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怎么做到靠月餅推翻元朝 開創大明朝的?
明太祖朱元璋家里世代務農為生,他小時候給地主家放牛討生活,到17歲的時候家鄉發生了旱災,蝗災,瘟疫,家里的人死得死,逃得逃,朱元璋在走投無路之下去了皇覺寺當了和尚,后來寺院當地鬧饑荒,寺里得不到施舍,朱元璋也只好出去化緣為生。
因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在25歲那年朱元璋去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抗元。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把寫有“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以“送月餅”躲過了搜查,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呼百應,頓呈星火燎原之勢,因而一舉推翻元朝。
農歷八月十四、八月十五兩天,商店里,小灘上,到處都是賣圓餅子的。有的人家買不起,便有人贈送。韃子不懂,便問:“這是什么東西?”人們就告訴他們:“這是月餅,八月十五拜月的供品。”于是他們便解除了戒心,不再盤問了。子時一到,有的韃子兵醉倒了,有的韃子兵睡著了,有的還在嘻鬧。天下人都對韃子都恨之入骨,一家人好商量,擠擠眼、碰肘胳臂時,全都心領神會了。
幾百個人殺一個人還不容易,趁著黑夜韃子睡了,用木棍打頭,用農具砸腦袋,每個村一齊動手,只聽這里噢嘮一聲,那里哎喲一聲,未用一頓飯食的工夫,平日囂張跋扈的韃子兵,全都報銷干凈。這是一個歡騰的夜晚,各家完成了殺敵任務,都走出家門,互相打聽:“你家的韃子殺死嗎?”“殺死了!”“你家的呢?”“那還用說,早嗚呼了! ”于是人們敲鑼打鼓,噼噼啦啦的點放起鞭炮。
后來當了推翻了元朝,開創了大明朝的朱元璋,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這就是著名的月餅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