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解讀:遲到者,到西部去!
根據(jù)一個人是否遵守時間,可以把人分成三種:早到者,遲到者,準時者。如果認真觀察就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遲到者身邊都會被一小堆早到者和兩三個準時者包圍,遲到者總是那么鶴立雞群。多數(shù)時候,守時者們總是會喋喋不休地提醒他,讓他別再遲到。這種艱苦卓絕的工作,實質(zhì)上是一個塑造人的工作——把一個遲到者變成一個守時者。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心理醫(yī)生再以關愛的名義,以人性的名義,以解除壓抑修通阻抗促進領悟獲得自由的名義,以共情理解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關注的名義告訴大家,“遲到是這樣這樣的,可以如此如此改變”,于是守時者大喜,遲到者終于放棄清高獨立的姿態(tài),貼近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和大家一樣不再遲到,和大家一樣忙忙碌碌,和大家一樣患胃潰瘍高血脂,和大家一樣吃飽了飯到處轉(zhuǎn)轉(zhuǎn)打打麻將看看電視為韓劇流淚為超女興奮。
關鍵在于,遲到者并不缺乏如何守時的常識,就像一個屢次戒煙又重新開始吸煙的人,自然比誰都清楚怎樣戒煙。問題在于,遲到者和他周圍的人不一樣,他并不具有和守時者一樣的時間知覺。對于守時者來說,遲到是不可忍受的,就像梅毒對于處女來說是不可忍受的一樣;而遲到者并非如此,他內(nèi)心有股力量在對抗準時,在遺忘約會。
遲到者和守時者的邂逅,就像妓女遇到了修女。而后者又要想方設法轉(zhuǎn)變前者,變得和自己一模一樣。守時者總是強大的。他們適應現(xiàn)代、適應城市、適應國際公司、適應布爾喬亞、適應資本運作的勞動時間最小化原則。時間就是金錢,就是生命,就是效率,就是美好和善良。而遲到者呢,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浪費別人的時間就是謀財害命!
遲到者的問題在于,他自己總是要和守時者混在一起,對守時者的依賴是遲到者真正的問題。
心理醫(yī)生對遲到者的建議,往往是站在守時者的立常“遲到是要改正的。而我,是個守時者,我是怎么做到的?請讓我來告訴你——”心理醫(yī)生不愿意承認的是,其實很多時候他們的治療起作用是因為有勞模效應。
那么,果真站到遲到者的立場上,我們又能給出怎樣的“建議”呢?我們何妨肆意想象一下:遲到者們,到西部去!
離開城市離開沿海,離開按揭離開地鐵離開卡拉OK,離開電信離開全國聯(lián)考和MBA,離開城市戶口和燃油附加稅,到西部到高山到草原到河流,到糞土到柴火到蚊子遍地人煙罕至,到泥土芬芳腰酸背痛到時間停止的地方去……到那些沒有時間概念,沒有博士學位,沒有微波爐和電冰箱,沒有保暖內(nèi)衣和預防接種的人群中去。在那里遲到將會得到完全的接受,“把愛留給愛你的人吧,只有她能給你滿分。”
其實,我們的分類中還缺乏了一項,除了遲到者、早到者和準時者外,還有缺席者。缺席者不可言說,因為他們的不存在,他們是一首來自黑洞深處的詩歌。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