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國13大吃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吃貨,不僅現代人如此,就連以前的熱也是不例外的。今天360常識網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古今中國的吃貨有哪些,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古今中國的吃貨有哪些
1.袁世凱
袁世凱愛吃的食物包括清燉肥鴨、韭黃炒肉絲、直隸海參、清蒸鴨子、人參、鹿茸,還有一個愛吃的就是愛喝人奶。
點評:袁世凱就愛吃兩樣——宮廷菜和家鄉的豫菜。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食家,吃得多而已。鹿茸喂鴨子是他的創新。
袁世凱任直隸總督時,當地官員投其所好,發明了一種海參的新吃法:用涿州貢米釀入海參腹內,加上蔥、姜、胡椒、醋、蛋皮,煨制而成。這種做法柔潤清香,蛋皮柔脆,酸辣開胃。袁世凱非常喜歡,命名為“直隸海參”,成為河北名菜。
袁世凱每天的胃口格外的還,也是非常會吃的一種人,他的餐具都是定制的大一號的餐具。早餐不僅吃吃雞絲面,還要吃很多的大白饅頭以及雞蛋,還要喝一杯咖啡或茶,還有餅干數片。
和慈禧一樣,袁世凱也愛吃清蒸鴨子,尤其是鴨皮,且吃相不改武人特色:大口嚼著,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這道菜的鴨子得專門飼養,喂的是鹿茸拌高粱。袁世凱愛亂補,人參不是煎湯服用,而是大把大把放嘴里嚼,每天還要喝兩個奶媽擠出來的人奶,有時候吃得直流鼻血。事實證明,這樣亂吃亂補,對身體不好。
2.魯迅
愛吃軟炸肝尖、炒腰花、醬爆雞丁、猴頭菇、梅干菜扣肉、什錦蛋、羊羹、薩其馬等。
魯迅喜歡吃零食,可見他的內心是浪漫的。但他對吃很挑剔,回北京探親,給許廣平寫信,說火腿快吃光了,“可惜這里的做法千年一律,總是蒸。”福建菜是少見的被魯迅在日記中“惡評”的。他不算心胸寬廣,常常一生氣就開始寫文章罵人,口味也比較窄。
魯迅先生他的每頓飯都是一定要喝酒的,但是他的酒量不大,還是經常會喝得醉醺醺的,并且喝酒的時候時還一直的抽煙。
他和郁達夫喝酒的次數最多,下酒菜是炒腰花、辣魚粉皮、砂鍋豆腐。曾有人在報上畫一漫畫譏諷:一大壇紹興酒,旁邊縮著一個很小的魯迅。
魯迅愛吃辣,最早是為了解困,后來就上癮了。《狂人日記》發表后,魯迅專程請胡適到北京紹興會館吃飯,第一道菜就是放了辣椒的梅干菜扣肉。這兩個文學大腕都愛吃醬爆雞丁,講究的做法是要用豬油爆炒,要用黃醬而不是用甜面醬。
在教育部供職時,每到發薪的日子,魯迅會順路到一家法國面包房買兩款奶油蛋糕,1銀元20個,算非常昂貴的食物了,主要用來孝敬母親,他自己也吃幾個。他最喜歡的糕點是蜜糖漿黏的滿族點心薩其馬。
