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癥狀 白領有這現象證明患上頸椎病
現在大部分上班人士整天都是坐在辦公室里面辦公的,一坐就是一整天,基本上不怎么活動,長此以往頸椎難免出現問題,那您知道頸椎病癥狀是什么嗎?您知道治療頸椎病方法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頸椎病有什么表現的知識,感興趣的您趕快來看看啊。
頸椎病癥狀
1、頸肩背痛
疼痛時頸椎病的基礎癥狀,幾乎所有的頸椎病在早期或全程都有非常顯著地疼痛癥狀,疼痛的部位可以發生在頸項部和肩背部,有研究發現在頸椎病人中訴說有頸痛者為92%,肩痛者為71%,上臂痛者為44%,前臂痛者為31%,頭痛者為37%。
其中頸項痛是所有頸椎病最常見的首發癥狀,多呈鈍痛、隱痛或刺痛,晨起時多見,伴頸項部僵硬、板滯感。
上背痛往往容易被誤診胸椎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為上背肩胛部疼痛,以肩胛內側緣上角最為顯著,可有明顯條索狀筋結感,有的則表現為自頸椎向下呈扇形散開的上背部廣泛的疼痛,其實就是斜方肌典型的分布范圍。
有很多患者以肩部疼痛為主訴癥狀,容易被誤診為肩周炎,但其實即使有典型的肩周炎表現,也與頸椎病密切相關,肩部痛在早期疼痛劇烈,為灼痛、刺痛感,慢性期為酸痛、隱痛。
2、 活動受限
頸椎的活動范圍較正常或以前明顯減小,自覺頸項、肩背部肌肉僵硬、板滯、有酸脹感,不能前屈后仰和轉頸困難,有時稍用力轉頸時,會有劇烈的疼痛,并向上肢等處放射,不少患者在轉頸時出現明顯的頭暈癥狀,嚴重者甚至會猝倒。
3、上肢痛麻
上肢疼痛多為刺痛、脹痛、燒灼樣痛,嚴重時從頸背部放射至手臂(上臂外側、前臂內外側、肘關節內外側),咳嗽、打噴嚏、深呼吸均可誘發難以忍受的放射痛,絕大多數患者夜間癥狀加重,輾轉難眠,甚至徹夜不能入睡,口服止痛藥效果也不明顯,持續時間從數天到數月不等。
肢體麻木主要表現為上臂外側、肩部附近的三角肌區、某個或某幾個手指麻木。神經根型頸椎病和脊髓型頸椎病均可引起,以前者引起上肢麻木最為多見,后者則先從雙側下肢或單側下肢開始發麻、發沉,逐漸加重,再出現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疼痛,持物無力等癥狀。
4、頸性頭痛
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動脈型等各型頸椎病均可引起頭痛,幾乎所有交感型頸椎病患者幾乎無例外的都有頭痛,高達60~80%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均出現頭痛,相當部分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也有頭痛癥狀。
頭痛與眩暈可同時存在,但往往有主次,或以頭痛為主伴有眩暈,或以眩暈為主伴有頭痛,大部分患者頭痛往往多與頭暈交替發作,一般來說早期多以頭痛為主,后期則以眩暈為主。
疼痛部位可位于后枕部、枕下部、頭頂部、頭兩側的顳部、眼眶周圍或一側偏頭痛、后頭痛或頭部發麻,但大多數仍以頸枕部、枕頂區疼痛為主。疼痛性質可以是隱痛、鈍痛、刺痛、跳痛、灼痛或酸脹痛。
常伴眩暈、眼脹、眼發黑、心跳、出汗、惡心嘔吐、耳鳴等癥狀,頸僵硬及頭面部緊縮感甚為常見。我們應該記住,頸椎病時引起頸性頭痛的首要原因,其中偏頭痛可高達70%以上,以女性最為多見。
上位頸椎病變導致脊神經直接受到激壓,頸項部肌肉過度緊張激壓神經纖維,頸椎旁的交感神經受骨贅激壓,椎動脈受骨贅激壓變窄或痙攣等原因均可導致頸性頭痛。
5、頭暈頭昏
頭暈,患者有自身或周圍景物向一個方向旋轉的幻覺,身體站立不穩,感覺物體傾斜、下陷等。往往在變換體位、頭部過度屈伸或旋轉時誘發。發作時間可極短暫,也可持續數小時或更長。眩暈發作時可伴有耳鳴、惡心嘔吐、出冷汗、心悸心慌、四肢冰冷等癥狀。部分患者則表現為頭部昏沉感,自覺頭重如裹,昏蒙欲睡,打不起精神。
研究發現,95%以上的第一二頸椎(寰樞關節)紊亂患者有輕重不同的頭暈,70%以上原因不明的頭暈與寰樞關節紊亂密切相關,50%以上的頭暈或頭昏患者伴有視力、聽力障礙。所以認為寰樞關節紊亂是引起眩暈的主要因素之一。
6、咽喉腫痛
