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眠不好怎么辦 這樣做讓寶寶有個好睡眠
在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寶寶的睡眠質量很差,而引起寶寶睡眠質量差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寶寶睡眠質量差應該怎么調理呢?下面大家就跟著我一起來看一看吧!有寶寶的可以看一看哦!
建立屬于寶寶的時間表
很多新生兒有日夜顛倒的情況,對于這一情況可以等寶寶大一點再調整。但是,要調整寶寶的作息前,必須先知道孩子的習慣是怎么樣的,最好將寶寶所有的活動先記錄起來,包含什么時候睡、喝奶、醒來、換尿布等,再依照孩子的時間表調整。不管寶寶的睡眠是什么時候,都要給寶寶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
控制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時間
在新生兒3個月大之前,整天的時間除了喝奶就是睡覺,較少有清醒能玩耍的時間,等到5至6個月大之后,清醒的時間會慢慢拉長,這時候就要開始控制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間。在白天的時候,盡量不要讓孩子睡太久,每個循環大約1至2小時即可,才能讓寶寶在晚上有5至7小時的完整睡眠,當然,如果寶寶在晚上太早或太晚上床,也會影響到他醒來的時間。一般而言,如果寶寶在午睡的時候,顯得不安穩且躁動,媽咪算算時間已經睡得足夠,就可以把寶寶的尿布打開,孩子會感覺到溫度稍微低一點的冷空氣,就會自己醒過來啰!
調整家人的作息
因為寶寶白天也必須午睡,因此給孩子不受影響的睡眠環境很重要,能幫助寶寶較快入睡,而且睡得較熟,睡眠質量也會變好。因此設定出寶寶的作息周期后,爸媽應該也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定時定點的睡眠,除了能避免在寶寶熟睡時發出太多聲音,像是開著音樂或電視,影響孩子的睡眠外,大人也能趁機得到休息時間,才有照顧寶寶的精力喔!
寢具的選購
舒適的睡眠環境可從挑選親膚、不過敏的寢具開始,除了要考慮到材質以及使用上的舒適性外,安全性更是不可輕忽,避免選擇太軟的床墊或枕頭,以免寶寶頭部陷入而發生窒息的意外。除了棉被和枕頭外,寶寶穿的衣服也要以舒適為主。
觀察寶寶睡姿
很多媽咪都會擔心寶寶的頭型,想要藉由改變睡姿來調整,但是不建議讓寶寶趴睡,因為會增加嬰兒猝死的機率,尤其1歲前大人最好都要讓寶寶在視線內睡覺,比較建議的姿勢是仰睡。平常就可觀察一下寶寶的睡姿,看他喜歡的姿勢是什么,到了4至5個月時,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翻身,主要照顧者必須更加注意。
室內燈光和溫度
寶寶要睡覺的時候,最好讓室內的燈光暗一些,不要開著燈睡覺,因為開燈會影響睡眠時“生長激素”的分泌,因此最好把房間的大燈關掉。室內的溫度,建議維持在攝氏26度左右,蓋棉被時注意避免悶到寶寶的臉,被子也不宜太厚以免無法翻身,更要留意隨著天氣變化調整室內濕度。
嬰兒睡眠不好的原因
1、尿濕了
當寶寶在晚上有大小便時,排泄物會讓寶寶感覺很難受,這樣會導致寶寶哭泣不止。要馬上止哭,當然是盡快給寶寶更換干凈的紙尿片為上策。
2、缺乏安全感
有時候寶寶看不見爸爸媽媽,又或者被外來的某些聲音驚醒了,在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自然也就會哭起來,以喚起爸爸媽媽的注意。
3、白天已睡夠
有些寶寶白天已經睡夠了,到晚上自然就毫無睡意了,雖然有些寶寶在吃飽睡飽下自得其樂,但有時候在無聊的時候也希望爸爸媽媽能夠陪他玩耍,因此會有哭聲來引起爸媽的注意。
4、肚子餓了
寶寶的胃容量小,進食次數比較頻繁,如果半夜感覺肚餓,自然也會哭鬧不止。如果媽媽給寶寶喂奶后可以止住哭鬧,那么應該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5、身體不適
如果不是以上問題讓寶寶在晚上哭鬧不肯睡覺,那么,媽媽就要留意寶寶身體是否出現不適的地方,例如腸胃、皮膚不適或者感染性問題等,如發現有異常情況,需要馬上到醫院進行診斷。
嬰兒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哺乳后不要馬上睡覺
出生3個月后,寶寶的生理時鐘逐漸有規律,但是在這個時期也很難培養獨自睡覺的習慣。另外,哺乳后不要馬上睡覺,因此哺乳后最好陪寶寶玩耍。
讓寶寶感受白天
建議媽媽在白天的時候盡量保持家居明亮,例如把窗簾拉開,讓陽光透入屋內,好讓寶寶領略一下白天的感覺。
保持適當溫度
保持適當的溫度,對于寶寶是否能安穩入眠十分重要。當寶寶穿上衣服睡覺后,媽媽要留意一下寶寶的體溫,只要身體不感覺太熱或太冷便可。媽媽可以用手撫摸一下寶寶的身體,如果寶寶沒有出汗,身體溫暖而不冷就是代表溫度適合。
白天陪玩
爸媽不妨在白天的時候給寶寶播放一下輕快悅耳的音樂,或者播一些廣播等聲音。同時,媽媽也可以用白天時間多跟寶寶說說話,又或者多陪寶寶玩耍。這樣除了可以消耗寶寶的精力,到晚間時睡得特別香甜外,同樣也可以讓寶寶感受白天。
結語:生活當中很多寶寶的睡眠質量不是很好,其實這和父母照顧的有關系,有很多原因會導致寶寶的睡眠不是很好,那么寶寶睡眠不好應該怎么調理呢?大家看了上述小編的介紹都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