即使是吃飯,魯迅也“愛憎分明”,他不喜歡“功德林”那些足以亂真的素肉、素雞、素魚,認為是吃素人的虛偽,心中念念不忘吃葷。
有一次,魯迅自己動手給日本友人川島用干貝清燉火腿,而且要蘸著胡椒吃。他邊吃邊對川島介紹:干貝要用小粒,燉火腿的湯撇去浮油,功用和魚肝油相仿。顯然,在吃的方面,魯迅是個高手。
3.蔣介石
他愛吃:芋頭白菜、西湖醋魚、雞湯、木瓜、白開水、黃埔蛋。
從飲食上看,蔣介石是比較刻板無趣的。但從養生的角度,他還是非常成功的。比如每天早上喝白開水,這是有道理的。這樣一個經常生氣、心胸狹窄的人,能活到88歲,和食養有很大的關系。
蔣介石每天早餐吃木瓜,不是為了美白,更不是豐胸,是為了養胃。起床后,他先喝一杯30℃的溫開水,再喝一杯60℃的白開水。水是當天早上燒的。外出也帶兩個保溫杯,一杯溫水,一杯熱開水。他不是渴了再喝,而是每隔20分鐘就喝一次。喝完,由侍衛再換一杯。喝白開水來自蔣的恩師張靜江以及宋美齡的影響。宋比蔣會養生,美國的營養學家教給她很多方法,如多喝白開水保持容顏,用木瓜水洗臉。
蔣介石小時候貪吃冰塊,弄壞牙齒,后來胃也不好。他吃得最多的是芋頭白菜和芋頭芹菜,后半生則很少吃肉。蔣介石的例菜是一碗雞湯、一份鹽筍,還有醬瓜、黃埔蛋。黃埔蛋就是炒雞蛋,因為在黃埔軍校,只有校長可以每天吃一個炒雞蛋。
蔣宋兩人的飲食中西分明,一個吃咸菜雞湯,一個吃蔬菜沙拉。蔣調侃宋:“你真是前世羊胎,怎么這么愛吃草呢?”宋回敬:“你把咸筍蘸上黑乎乎的芝麻醬,又有什么好吃的呢?”
4.張學良
他愛吃:豆腐燉魚、白肉血腸、紅燒肉、豆豉、米湯、大醬腌肉、酸黃瓜、青菜沙拉、清燒豌豆……
點評:張學良出身豪門,對美食有著久遠的記憶。在被囚禁的漫長時期,美食成了他揮之不去的樂趣。
因為母親奶水少,張學良是喝米湯長大的。別的孩子在東院大廚房用餐,只有張學良跟著父親吃小灶。有一次,銀行經理卞福孫請客,張學良對他家的紅燒肉贊不絕口,寫信要求借用卞家的廚師。這一借就沒還,張學良給這名擅做紅燒肉的廚師開的月薪是每月30大洋(相當于現在的3萬元)。
被囚禁后,張學良的廚子仍然跟著他,一直干到退休。到了湘西,他養成了豆豉下飯的習慣,這道菜類似現在的老干媽。在貴州,有客人來訪時,張學良就拿出在美國買的漁竿,到河里釣上四五條魚,讓趙四小姐烹飪。很快,一盆熱氣騰騰的豆腐燉魚端上桌,眾人嘗后無不叫絕。
1955年中秋,趙四小姐住院,仍在幽禁中的張學良寫信:“(中午)菜很好,燴海參、白斬雞、炒牛肉絲、炒魚片、炒白菜、雞湯。我把剩下的雜燴吃了兩次,我愛吃極了。十五的夜里有云,月色不好,小貓也未在家,大概找它的女朋友去了。”
5.張大千
他愛吃:鮮蘑菇燉羊雜、粉蒸牛肉、泡菜、獅子頭、牛肉面。點評:張大千不僅懂吃,還會做菜,當代藝術家中沒一個比得上。他常以畫論吃,以吃論畫,教導弟子時說:一個人如果連美食都不懂得欣賞,又哪能學好藝術?