主要見于咽型(食道型)頸椎病患者,是頸椎椎體前緣骨質增生或椎間盤向前突出刺激或壓迫咽后壁或食管所致,以咽喉干澀、咽喉部疼痛、明顯異物、吞咽困難、音啞等咽喉、食道癥狀為主要表現,極易被誤診為慢性咽炎、食道癌或神經官能癥,確診前誤診率可高達80~90%以上。在頸型頸椎病的早期或發作期病人,幾乎都有咽喉紅腫疼痛的癥狀,尤其多發于中青年患者。當然要與許多其他疾病引起的咽痛相鑒別,如感冒、慢性咽炎、化膿性扁桃體炎、風濕病引起的咽痛。
7、心慌失眠
多為頸椎病中椎體骨質增生骨刺形成、或頸椎關節紊亂錯位、椎間盤突出等因素刺激或壓迫了頸部的交感神經節或頸動脈竇,出現一系列的支配內臟器官的交感神經紊亂的癥狀。
頸上交感神經節受到激壓則出現心動過速、視力模糊、嗜睡、癲癇、頑固失眠(難入睡或多夢易醒,日間頭昏腦脹、精神疲憊易瞌睡,但臥床卻又頭腦清醒全無睡意)等癥狀。
頸中交感神經節和頸動脈竇受到激壓則出現心動過緩、呃逆、甲狀腺腫、血壓升高或降低等癥狀。
頸下交感神經節受到激壓則出現房顫、早醒、早醒、出汗異常(全身性或局限性多汗或無汗)等癥狀。心慌胸悶:心律不齊,心前區疼痛,胸悶胸痛。
8、頭面五官
因支配頭面部器官和軟組織的神經和血管均通過頸椎或由頸椎發出,所以當發生頸椎病刺激或壓迫上述神經和血管甚至直接壓迫相應軟組織,則出現不同的五官病變癥狀。特別是在經過相應專科檢查未見顯著異常發現并經相應專科治療無效,同時還伴有典型的頸椎病表現者,更應考慮為頸椎病所致。
眼部癥狀
出現眼花、眼痛、眼干、視力模糊、視力下降、畏光流淚、不愿睜眼、眼瞼下垂、眼瞼跳動、瞳孔散大、近視、青光眼等。
鼻部癥狀
主要為過敏性鼻炎,有鼻塞、流清涕、鼻癢、打噴嚏等癥狀,甚至嗅覺暫時減退,伴有頭脹和聽力障礙。由頸椎病所致者常于低頭或仰頭工作時因體位改變使相應神經受刺激而出現流涕、打噴嚏等癥狀而誘發。
耳部癥狀
有耳鳴、耳聾、耳脹、聽力減退。耳鳴可發生在單側或雙側,聲如蟬鳴,甚則如機器轟鳴。
口腔癥狀
多引起顳下頜關節紊亂癥,開口活動受限、咀嚼時顳下頜關節痛、關節活動時彈響或有雜音。
9、步態失穩
步態失穩是脊髓型頸椎病的典型特點,患者多表現為走路發飄,一腳重一腳輕,如踩棉花感。很大一部分患者先從出現單側或雙側下肢發麻、發沉開始,隨之行走困難,下肢各組織肌肉萎縮,抬步緩慢,不能快速行走,嚴重者逐漸出現步態不穩,更不能跑,雙腳如踩在棉花上樣的感覺。步態失穩大多是由于頸椎間盤的退變,關節失穩,骨刺形成,突出的混合物不停地刺激及壓迫脊髓,加上后方肥厚的黃韌帶在頸部后伸時發生皺褶從后方刺激或壓迫脊髓,從而出現典型的脊髓型頸椎病的癥狀。
治療頸椎病方法
8點。很多人晨起時喜歡用頸椎拖著自己起床,必須改掉這壞習慣,而改用腰部的力量。
9點——溫暖頸椎。給自己準備一杯茶,做法是,紅糖一湯匙、生姜7片,用沸水沖開10分鐘即成,建議每天喝一次。
10點——做5分鐘的頸椎操。做法是:端坐在椅子上,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頭、右轉頭、前伸頭、后縮頭、讓頭做順時針和逆時針環繞的動作,注意要輕緩。
12點——吃飯時,盡量地動用自己的咀嚼肌,喝水時可以把頭盡量往后仰,這些可以舒緩僵硬的頸部肌肉。
15點——簡單地按摩頸部。做法是:將十指交叉,放在頸部后方,輕柔地摩擦頸部,連續按摩50次,這時頸部會發熱,并有很舒適的感覺。
18點——做做戶外運動。比如游泳、打球、瑜伽等都是非常適合白領女士參加的運動項目。
19點——晚餐補骨。可以把核桃、生地、牛骨、黑芝麻等具有補骨髓的材料巧妙地加到晚餐中,起到強壯筋骨的目的。
21點——學學大鵬展翅的動作,來保養頸椎,注意不要抬頭哦。每次堅持5分鐘,這樣可以幫助你增加頸椎部肌肉的韌性。
23點——選擇健康的枕頭。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保健枕頭對頸椎有很好的支撐作用,能讓頸椎得到較好的休息。同時,枕頭的寬度應達到肩部。對于頸椎不好的人來說,木板床、棕棕繃床是首選。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詳細的介紹,您是不是已經知道頸椎病癥狀治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經知道療頸椎病方法是什么了呢?那小編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有關頸椎病有什么表現的知識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們哦,還等什么,抓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