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后妃為了一夜恩寵 用的方法你都想不到!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白居易一詞不僅說出了楊玉環受寵的程度,也從側面說明了古代后宮的女子之多。后宮不僅妃子眾多而且等級森嚴,自皇后之下依古制設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各朝雖有所刪減,大體數量不變。后宮的皇帝只有一個,而眾多青春年少的后妃到底要怎么選擇?這是擺在一眾帝王前的問題,碰上一個勤于政務、不近女色的皇帝,后妃數量不多這一問題還不明顯,可是歷史上不乏好色的君主,皇帝為了決定晚上侍寢人選,嬪妃為了邀寵爭幸,就發生了許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為后世留下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傳說,那么后妃如何才能撥得頭籌,她們紛紛各出奇招,令人大跌眼鏡。
每當皇帝下朝后,要在夜間臨幸哪位嬪妃,有些拿不定主意,怎么辦?風流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自有辦法,就是每天下午將后宮的嬪妃集中在一起,讓她們投骰子,投中者中最優勝者,當夜侍寢。宮中太監私下里把“骰子”稱為銼角媒人。
春秋季節,唐玄宗令后宮女子們在門前栽花,引來翩翩飛舞的蝴蝶。唐玄宗就跟隨著其中的一只蝴蝶走,蝴蝶落在哪個嬪妃的門前,當晚便宿在這個嬪妃之處。人稱此法為“蝶幸”。這時的后妃為了吸引蝴蝶,各種奇香層出不窮,李隆基的后宮也是歷代制香技藝最高的朝代。
由于進御的女子太多,唐玄宗難以記住她們的姓名和相貌,便又發明了一則風流辦法,將已進御的宮女臂上,打上“風月常新”之印,再漬以桂紅膏,使印記牢固,經水洗不褪色。后來,楊貴妃獨寵后宮,銼角媒人、蝴蝶和“風月常新”之印都派不上用場,后宮女子只得在七夕向牛郎織女訴幽情。
唐玄宗的后代唐敬宗更有創意,他發明了一種風流箭,就是用竹皮做弓,紙做箭,紙中間密貯龍麝末香。宮嬪聚在一起,唐敬宗搭箭一射,中箭者濃香觸體了無痛楚。后來宮中流傳著“風流箭中的人人愿”的奇葩之談。
最隨性的還要數宋文帝喜歡自己駕著羊車在后宮別苑任意行走,羊車停在哪個嬪妃的住所前,宋文帝就在此留宿。這時有心計的潘淑妃就來個投羊所好,在門外的屋檐上插以青竹枝,地上灑以鹽汁。羊很喜愛這兩樣東西,它遠遠地望見潘淑妃門前的青竹枝,嗅到鹽味,便直奔而來,舐地銜枝,逗留不去。宋文帝慨嘆道,羊都因為你而徘徊,何況人呢?于是,就常到潘淑妃房中過夜,潘淑妃早就精心打扮好了等候侍寢,一見宋文帝前來,自然殷勤侍候,百般獻媚,從此寵傾后宮。
其實,不管是爭寵也好,奪愛也罷,都不過是宮中女子爭取生存的手段和技巧,無不飽含著宮中女子多少辛酸的淚水。她們原是被養在宮中以備皇帝一人泄欲的玩偶或傳種的工具。但是,連這種被玩弄時“義務”,在她們也是難以期冀的機會。這充分暴露了封建社會宮嬪制度的殘酷性。還好現在的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光環下~大可以選擇一個喜歡的隨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