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如何護理 新生兒護理要牢記以下幾點
新生兒的我是應當保持到安靜清潔衛生,布置的可以優雅一點,陽光一定要充足。如果有條件的話,寶寶的室內溫度應當控制在21度-24度之間是最好,濕度應當控制在60度-65度之間。
護理要點
新生兒的護理需要特別細致周到,護理新生兒初步要注意以下要點:
1、清理口腔
胎兒娩出時應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兒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損傷。如果出現“鵝口瘡”─—口腔粘膜出現點片狀的白膜,可輕輕涂擦制霉菌素藥水。
2、保溫
新生兒出生后應立即將其全身輕輕擦干,用潔凈溫暖的棉毯包裹。室溫不能低于23℃。新生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生后第一天每4小時測一次體溫,體溫穩定在36.5℃左右時,以后可改為每6~12小時測一次。若體溫低于36℃或高于38℃時,應查找原因,進行處理。
3、滴眼
初生后即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滴眼,以防新生兒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時,可用生理鹽水或2%硼酸棉球拭凈后再滴眼藥。
4、體位
除了媽媽抱起喂奶之外,新生兒整日都是臥床休息。應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每天20個小時以上。最好是采取側臥位。尤其喂奶后應向右臥側,平時應當采取左側臥。經常調變換體位,可防止睡偏頭。仰臥不安全,此種體位,如漾奶時可會引起窒息的。也可不必枕枕頭,如枕時枕頭的高度應大致同肩寬,更不能用硬枕頭來矯正頭形。
5、注意居住環境
居住環境貼別要注意兩個因素:第一就是通風的因素。新生兒的居住環境要求要有適當的通風氣流,同時要避免傳統房屋坐南朝北格局的穿堂風;第二是噪音的因素。高分貝、刺耳噪音要注意到隔離,以免對寶寶的聽覺器官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6、注意冷熱護理
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機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溫,平時要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7、注意皮膚護理
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損傷,因而接觸動作要輕柔,衣著要寬松,質地要柔軟,不宜釘扣子或用別針。要用溫水擦洗皮膚皺折處,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8、注意臍帶護理
在新臍帶未脫落的時候,每天用0.5%聚乙烯醇醚絡碘溶液擦洗臍部一次,然后用消過毒的紗布蓋上,不要放盆內洗澡。臍帶脫落后,可以不用紗布,但必須保持臍部干燥清潔。發現臍部有紅或有膿性分泌物,應當要應進行消炎的處理。
9、要保證充足睡眠
經常變換新生兒的睡姿,以防止頭顱變形。
10、處理特殊生理現象
如所謂的新生兒“馬牙”、女嬰出生后數天內陰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紅尿、乳房腫大、紅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黃疸(出生后2-3天出現)等,這些過幾天后就會自然消失,不必特殊處理。如果時間較長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則應去醫院檢查。
護理誤區
1、生理性黃疸誤認為肝炎
新生兒在生后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后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如果10天內黃疸消失,就不是病態,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黃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現,一周左右消失。早產兒黃疸可持續到14天消失,產生原因,
(1) 孩子體內紅細胞破壞增加,使血中間接膽紅素增加,使皮膚發黃。
(2) 新生兒肝臟發育不成熟,肝細胞產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將間膽轉化為直膽而由膽道排泄,間膽在血中濃度增高,引起皮膚黃染。
總之,生理性黃疸屬正常生理過程,不需要治療。
2、擠壓乳腺
新生兒的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現輕度腫脹,并有少許乳汁溢出,7~10天達高潮。這是因為母親在妊娠后期體內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兒通過胎盤吸收了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時性腫脹,無論男孩、女孩都可有,屬于生理現象,2~3周即可消失,千萬不要擠壓,它的惡果就是患“乳腺炎”。
3、錯棄初乳
