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腎炎 它的癥狀都有哪些
6到9歲的兒童極易得兒童腎炎,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注意了,平時別放松警惕,嚴格預防,因為由兒童腎炎所引起的其他疾病太多了。想知道兒童腎炎癥狀以及兒童腎炎的早期癥狀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千萬別小看兒童腎炎,它還是很嚴重的,下面就來說說關于兒童腎炎的詳情,你們一定看好了。
兒童腎炎癥狀
一般兒童腎病起病緩慢,患兒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食欲減退。單純性腎病發病年齡偏小,多在2~7歲,腎炎性腎病發病年齡偏大,多在7歲以上。性別分布男多于女,為4:1。
因浮腫懷疑腎病需做些檢查項目:應做血常規、尿常規、雙腎B超、腎功能檢查,結合臨床癥狀即可初步診斷。
浮腫是兒童腎病最明顯癥狀:水腫常最早出現,始于顏面眼瞼,漸及全身、單純性腎病多高度浮腫,指壓皮膚呈凹陷性,重者累及漿膜腔,出現胸水、腹水、鞘膜積液和陰囊水腫,可導致呼吸困難、腹瀉或嘔吐。
浮腫反復發生,偶可自行消退。腎炎性腎病水腫不如單純性腎病顯著,也可極輕,甚至不易察覺。
低白蛋白血癥造成營養不良和發育落后,表現為毛發不榮,皮膚干燥,易生間擦疹和潰瘍,指、趾蒼白,面色不華,唇淡苔白,患兒疲乏少動,反應淡漠,易發生感染。
臨床表現
發病前1-4周常有急性扁桃體炎、皮膚膿皰病等先驅感染。開始有低燒、頭暈、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癥狀,這些癥狀與一般的發燒感染沒有什么區別,不容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常被忽略。
浮腫和少尿是本病的特點,一般浮腫先從患兒的眼瞼開始,逐漸擴展到全身。指壓不凹陷,浮腫時尿量明顯減少,甚至沒有尿,大約1-2周內尿量逐漸增多,浮腫也逐漸消退。
大部分患兒的血尿是肉眼看不見的,只有少部分患兒肉眼可見血尿。
血尿的顏色有的呈鮮紅似洗肉水樣,有的似濃茶色,這與尿液的酸堿性有關,希望在觀察患兒的尿液時應注意到這一點。一般這種肉眼可見的血尿在1-2周內消失。
高血壓患兒的表現就是惡心、嘔吐、頭暈,但如果血壓上升過急,會出現許多嚴重的并發癥。
當前中國城市的醫療衛生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急性腎炎起病時就能得到及時處理,所以在城市嚴重的病例少見,但在偏遠的農村仍有發生。
這些嚴重的病例如不早期發現,及時給予治療,可導致患兒死亡。發病早期患兒尿量顯著減少,浮腫加重,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煩躁不安,進而病情可急劇惡化。
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臥,面色灰白,四肢冰冷,頻繁咳嗽,咯出粉紅色泡沫樣痰,說明患兒有心衰發生。
如果患兒在發病的早期頭暈嚴重,惡心、嘔吐,并出現一過性失明,嚴重者突然驚厥、昏迷,則為高血壓腦病的表現。部分嚴重的病例在早期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
以上這些情況,如不及時得到處理,后果不堪設想。當孩子前一段有扁桃體炎或皮膚化膿性感染的歷史,而又出現浮腫和少尿的現象,應及早進行診治。
多見于3-8歲小兒,2歲以下極少見,急性發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猩紅熱等先驅感染后1-4周發病,病程在1年以內。
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癥僅有鏡下血尿、少量蛋白尿及輕度眼瞼水腫,或無明顯臨床癥狀。
典型
發病急、有少尿、水腫、血尿及高血壓等癥狀。
重癥
可短期內出現心力衰竭、急性腎衰、高血壓腦病,頭痛、嘔吐、昏迷等。
實驗室檢查
尿常規呈血尿及蛋白尿,亦可見顆粒管型,抗鏈球菌溶血素“O”或抗鏈球菌激酶、抗透明質酸酶升高,血清總補體及C3下降,多在4-6周內完全恢復正常,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可陽性,內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升高。
其它
部分病例胸透可見心臟普遍增大,心電圖有T波改變,腎圖可見不同程度腎功能損害。
診斷
1.病史發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猩紅熱或皮膚化膿性感染等病史。
2.浮腫、血尿、高血壓(》18/1l-kpa)。
3.嚴重病例可于起病一周內出現下列任何一種并發癥。
(1)心力衰竭
表現為呼吸急促,煩躁不安,肺底出現濕羅音,心串快,或出現奔馬律,肝臟迅速增大。
(2)高血壓腦病
頭痛,跟花,暫時失明,重者昏迷,抽搐,血壓明顯增高。
(3)急性腎功能不全
少尿或尿閉,氮質血癥,高血鉀,酸中毒。
實驗室檢查
(1)尿常規,有紅細胞、管型和蛋白尿。
(2)血沉增快。
(3)抗鏈球菌素“O”(ASO)增高。
(4)血清補體C3下降。
結語:以上就是360常識網為您介紹的兒童腎炎,你們都了解了吧。這對于不了解什么是兒童腎炎的人來說,真的是極好的。看了上面說的兒童腎炎癥狀以及兒童腎炎的早期癥狀,感興趣的還可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