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最常見的4種疾病
近幾年,隨著《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小兒難養》、《辣媽正傳》等電影、電視、真人秀的熱播,很多年輕人都喜歡上了孩子。如今,那些曾經是孩子的80、90后們也成了準爸爸、準媽媽。初為人父人母,新生兒的很多病癥都會讓他們手無足措,所以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嬰兒哺育過程中最為常見的4種疾病。
1、 腹瀉
腹瀉是嬰兒哺育過程非常常見的一種病癥。由于嬰兒生長發育的速率非常的快,加上其消化系統薄弱、消化功能不成熟,所以很多原因都能導致嬰兒腹瀉。
導致嬰兒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種,大致可分為消化不良、受涼以及微生物感染三種。三種腹瀉原因不同,防治措施也有所差別。
a、 消化不良
我們都知道寶寶的腸胃能力是非常薄弱的,在喂養的過程,各種食物的添加和改變都是有講究的,一旦喂養不當,就很容易發生腹瀉。所以,建議各位寶爸寶媽要嚴格遵守寶寶的生長機制,科學喂養,每種食物增添前最好咨詢醫生、育兒專家或以其他方式查詢。另外,嬰兒新食物的增添、奶粉等改變,最好在上午進行,這樣會給各種情況(如嬰兒腹瀉,父母會有更多時間進行處理,無論是醫院、人力、天時都更好利用)的處理增加緩沖時間。
b、 受涼
有過育兒經驗的人都知道,很多小寶寶即使在三伏天也要穿棉襪,其不僅防止了嬰兒受涼,也有效地保護了嬰兒的腸胃系統。寶寶整個機體的防御機制都很弱,所以受涼也很容易導致寶寶腹瀉。對于10個月左右寶寶,他們很容易踢被子等,所以秋冬時很容易著涼,建議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睡袋,這樣便可有效防止寶寶肚子著涼。
c、 微生物感染
微生物感染包括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這在夏、秋季節最為高發。微生物感染導致的腹瀉常常表現為腹瀉次數多,且有脫水癥狀,有時伴有發熱、嘔吐等癥狀。對于此類腹瀉,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
另外,由于腹瀉會損傷寶寶的腸胃,所以腹瀉以后要減少寶寶的進食,減少奶量、加水沖稀,然后在慢慢恢復至正常食量。
2、 便秘
便秘也是嬰兒很常見的一種病癥,常常表現為大便干硬、排便困難、隔時較久等。嬰兒便秘一般分為功能性便秘和器質性便秘兩種,其中以功能性便秘較多見。功能性便秘的原因有三種,即喝水太少、進食太少、食物搭配不合理。
a、 生活中,很多寶寶都不喜歡喝水,所以很容易導致便秘,因此爸爸媽媽們要定時定量地給寶寶補充水分。
b、 進食太少也會導致嬰兒便秘,在喂養的過程中,如果母親的乳量不足、嬰兒吃奶過少也會導致新生兒暫時性便秘。
c、 食物搭配不合理多指嬰兒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在嬰兒的食譜中,一般蛋白質、鈣質含量較高,而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等含量較低,導致糞便中含有大量不能溶解的鈣皂,從而引發便秘。
3、 發熱
發熱又稱為發燒,在新生兒群體中也非常常見。由于嬰兒產熱-散熱機制還不完善,所以很多因素都能導致嬰兒體溫上升。寶寶常見的發熱原因包括環境溫度過高、微生物感染、脫水、驚嚇等。
a、 環境溫度過高
如果嬰兒所處的環境溫度過高,也會導致新生兒的體溫上升,所以各位年輕父母要時刻觀察室內外溫度已經嬰兒的狀態,適量增減衣服以維持嬰兒的體溫。
b、 微生物感染
微生物感染會導致很多病癥,如流行性感冒、肺炎、敗血癥等,所有的這些病癥都會有發熱這一癥狀,且常表現為高熱。
c、 脫水
脫水發熱常發生于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由于水分丟失較多,且攝入不足,很容易導致體溫升高。這種情況一般在正常哺乳、補充水分后自行消失。
d、 驚嚇
由于寶寶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健全,很多因素都會驚嚇到寶寶。在生活中,很多年輕爸爸媽媽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就是寶寶莫名其妙的高熱,這很可能就是驚嚇所致。建議爸爸媽媽們適時帶寶寶進行戶外運動,多與人進行交流,平時盡量不要在寶寶面前吵架、吼叫。
4、 咳嗽
嬰兒由于肺部機制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很容易發生咳嗽。新生兒咳嗽大都是由于受涼、受熱、感染所引起,且以感冒并發最為常見。咳嗽作為一種保護性動作,主要在于排出呼吸道內的異物及分泌物。但頻繁、持續的咳嗽會導致支氣管疾病的發生,且咳嗽還會破壞肺泡壁彈性組織,甚至可引發氣胸。
a、 受涼、受熱
寶寶受涼、受熱都會發咳嗽,因為受涼受熱都會導致寶寶感冒,而八成小兒感冒都會引發咳嗽。另外,吃過冷、過熱的東西也會刺激肺部,引發咳嗽。
b、 感染
嬰兒呼吸道感染是引發其咳嗽的常見原因,生活中的塵螨、粉塵、寵物皮毛、霉菌孢子或等都有可能引發寶寶呼吸道感染,從導致孩子咳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年輕的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重生活衛生,勤洗手、勤消毒,保證空氣的新鮮與干凈,為寶寶塑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結語:腹瀉、便秘、發熱、咳嗽是新生兒最為常見的病癥,由于引起這些病癥的原因多種多樣,產生的后果也可大可小,所以了解其相應的臨床知識和臨床癥狀對每一個爸爸媽媽來說都非常重要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