張大千在敦煌時留下一份食單,寫著這樣幾道菜:白煮大塊羊肉、蜜汁火腿、榆錢炒蛋、嫩苜蓿炒雞片、鮮蘑菇燉羊雜、鮑魚燉雞、沙丁魚、雞絲棗泥山藥。難以想象,在敦煌這么貧瘠的地方他能創下這些美食,其中的一些食材是他帶過去的罐頭,另外一些新鮮的食材如蘑菇、苜蓿和榆錢、山藥、雞、羊則取自當地。
能在沙漠里找出鮮蘑菇,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張大千還繪制了一張野蘑菇生長地點的秘密地圖,送給了后來任敦煌藝術研究所所長的常書鴻。
6.蘇軾
吃貨由來已久,歷史上就有很多變態級別的,大家耳熟能詳的當屬蘇軾。這個人不但詩詞寫得極為豪放,據說寫得一手好行書,后人稱其為位居王羲之,顏真卿之后的第三大行書。畫畫也很有功底,師從文與可,就是那位胸有成竹的前輩。
說到吃不得不提到他那首婦孺皆知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單憑這一首詩就足以印證東坡居士的變態級別。一天三百顆荔枝,聽得都令人瞠目結舌。我雖然自詡為吃貨,可萬萬沒有敢嘗試一日吃這么多。記得第一次吃荔枝,禁不住其潤感絲滑晶瑩剔透的誘惑居然一氣之下干掉兩斤。結果沒過半夜鼻腔充血,很是狼狽。不知東坡居士吃這么多會不會上火。但愿是他豪放派的風格吧,這氣勢跟李白都有一拼呢。
還有兩道傳承至今都讓人贊不絕口的美味佳肴,那就是東坡肘子和東坡肉。相傳蘇軾杭州府任太守期間,由于一貫的清正廉潔兩袖清風,所以鄉鄰百姓每到年關都會不約而同的送些肉食以表心意。如此一來門庭若市,蘇軾盛情難卻只好收留。然后自己靈機一動秘制大壇子肉,一一送給鄉鄰。鄉鄰吃罷贊不絕口,兩道名菜因而得名。
7.楊玉環
說起楊玉環,大家都知道。就是白樂天《長恨歌》中寫的那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了。這個人不但有著傾國傾城的絕美容貌,而且對于吃也是格外的講究。
杜牧的一首《過華清宮》里寫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千頂山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由此詩類推足見貴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變態吃貨。說到荔枝自然是嶺南的最為鮮美,而當時圣都長安遠在千里之外,貴妃娘娘為了能吃上嬌艷欲滴的新鮮荔枝居然不惜派人千里接力從嶺南快馬加鞭運回荔枝。
炎炎夏日里,鮮花看了都為之自慚形穢的貴妃娘娘醉飲華清池,身旁偶爾會有李太白浪漫情詩,遠遠地看到官道上一騎紅塵席卷而來,貴妃娘娘不禁一笑傾城,她知道,那自然是自己最愛吃的荔枝來了。這樣的吃法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8.吃貨的祖宗商紂王
家里的族譜大家都知道吧,高高的掛在中堂上。日日香火不斷,逢年過節更是煙霧繚繞,膜拜者趨之若鶩。那個家譜上面亭臺樓閣的頂頭供奉的就是這個家族里的老大,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祖宗。
吃貨里面也一樣,尋根求源,上溯到茹毛飲血的時候。那之前不能稱之為吃貨,因為當時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終日狩獵,四處奔波就為了填飽肚子。色香味是絕對沒有講究的,恨不得捕獲個獵物都虎視眈眈一擁而上,時不時就鬧出人命來。頃刻之間瓜分殆盡,幾乎連個咀嚼的過程都沒有,典型的狼吞虎咽。
等到大家知道害羞了,有巢氏帶領大家造起了簡陋的房子,大家總算不再露宿曠野了。而后天助人類又不失時機的派來了燧人氏,于是這家伙教人類學會了鉆木取火,終于能吃上煮熟的肉了。