初乳是指產后12小時以內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顏色太黃,比較清淡,所以有的人認為“初乳”是“壞乳”而白白擠掉,甚為可惜。因為初乳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礦物質,同時還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殺死破傷風桿菌、百日咳桿菌、肺炎雙球菌及引起腹瀉致病的大腸桿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兒麻痹等病毒。實踐證明:產后開奶時間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產乳越多。
4、正常溢乳誤為嘔吐
新生兒胃賁門括約肌松弛,幽門括約肌相對較緊張,胃容量小(約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發生溢乳。喟奶后應將新生兒豎起,輕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氣,然后取右側臥位,枕頭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屬正?,F象,不應按嘔吐治療。
5、誤擦胎脂
胎脂有保護皮膚、防止細菌感染及保溫的作用。除胎脂較厚,皮膚皺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處,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膚而發生糜爛外,其它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6、脫水熱誤為感染
少數新生兒出生后的第3~4天有一過度性發熱,體溫驟升,有時可達39℃左右,但一般情況良好,夏季多見。若補足水份后,體溫可于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不需治療。有人誤為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是不必要的。
7、新生兒脫發
有些新生兒出生的時候頭發很好、很黑,過些日子有的地方會脫發,這不是病態,屬正常現象,俗稱“奶禿”,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頭發也會越長越好的。不過造成新生兒脫發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8、四肢抖動是不是抽瘋了
因新生兒大腦發育不夠完善,對下級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常出現不自主和不協調的動作或睡眠時會因突然抖動而驚醒,父母不必擔心,這不是病態,是正?,F象,慢慢可以隨孩子的增長而消失。
9、新生兒哭鬧
包裹:胎兒在媽媽的子宮里是被緊緊包裹著的。專家認為,“襁褓法”可以讓寶寶感覺像是重新回到了子宮,獲得被保護的安全感。具體方法是:使用長寬均為1.5米的包布將寶寶包裹好,在不妨礙寶寶正常呼吸的前提下,盡量裹得緊些。
側抱:家長常常采用讓嬰兒平臥在懷里的姿勢抱孩子,但事實上這樣往往無助于安撫寶寶。美國專家認為,剛剛降生的嬰兒事實上還沒有準備好迎接新的環境,對他們來說,從子宮的溫暖環境里出來就類似于讓普通人類從樹上掉下來,刺激了人類與生俱來的“莫洛反射”,表現為哭鬧不停。而把嬰兒豎直抱起或側抱則會關閉這一反射,讓寶寶盡快安靜下來。
聲音:其實胎兒在母體中的環境并不是非常安靜的,包括母親血管流動的“刷刷”聲、母親心臟跳動的聲音、腸胃蠕動的聲音、說話的聲音等等。新生寶寶耳膜較厚,對于成年人來說有點響的聲音對新生兒來說可能剛好合適。家長可以為寶寶營造這種類似的聲音環境,使用吹風機、吸塵器、收音機、烘干機、流水或選擇“白噪音CD”,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對著寶寶的耳朵“噓”聲也讓寶寶很受用,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安全感。
搖晃:在媽媽的子宮里,無論媽媽在走路、坐著看電視,或是睡覺時翻身,寶寶的感覺就像在海上坐船一樣舒適,因此輕輕地搖晃會受到新生寶寶的喜歡。但專家提醒家長注意:搖晃寶寶的幅度要小而快,不適當的搖晃可能導致嬰兒身體受到傷害甚至猝死。
吮吸:寶寶在預產期前3個月就開始練習吮吸手指了。把你的手指放在嬰兒的嘴巴里,或是給他使用安撫奶嘴。吮吸不僅能夠緩解寶寶的饑餓感,還會激活大腦深處的鎮靜神經,將寶寶帶入深沉的平靜,讓寶寶進入滿意的放松階段。
禁忌
細節決定成敗,要把新生兒護理好,不但需要經驗,更需要新父母們無微不至的細致。以下是新生兒護理的5大類常見禁忌匯總。
逗樂禁忌
(1)睡前不宜逗樂 嬰兒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興奮后往往不容易抑制,會不肯睡覺或上床后動個不停,影響睡眠質量;
(2)吃奶不宜逗樂 嬰兒吞咽和咀嚼功能還不完善,逗樂可能會引起嗆奶,甚至發生吸入性肺炎;
(3)不要搖晃或拋起嬰兒 嬰兒的頭頸發育不全,大力的搖晃逗樂很容易傷到寶寶,甚至有生命危險。
哄睡禁忌
當寶寶哭鬧不睡時,父母會想出各種方法來哄睡寶寶,但有些不正確的方法卻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不利。
(1)搖睡:因為搖晃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震蕩,造成腦組織表面小血管破裂,輕者發生癲癇、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腦水腫,腦疝危及生命。
(2)陪睡:媽媽熟睡后不注意就可能壓住寶寶,造成孩子窒息。
哄睡妙招
(1)輕拍寶寶: 寶寶睡下后,如果他的情緒還是不太安定,媽媽可以邊哼兒歌,邊輕拍寶寶,給他一個愜意的心情和絕對的安全感。
(2)輕柔的音樂:可以選擇一些輕柔的音樂幫助寶寶睡眠。要知道,寶寶對音樂具有天生的鑒賞力哦!
