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傳統完全是在“坑娘”
生孩子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原本自在的生活,突然被這個小生命打破了,“媽媽”這兩個字何其沉重!從此,你就成了一個孩子的大樹,一個家庭的中堅。然而,對于剛剛生完孩子的女人來說,身體的疼痛是顧不上想這么多的。
產后的休養非常重要,媽媽們需要養好身體,才能很好地承擔起以后的重負。若是患上“月子病”,將會影響一輩子的健康和心情。但是,新媽媽們沒有經驗,家里的婆婆、媽媽就輪番上陣了。
婆婆媽媽們的經驗確實寶貴,但是有些也是祖輩傳下來的,并沒有什么科學根據。相反的,還會對身體不利。新時期的媽媽們應在坐月子前就掌握好相關的知識,不能被那些壞傳統束縛住。
這些傳統是錯的
1、不能洗澡
老人們都說,坐月子期間是不能洗澡的,防止寒氣入侵。想法是好的,但是一個月不洗澡,產婦又特別容易淌虛汗,加上產后乳汁、惡露等分泌物很多,得臭成什么樣了?就算不臭,也容易滋生細菌啊!
實際上,如果是順產,而沒有側切,隨時都可以洗澡;若有側切,或是剖腹產有傷口的,可在一兩個星期后洗澡。為了防止感冒,溫度要適中,洗的速度要快,洗后立即擦干,穿上衣服。但是有一點要切記,要洗就洗淋浴,不可以洗盆浴,以防細菌感染。
2、不能刷牙
按照傳統的說法,坐月子期間是不能刷牙的,會造成牙齒松動,甚至脫落。于是,很多產婦產后都不敢刷牙,生怕“生個孩子掉顆牙。”如今二胎政策放開了,不得掉兩顆牙嗎?可是你仔細想想,坐月子期間是不是一天要吃好幾次飯?那殘留的食物豈不是一直都在牙縫里了?一整月如此,簡直難以想象。
正確的做法是,只要體力允許,產后任何時候都可以刷牙。不僅要刷,還要一天兩次認認真真地刷。當然,產婦在產褥期身體虛弱,牙刷要選用軟毛的,刷的時候力度也要輕一些。
3、不能剪指甲
產婦的指甲竟然不能剪?老人們會告訴你,坐月子期間剪指甲,以后的指甲會越來越硬,越來越難剪。這實在是沒有科學根據。不僅是產婦,連新生兒都不讓剪指甲,理由竟也是一樣的。
人的指甲正常一星期就該修剪了,一個月不剪,那得多長啊!長指甲不僅容易儲存細菌,還特別容易劃傷寶寶。寶寶的皮膚嬌嫩,基本劃一下就是一個血印。而寶寶的指甲更是容易傷到自己,也應及時剪去。
4、不能吹空調
老人們最擅長給家里的產婦“捂月子”了,別說空調電扇,就連門窗都是緊閉的。這還遠遠不夠,不管什么季節,都要給產婦捂上厚厚的被子,認為這樣就不會受到外邪的侵擾了。但是,不見陽光、陰暗潮濕的房間,果真就適合虛弱的產婦和嬰兒嗎?
其實,產婦的房間應每天都通風,這樣才能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也不會因潮濕而使細菌滋生。天氣熱的話,空調電扇都是可以用上的,只要不對著人吹,溫度適宜就可以了。甚至到了后期,只要沒什么風,產婦和嬰兒都要出去曬曬太陽,給自己殺殺毒、補補鈣。
5、不能吃水果
傳統看法都認為水果是生冷食物,產婦一定不能吃。想想前人對產婦的身體還是非常重視的,生怕產婦被這些冷風冷水冷食給“傷害”了。
我們都知道,水果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對身體的恢復不僅沒有壞處,反而好處大大的。維C有止血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多種維生素也能促進乳汁的分泌。而膳食纖維能潤腸通便,對產婦普遍存在的便秘是有極大的緩解作用的。實際上,如果真的只是怕涼,也很好解決,把水果蒸熟了吃就可以了。
6、不能看書
你家老人可能會告訴你,坐月子期間是不能看書、看電視的,因為這會比其它情況下用眼更傷視力。真的是這樣嗎?
產婦在產后身體虛弱,又因為寶寶睡覺還沒形成規律,常常睡眠不足,顯得更加疲憊。而這時,利用僅有的一點休息時間看書、看電視,確實對眼睛不好。但是這并不是說,產后就絕對不能用眼了。如果孩子有其他人照顧,產婦適當看會兒書或電視,還能打發無聊的時光,減少產后抑郁的發生。
結語:新媽媽帶來了家庭的新成員,全家都很高興,但是坐月子卻成了每一個產婦都要面臨的煩惱。本來身體就虛,還有那么多傳統的禁忌,若不遵守,說不定還要引起家人的不快,導致家庭矛盾和產后抑郁。但是,有些傳統真的是沒有道理的,為了身體健康,必須要改正。可以在孕期就向家里的老人宣傳一些科學的坐月子方法,告訴她們:有些傳統不能再延續給下一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