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蕩秋千也可以防止惱人暈車
常蕩秋千也可以防止惱人暈車
幾年前曾經為暈車,去看過神經科。醫(yī)生雖然沒有辦法根治暈車,但是還是支了一招:經常蕩秋千。
蕩秋千在我國歷史久遠,最早起源于春秋時期。古裝劇里,經常會有小姐姑娘地蕩著秋千,笑得花枝招展,引來帥哥看得目瞪口呆。普通人蕩秋千,可沒有那么“美麗勾人”的畫面,一般上了秋千就死抓住繩子,僵得滿臉驚恐。也許是因為暈車吧,蕩秋千也會暈,尤其是秋千蕩得特別高的時候,總感覺反胃。但是網上也有很多專家醫(yī)生表示,蕩秋千是一種鍛煉平衡功能的運動。
專家說,前庭功能障礙或過于敏感的人,頭部位置和運動速度的突然變化,會引起眩暈、惡心、嘔吐,影響身體的平衡。然而,當一個特定的刺激反復作用于前庭器官,時間一長,前庭反應會逐漸減小。前庭功能的穩(wěn)定性會因主動的訓練而加強。這一現(xiàn)象叫做前庭習服。
花樣滑冰運動員、舞蹈演員能夠快速旋轉而瀟灑自如,宇航員能夠在空中轉來轉去也不頭暈,就是這個道理。而蕩秋千,就是增強前庭功能的穩(wěn)定性,建立習服、提高人體平衡能力的最簡便、最廉價的訓練方法。2500多年前傳統(tǒng)運動項目的健身機理,由現(xiàn)代科學逐步揭示。
分析說,蕩秋千時,人隨著秋千板來回擺動,運動的速度和方向、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距地面的高度,不斷變化,身體處于超重和失重交替變化的狀態(tài)之間,耳腔內氣壓忽大忽小,這樣,前庭感受細胞會受到內淋巴流動和耳石重力不斷變化的刺激,膜電位時大時小的變化所產生的神經沖動,會使前庭器官受到急性和慢性交替的安撫作用。
這種作用可以提高感受細胞的適應能力,增強其穩(wěn)定性。這是蕩秋千產生前庭平衡習服的基本機制。經常蕩秋千者很少發(fā)生暈車、暈船的毛病,蕩得越高,時間越長,習服的效果越好,人體平衡的能力就越強。
溫馨提醒:防治暈車不僅僅只有蕩秋千這一個方法。其中,睡覺、吃橘子、貼暈車貼等都是廣受大眾喜愛的防暈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