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的危害 酒后駕車害人害己
不少男性朋友,酒足飯飽后還開車,這是最致命的行為,酒后開車害人害己,安全駕駛很有必要,那么,酒駕的危害有哪些呢?避免醉酒駕駛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到文章中看看,酒駕的危害有哪些吧!
人們在喝酒過后,對駕駛車輛有六項很重要的影響,下面,有車一族們一起具體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一)視覺障礙
一般人在平常狀態下的外圍視界可達180度,如果酒精含量超過0.08%,駕駛員的視野就會縮小。在這種情況下,人已經不具備駕駛能力。至于醉酒的駕駛員,甚至只能感覺到周圍環境的很小一部分。
(二)運動反射神經遲鈍
慢了一兩秒。如車速為60km/h,一秒鐘車子就已經跑了16.67米,必然會產生嚴重后果。
(三)觸覺能力降低
飲酒后駕車,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腳觸覺較平時降低,往往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及方向盤。
(四) 使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
飲酒后,人對光、聲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從而無法正確判斷距離和速度。
(五) 使心理變態
酒精刺激下,人有時會過高估計自己,對周圍人勸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從心的事。
(六)易疲勞
飲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現肝留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困倦、打磕睡,表現為行駛不規范、空間視覺差等疲勞駕駛的行為而引發交通事故。
喝酒駕駛的危險
喝酒時酒精的刺激使人興奮,不知不覺中就會喝多,當酒精在人體血液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對外界的反應能力及控制能力就會下降,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也隨之下降。對于酒后駕車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發生撞車的幾率越大。
當駕駛者血液中酒精含量達80mg/100mL時,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時的2.5倍;達到100mg/100mL時,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時的4.7倍。即使在少量飲酒的狀態下,交通事故的危險度也可達到未飲酒狀態的2倍左右。
避免酒后駕駛方法
1.國家法律提供支援
國家提供酒后駕車相關限制管理法律條文,交通管理部門應借鑒國外方式對有酒駕記錄人員實施強制安裝防酒后駕駛系統。
2.提供“酒后代駕”服務
餐飲娛樂場所為客人開設“酒后代駕”服務,或由政府開通“酒后代駕”服務專線。
3.免收酒后過夜停車費
餐飲娛樂場所免收酒后客人的車輛過夜停車費,支持客人在酒后主動放棄駕駛。
4.在酒標酒單上印制警示令
將“酒后不駕車”的宣傳語、漫畫等印在酒瓶的商標上及餐飲娛樂場所的酒水單上。
5.履行社會服務令
除國家規定的處罰外,酒后駕車者還要到醫院做義工。
6.避免僥幸心理
消除人們“少喝酒不影響開車”的認識誤區,剖析酒精對駕車者的影響和危害,警示人們放棄僥幸心理。
7.配備“車德”卡
在每輛車上配一張“車德”卡,每次被查到酒駕就在“車德卡”上做一個記號,實現社會共同監督。
8.錄制親情提示音
錄下孩子童聲“爸爸,喝酒別開車,我和媽媽在家等你”作為手機定時提醒錄音,從晚上7時開始,每小時提醒1次。
9.為醉酒者友情叫車
為醉酒者(不論是朋友還是陌生人)叫輛出租車。
10.發揮車友會的作用
由車友俱樂部向全體車友發出倡議避免酒后駕車,車友之間互相監督。
結語:如今,出現酒駕的事故越來越多,就是因為喝酒開車,酒精使頭腦不清醒。以上是小編總結的有關酒后駕駛的危害,希望可以提醒酒駕的人們,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那么,交通事故也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