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長高 這5個錯誤千萬別犯
從懷孕一個寶寶到寶寶的出生,父母是操碎了心,一直在為寶寶操心,當孩子長大的時候就在擔心孩子的身高的問題,別的孩子再長高我家孩子怎么不長高呀?接下來360常識網小編就告訴你是什么不讓孩子長高的。
2—12歲孩子的平均身長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身長(厘米)=年齡×5十75(或80)
孩子的身高一般是會有父母的基因決定的,但是孩子的身高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很多孩子是有很多的差異的,相同的年齡但是身高是有很大的差異,出現任何的異常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
家長5個壞習慣,拖住孩子長高
壞習慣一:喂飯喂太飽
“多吃點,再吃一點,吃飽飽,長高高”,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吃得多,就能長得高。但事實卻是相反的。據兒童營養專家介紹,人在饑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這可以刺激兒童骨骼生長。然而,孩子吃得過飽反而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寶寶長不高。
另外,營養過剩還會讓孩子性發育期提前,造成性早熟。這樣的孩子在一定年齡階段可能比同齡人要高,至少不矮,但過早地促進骨骼發育,導致骨骺在生長發育期之前提早閉合,最終成為矮個子。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不要給孩子吃太多的飯,只要8份飽就可以了,還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營養均衡,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挑食的毛病。另外每天蛋白質的攝入也要合理,可以讓孩子多吃一點蔬菜水果。
壞習慣二:讓孩子宅在家里
很多家長工作累了一周,一到周六日,就想宅在家里休息,與孩子共享天倫。在家看書、玩游戲、看電視,成了孩子們周六日的必備節目。但事實上,陽光有助于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長期宅家里遮天蔽日,寶寶想長高也很難。
陽光中富含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線可以殺滅皮膚和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鈣、磷代謝,促進寶寶生長發育,并能預防貧血和佝僂病。
小編建議:節假日,爸爸媽媽就應該帶著孩子動起來!多到戶外走走,呼吸清新的空氣,多跑跑跳跳多運動,增加孩子的活動量。這樣不但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好處,還對爸爸媽媽自身的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壞習慣三:讓孩子整天坐著玩玩具
一般家長都會給孩子買一大堆的玩具讓他自己在家里坐著玩,并且是坐在那很久不不起來。玩具會讓孩子的大腦發育得到開發,但是長期讓孩子坐著的話就會讓孩子的四肢協調能力大大下降。
運動時,尤其是走、跑、跳等運動,會拉扯關節,使身體的長骨受力,從而刺激骨骼兩端軟骨的發育,刺激身體分泌生長激素,有助于孩子長高。但如果孩子長期不動,就有可能成為矮個子了。
小編建議:為了讓孩子身體智力同時發展,爸爸媽媽應該合理安排孩子的活動,勞逸結合,科學掌握好孩子的運動量,對孩子長高很有幫助。
壞習慣四:過早叫醒寶寶
爸爸媽媽要上班,孩子又要上幼兒園,為了能夠兩者兼顧不遲到,只能在早上早一點叫孩子起床,盡快梳洗、吃早餐,再送他去幼兒園。然而,過早地叫醒孩子,導致孩子睡眠不足,很容易影響他的身高發育。
孩子要長高個子,特別在春天這個成長的黃金季節,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睡眠,每天至少確保8小時以上。因為生長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后45-90分鐘內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過全天量的一半以上。孩子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并不分泌。所以,不要以為讓孩子早睡就行,過早地叫醒孩子,也是會影響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的!
小編建議:不要讓孩子當夜貓子,孩子晚上睡覺時給他營造一個好的睡眠氛圍,保持周圍環境安靜,這樣可以讓他入睡更快。讓孩子每天保證充足睡眠,盡量讓他早上“自然醒”。
壞習慣五:亂給寶寶補鈣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生長發育離不開鈣的吸收,因此有些家長就很注重給孩子補鈣,生怕他身體的鈣不夠,影響生長發育。
專家表示,過量補鈣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兒童在生長發育階段,隨著年齡增長,骨骺線逐漸愈合,骨成熟也在加快。在骨骺線閉合前,增長的幅度和潛力都較大,如果骨骺提前閉合,必然會使孩子的身高受到限制。
小編建議:一般說來,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進食正常的食物,不會引起鈣過量。母乳、配方奶應是嬰兒首選的補鈣食物。年齡較大一些的寶寶,除奶制品外,還可給予豆制品、蝦皮、魚肉等食物來補充。另外,補鈣最重要的是補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和沉積、最安全方式就是讓孩子多曬太陽。
結語:其實,想要孩子長高高,離不開“營養”“睡眠”“運動”三大要素。爸爸媽媽堅持科學喂養,讓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戶外運動,通過后天的培養和調整,一定能夠讓孩子打破基因的局限,將來達到理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