這之后又來了一位神農氏,吃貨祖宗這個稱謂給了他也說得過去,他膽大包天的萬水千山走遍嘗遍了百草,用自己的一張嘴慢慢總結出實物和野草之間的相克,捎帶腳就發明了一些基本的藥物。這個人絕對算的上是位變態的吃貨,你說說為了吃連命都敢豁出去的古往今來又有幾人?盡管他吃的以素食為主,還不能令人信服口服的稱之為吃貨的祖宗。但是直到如今我們嘴里面百吃不厭的一些草本植物還是神農氏第一個開的先河。
再往后就該輪到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商紂王了。種種記載說明這個人絕對算的上是吃貨的祖宗,不但什么都敢吃而且令人瞠目結舌的發明了很多變態的吃法。最最有名的自然是封神演義里面描繪的“肉林酒池”。《史記·殷本紀》:“大聚樂戲于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這個人吃起來變態的令人發指,當時受了妲己的魅惑,居然有朝一日要吃比干的心臟,無奈何比干挖心的慘劇就此誕生。另外一道傳承至今的絕品大菜烤乳豬據說也是商紂王發明的。由此類推他發明了慘絕人寰的炮烙之刑。
拋開昏庸殘暴,商紂王居然嘗試著吃人肉,他把妲己調戲不成惱羞成怒殺掉的伯邑考整成了肉羹給了伯邑考的父親姬昌吃,他自己有沒有吃這個無從考證,反正他的的確確派人做了。
如此變態的吃貨,古往今來無出其右者吧。
9.張易之張宗昌兄弟
所謂變態肯定是不同常態了。眾所周知的吃法稱不上變態,但凡變態的肯定是想常人所不敢想,吃常人所不敢吃。
武則天在位時就有這么兩位聲名顯赫的權臣吃貨,那就是深得武后寵幸的張易之張宗昌兄弟。
說起吃張宗昌有點令人發指,據說他吃驢肉很是講究。先是弄好一間徒窮四壁的房子,然后派人將活生生的驢子趕至房中,房內生火,火旁放著盛滿勾兌好調料湯汁的銅盆。柴火源源不斷的添加,驢子耐不住酷熱就時不時的奔跑中喝上一口銅盆中的湯汁,等到烈火熊熊把個毛驢燒烤的毛發褪盡,肉質爛熟,驢的腹內早就灌進了上好的湯汁,這樣的拉將出去信手拈來,肯定是大快朵頤不亦樂乎。
張易之的變態程度一點也不亞于張宗昌。據說此君酷愛吃鵝。每每想吃鵝肉時肯定會事先備好鐵籠。然后將曲頸向天歌的白鵝置入籠中,籠內放有銅盆,盆里也是勾兌好的湯汁原料。鐵籠旁升起炭火,白鵝熱不自禁就會不安分的在籠中來回游走。饑渴難耐就會自然而然低頭去喝盆中的湯汁。這樣鵝毛褪盡,芳香四溢。上好的鵝肉就可以出爐了。
這二人據說生就的面如冠玉齒白唇紅,不知是不是跟吃貨有關。反正如此變態的吃法肯定有他的一番道理。放到今日生吃猴腦,活剝果子貍也就不在話下了。幸好那個時代還沒有普及到今天這等地步,不然非典早在唐朝就蔓延開來了。
10.紀曉嵐
說起紀曉嵐,大家都會馬上聯想到那個舌如蓮花妙語如珠的紀大學士紀昀。殊不知此人除了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之外,更是歷史上的的道道的一大吃貨。紀曉嵐的吃不同旁人,但凡常人一日三餐葷素搭配講究營養。依照當時紀大煙袋所處官位,有個私家廚房聘個烹飪界高手大廚不在話下。但是令人瞠目結舌的是紀大學士一日數餐頓頓不離肉食,米面雜糧從不沾唇,如此吃法真是世所罕見絕無僅有。
如此說來《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拍得還算比較靠譜,至少把紀曉嵐的愛吃這一特點刻畫的淋漓盡致。別的不愛吃就愛吃杜小月燒制的私家廚房菜,可見口味夠刁鉆。
關于紀曉嵐的好吃在他自己所做的《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有記載。吃貨往往就是這樣子,不經意間觸動了舌尖上某根神經想要吃某樣美食那肯定是雷厲風行馬上去辦。坐臥不寧,心急如焚,饑腸轆轆那是片刻耽誤不得。
話說一日夜里,紀大學士燈下觀書,突如其來就想吃鴨子。于是急匆匆乘著妖嬈夜色趕奔夜市,不由分說略得一只剛剛烤制的鴨子扔了銀兩就趕奔家中想大快朵頤一番。不料想打開油紙剛要手撕解饞,一堆爛泥陡然墜于桌面。感情鴨子骨架完好,只是外面裹了泥巴慢慢燒制而成,出爐后又刷了香噴噴金燦燦的油粉,夜色闌珊當然是看不出來。紀大學士無可奈何的上了一大當,只能是面對著一堆焦土苦笑失聲!如此愛吃,卻也可愛!
