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酸甜苦辣咸影響你健康
中醫認為,咸、甜、酸、苦、辣分別與人體的腎、脾、肝、心、肺相對應,各有其特殊的作用。五味適量,對五臟有補益作用,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但是如果五味過量,便會打亂人體平衡,損傷臟器,招致疾病。《彭祖攝生養性論》中說:“五味不得偏耽,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咸多傷心。”《黃帝內經》中也說:“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都是說的這個意思。
酸多傷脾
酸味可以補肝,過多的酸味食物會引起肝氣偏勝,就會克伐脾胃(木克土),如果我們吃入的酸味食物過多,導致脾胃功能失調,由于脾主肌肉,其華在唇,酸味的東西吃得過多,就會使肌肉角質變厚,即“肉胝皺”,嘴唇也會失去光澤,并往外翻,即“唇揭”。同時還常出現飯量減少、飯后胃脹、大便稀,說話聲音低微等脾氣虛的癥狀。
甘多傷腎
甘味可以補脾,過多的辛味食物會引起脾氣偏勝,就會克伐腎臟(土克水),如果我們吃入的甘味食物過多,就會損傷腎的功能,由于腎主骨藏精,其華在發,因此甜味的東西吃多了就會使頭發失去光澤、掉發。同時還常出現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等腎精虛的癥狀。
咸多傷心
咸味可以補腎,過多的咸味食物會引起腎氣偏勝,就會克伐心臟(水克火),如果我們吃入的咸味食物過多,就會損傷心的功能,由于心主血,《黃帝內經》中所謂的“脈”就是指血,咸味的東西吃多了,就會抑制血的生發,使血脈凝聚,臉色變黑。同時還常出現心悸、氣短、胸痛等心氣虛的癥狀。
苦多傷肺
苦味可以補心,過多的酸味食物會引起心氣偏勝,就會克伐肺臟(火克金),如果我們吃入的苦味食物過多,就會損傷肺的功能,由于肺主皮毛,苦味的東西吃多了皮膚就會枯槁,毛發就會脫落,即“皮槁而毛拔”。同時還常出現咳嗽、咳痰等肺氣虛的癥狀。
辛多傷肝
辛味可以補肺,過多的辛味食物會引起肺氣偏勝,就會克伐肝臟(金克木),如果我們吃入的辛味食物過多,就會損傷肝的功能,由于肝藏血,主筋,辛味的東西吃多了,會導致筋的彈性降低,血到不了指甲,手爪會干枯。同時還常出現頭暈目眩、面色無華、視物模糊等肝血虛的癥狀。
總之,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適可而止”,飲食也是這樣,不能說想吃什么了,就多吃、天天吃,而要適度,達到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