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手足口病癥狀 如何治療兒童手足口病
兒童類的疾病各種各樣,常常讓家長防不勝防。兒童手足口病就是最常見的兒童疾病之一,兒童手足口病癥狀有很多,原因也有很多,所以要注意預防。想知道兒童手足口病初期癥狀以及兒童手足口病怎么治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不了解兒童手足口病有什么癥狀的家長們不要著急,下面就給你們普及下,讓你們不再被它搞得措手不及。
兒童手足口病癥狀
普通病例表現
兒童手足口病的急性起病,會引起口痛、厭食、發熱以及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等癥狀,而且多數在于靠近舌、頰黏膜以及硬額等處,也非常有可能波及牙齦、扁桃體、軟腭、甚至咽部等部位。
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后轉為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手足部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數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消退后不留痕跡,無色素沉著。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周內痊愈,預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重癥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干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遺癥。
1、神經系統表現并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時表現
通常會引起頭痛、嘔吐、譫妄、嗜睡、易驚、精神狀態比較差等癥狀,甚至昏迷的癥狀都有可能,也有可能引起肢體抖動,肌陣攣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眼球震顫等行動上的癥狀。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查體可見腦膜刺激征,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巴氏征陽性。合并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
2、呼吸系統表現并發肺水腫表現
呼吸淺促、呼吸困難或節律改變,口唇發紺,咳嗽,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肺部可聞及濕啰音或痰鳴音。
3、循環系統表現并發心肌炎表現
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涼,指(趾)發紺;出冷汗;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心率增快或減慢,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血壓升高或下降。
兒童手足口病的治療
普通病例
1.一般治療
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適當休息,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
2.對癥治療
由于兒童手足口病是一種以兒童為主體的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所以考慮到兒童身體各項功能不及成人,因此建議中醫和西醫相結合的治療方法。
重癥病例
呼吸、循環衰竭治療
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
確保兩條靜脈通道通暢,監測呼吸、心率、血壓和血氧飽和度。
呼吸功能障礙時,及時氣管插管使用正壓機械通氣,建議呼吸機初調參數:吸入氧濃度80%-100%,pIp20-30cmH2O,f20-40次/分,潮氣量6-8ml/kg左右。
根據血氣、X線胸片結果隨時調整呼吸機參數。適當給予鎮靜、鎮痛。如有肺水腫、肺出血表現,應增加pEEp,不宜進行頻繁吸痰等降低呼吸道壓力的護理操作。
在維持血壓穩定的情況下,限制液體入量(有條件者根據中心靜脈壓、心功能、有創動脈壓監測調整液量)。
頭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導尿管。
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維持內環境的穩定。
監測血糖變化,嚴重高血壓時可應用胰島素。
繼發感染時給予抗生素治療。
恢復期治療
促進各臟器功能恢復。
功能康復治療。
中西醫結合治療。
抗病毒藥物治療
常用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中藥等,這些抗病毒藥物能明顯縮短發熱及皮損愈合時間,減輕皰疹疼痛。
免疫調節藥物治療
常用的藥物有轉移因子、胸腺肽等藥物,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感染和防止病毒性疾病的復發。
抗感染治療
注意口腔清潔,局部可用漱口藥物含漱、涂抹,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防止患兒對皮膚皰疹進抓撓,以防破潰感染。
支持療法
飲食宜清淡,加強營養、補液,做好口腔護理,可取西瓜霜或思密達涂搽口腔患處,每天2-3次,同時還要加強對癥治療。
結語:以上就是360常識網為您介紹的兒童手足口病癥狀,你們都了解了吧。這對于不明白什么是兒童手足口病的的人來說,真的是極好的。看了上面說的兒童手足口病初期癥狀以及兒童手足口病怎么治,感興趣的還可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