11.博學多才的吃貨李漁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吃貨真的是不勝枚舉數不勝數,但是吃貨的世界里最為博學多才的非李漁莫屬。說到李漁大家耳熟能詳的是他的那部膾炙人口的小品文《閑情偶寄》。這部被后人稱為“中國名士八大奇著之首”的曠世絕品行文灑脫簡練,文筆韻律優美,戲曲理論,絲竹歌舞,房舍園林,家具古玩,以及飲饌調治等等諸端生活情趣都在他的筆下妖嬈呈現讀罷令人心馳神往,嘆為觀止!
李漁的一生真的是放蕩不羈開懷灑脫的一生。吃在小品文里里面占據了很重要的篇章。在《閑情偶寄》的飲饌部里李漁濃筆重彩的寫就了蔬食六篇,谷食五篇,外加肉食九篇。肉食開篇就寫到“肉食者鄙”,他說并不是鄙視他們吃肉,是鄙視他們的有勇無謀,肉食吃多了,肥膩的油脂堵塞了心智,使他的靈性無法通透。
相反李漁贊成素食主義者。他說到“虎毒不食子”“虎不食醉人”并不是不吃小孩子的肉,是因為小孩子無知者無畏尚不知道害怕,所以老虎就誤以為小孩子都是能征慣戰的勇士之輩,所以不敢吃罷了。老虎不吃喝醉的人,是因為醉人舉止乖張不拘一格,老虎誤以為勁敵,生怕不是對手所以選擇了回避。李漁總結的更是妙語如珠:他還是希望天下人多吃不如少吃。“無虎之威猛而益其愚,與有虎之威猛而昏其智。均非養生善后之道也”。
李漁的肉食篇的第三篇專門提到了蘇東坡的東坡肉,對于家禽畜類皆有憐憫之心。“雞之有卵者弗食”,重量不夠一斤的不吃,就算不能讓它養盡天年也不該讓它們早早夭折。之所以不避諱宰殺小雞是因為相比較而言雞和狗牛比較起來作用小得多。天要亮,有雞打鳴會亮,沒雞報曉也亮。沒了狗叫來了盜賊就難以察覺,沒了牛馬,無法耕地。所以相比較而言鴨鵝被宰殺的推廣程度要加大。對于吃他竟然分析的如此細致入微,可謂空前絕后一另類吃貨。
說起家禽與野味他更青睞于野味。他說家禽衣食無憂飯來張口坐等喂食,難免發福發胖油脂太多。野味就不同,它們要生存就得四處覓食,過程中還要兼顧獵人的追殺捕獵。所以經常活動,肉質就來的精瘦鮮美。由此類推,被養肥的一定會被宰殺,沒有跑掉的。相反,香的東西也會被人吃掉,但是可以避免。二者不可兼得,還是選精瘦棄肥膩吧。
李漁舌尖所到之處,天下美食一一盡收眼底。更為令人拍案叫絕的是關于吃他寫的小文更是精彩紛呈,深諳吃貨之道。如此博學吃貨,真是世間絕品啊!
健康吃貨的注意事項
堿性可吃可喝的(強堿性)
水果:葡萄、蘋果、柑橘類、梨子。
蔬菜:海帶、西紅柿、黃瓜、胡蘿卜、菠菜、韭菜、青椒、菜花、小白菜、芹菜、豆類、蛋類。
日常蔬菜:芹菜、豆類、蛋類、菜花,這個要每天有,其他換著吃。
飲品:白開水、茶葉水。
千萬別吃或少吃:辛辣的辣椒、蔥、蒜;可樂等飲料、加工食品;油炸、油膩食品。
餓肚子時七種食物不能吃
柿子:易形成胃結石;
香蕉:破壞血液中的鎂鈣(鈣食品)平衡;
牛奶:起不到營養滋補作用;
豆漿:起不到營養滋補作用;
白薯:引起燒心;
桔子:使胃脹滿、噯氣、吐酸水;
糖:破壞機體內的酸堿平衡和各種微生物的平衡。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 應該已經知道古今中國的吃貨有哪些了吧,您也應該知道和現在的吃貨比起來還是以前的吃貨人更加的厲害吧,是不是迫不及待想把今天學到的有關健康吃貨的注意事項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呢?那還等什么,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