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種玉米的營養吃法 肥胖的人不妨經常食用
玉米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農作物,其營養價值也是相當高的。常吃玉米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改善便秘,而且豐富的纖維素對過量的葡萄糖也有抑制作用,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肥胖的人不妨經常食用,因為玉米可以很好的抑制和降低對脂肪的吸收,達到降脂的效果,這對于冠心病,膽結石等患者也有利。鈣也是玉米的一項重要元素,100克玉米含鈣30毫克。另外,玉米中的維生素E,玉米黃質,煙酸,胡蘿卜素等對于人體也是益處多多。那么,如何吃玉米才能營養又美味呢?下面360常識網介紹八種玉米的營養吃法。
一,玉米汁
食材:水果玉米,水,糖,牛奶。
步驟:玉米剝粒洗凈;將剝好的玉米粒和糖一起煮水,玉米煮熟后倒入攪拌機。將牛奶熱一下,倒入攪拌機中一起打;榨好的玉米汁過篩一下,去除雜質即可飲用。
二,玉米沙拉
食材:水果玉米,腰果,黃瓜,酸奶。
步驟:玉米剝粒洗凈煮熟;黃瓜切丁,將黃瓜丁,玉米粒,腰果,酸奶拌勻即可。
三,玉米排骨湯
食材:排骨,玉米,胡蘿卜,文蛤,姜,鹽。
步驟:排骨洗凈焯水,玉米切段,胡蘿卜切塊,文蛤洗凈,姜切片,將所有食材倒入燉鍋中,加入清水燉湯。燉的時間為一個半小時,燉好后放鹽。
小貼士:燉湯放點文蛤可以增鮮,冷水燉湯,湯會甜一些,燉肉湯或者骨頭湯時間以1-2個小時最佳,這樣食物中的氨基酸不會被破壞。如果多久了反而會使湯中的嘌呤增高。
四,玉米烙
食材:玉米,干淀粉,白糖。
步驟:玉米剝粒洗凈煮熟,瀝水后的玉米粒裹上干淀粉,加入白糖拌勻;鍋中倒油,油量和炸食物的油差不多多;熱好油后倒出,鍋底留油,將玉米粒平攤在鍋底,小火慢煎;玉米粒粘在一起后再在上面倒入剛剛熱的油,炸玉米;高溫炸3分鐘即可。將油瀝出后,把玉米烙盛進盤子里。
小貼士:煎的時候不要晃鍋,否則會散開。
五,玉米飯
食材:大米,水果玉米,黃油,水。
步驟:大米洗凈,玉米剝粒,先將大米泡水一個小時,將大米和水倒入電飯煲中,加入玉米粒,按下煮飯鍵,飯煮到大約還剩余一半時間時加入玉米芯燜煮,離飯熟五分鐘時加入一小片黃油拌勻,燜煮至全熟即可食用。
六,玉米窩頭:加面改良口感更好
玉米窩頭、玉米餅子是許多人的回憶,80年代前,許多地方以玉米窩頭、玉米餅子為主食。
當然,現在許多人也自己在家做玉米窩頭,但此窩頭非彼窩頭。純玉米面窩頭口感比較粗,不太受大家的歡迎,因此許多人會加上面粉、牛奶等做改良版的窩頭,吃起來更加香甜可口。
七,玉米糊糊:五谷雜糧巧做粥
用玉米熬粥可以有多種,玉米面、玉米片……采用不同加工方式的玉米產品,其血糖生成指數(GI)不同:玉米面(粗粉,粥)GI為68,玉米糝粥(51.8),玉米片(78.5),煮的甜玉米(55),加工程度低的帶皮粒狀玉米GI更低。對于糖尿病人,盡量選擇加工程度低,帶皮粒狀的玉米做粥,如玉米糝粥。
隨手抓上一把打碎了的玉米,加入糙米、薏米、小米、大豆、紅棗等多種食材,加冷水,小火慢熬,美味飄香。一來增加其滋味,二來豆類和谷類營養互補,彌補玉米中賴氨酸缺乏的缺陷。
八,水煮玉米:簡單方便啃著吃
糯玉米在可溶性糖、粗蛋白、支鏈淀粉等方面含量高,且較為均衡,這也和糯玉米甜糯韌滑的特性達成了“表里如一”。普通玉米直鏈淀粉、粗纖維含量高,其可溶性糖、粗蛋白、支鏈淀粉含量較低,所以皮會有點硬,有嚼勁兒,沒有那么甜糯,但飽腹感更強。
將一整根棒子,去除外面包裹的玉米葉,等到鍋內開始飄出誘人的香氣時,便可以用筷子插上棒子,愉快地“啃”了。
不過,啃玉米時,可不要放過容易殘留的白色玉米胚芽部分,玉米的胚乳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是玉米里的“小寶藏”!
除了上述幾種做法以外,玉米黃瓜炒松子,玉米饅頭,玉米三明治,玉米羹和煮玉米棒都是十分營養的吃法。但是要注意,吃玉米時要嚼爛,否則容易消化不良,并且變質的玉米會致癌,因此儲存時要注意放在陰涼通風出。平時吃玉米時要記住不要和田螺同食,嚴重時會有致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