(3)背光而睡:寶寶待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適應了黑黑的睡覺環境。所以可以讓寶寶朝著背光的方向睡,讓他慢慢適應。
小技巧
小寶寶出生了,面對這個軟綿綿的小寶寶,很多新手媽媽都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護理新生兒,下面介紹幾種新生兒護理方面的小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皮膚的護理
新生兒不需要肥皂。肥皂是一種脫脂劑,而嬰兒的皮膚很嬌嫩。他需要保留所有的天然油脂,所以6個星期前只能用水洗。6個星期后,可以用你選擇的任何一種肥皂。你也許想要試試一種特別的液體肥皂,這種肥皂只需加到洗澡水里就行,無須沖洗。一定要用沾有肥皂的手指好好地擦洗過所有的褶皺,然后再沖洗干凈。將皮膚徹底揩干,潮濕的褶皺部分非常容易導致發炎;絕不要使用爽身粉。
眼睛的護理
給嬰兒清洗眼部的時候,先把幾個棉球在濕水里沾濕,再擠干水分,擦每一只閉上的眼睛的時候都要換一個新的棉球,從內眼角向外眼角擦。
鼻子和耳朵的護理
鼻子和耳朵是具有自凈功能的器官,所以你不要試圖往里面塞什么東西或者以任何方式干擾它們。往鼻孔里或者耳朵里塞棉球大小的東西只會把原來就在那兒的東西推到更往里的位置去。讓里面的東西自然掉出來的辦法要好得多。除非有醫生的指導,否則絕不要往嬰兒的耳朵或者鼻子里點藥。即使你看到了,也不要試圖從嬰兒的耳朵里往外掏耳垢。耳垢是外耳道里的皮膚的天然分泌物。這種東西是抗菌的,它還能防止灰塵和細小的砂石靠近耳鼓。有的嬰兒的耳垢比別的嬰兒多,但是掏出來只能使耳朵分泌出更多的耳垢來。掏耳垢會使耳朵發炎,所以不要管它,如果你對此感到有些擔心,那么可以向醫生咨詢一下。
肚臍的護理
嬰兒一出生臍帶就會被夾住并立刻剪斷,只留下5-8厘米的根部。過幾天,臍帶就干枯了,然后它會脫落。
醫生或許會建議你每天用0.2%-0.5%聚乙烯醇醚絡碘溶液輕擦臍帶部位,然后用消毒紗布蓋好。盡量多讓這一部位通風,因為這樣有助于加速收縮和痊愈。如果你發現有發紅,液體流出或者其它感染的癥狀,請向健康顧問或者醫生咨詢。不必等到臍帶痊愈之后才給嬰兒洗澡,只要洗澡后把它徹底揩干即可。
有的嬰兒患有臍疝,但一般一二年內就會痊愈。如果你的孩子患了臍疝,而且還不斷擴大或者總不見痊愈,那么請看醫生。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給新的準爸爸準媽媽們帶來為新生兒護理的一些常識,給新生兒護理每個地方都要非常的小心護理起來也是比較復雜的一件事,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些新生兒基本護理的常識跟一些禁忌給大家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