
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勤換內褲,外陰用具專人專用,用過的內褲、毛巾、盆均應用開水燙洗,太陽下暴曬而非晾曬。
去公共場所如公共廁所、游泳池、浴室要注意預防交叉感染。
內衣宜柔軟寬松,以棉織品為好。避免羽絨、尼龍及毛織品衣服貼身穿戴,避免內褲與襪子同洗。不穿化纖內褲及牛仔褲。
要注意的是,在懷孕后外陰的沖洗是允許的,但是絕對不要進行陰道沖洗。
總結:孕期最重要的就是孕期檢查,沒想檢都要認真做,尤其是以上小編盤點的那三項檢查絕不可以忽略。懷孕中的女人也要注意保護身體的各部位,孕期注意事項好真是不少,一起來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