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出虛汗怎么辦
2017-06-17 13:29:3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我們知道,健健康康的人體在炎熱的夏季的時候,比較容易流汗,而且運動的時候和吃飯的時候,那么往往比較容易勸適當出點汗的癥狀,這是正常
我們知道,健健康康的人體在炎熱的夏季的時候,比較容易流汗,而且運動的時候和吃飯的時候,那么往往比較容易勸適當出點汗的癥狀,這是正常現象,要知道的。其實正常的排汗可以達到進一步的清除體內垃圾的目的的了。可是如果出虛汗危害很大。那么到底總是出虛汗怎么辦?
但是,有的人在安靜狀態下和睡眠中經常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有的還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等癥狀,這就屬于病態。對于這種身體虛弱引起的多汗,適當吃些中藥是有必要的。
對老出虛汗者,應區別不同情況,分別對待。
以自汗(在清醒時出汗)為主,出汗部位以頭部,軀干為主,并伴有精神疲憊、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長、周身無力、少氣懶言、面黃肌瘦、手腳不溫等癥者,是為氣虛,治宜益氣固表止汗,選用生黃芪、太子參、炒白術、炒防風、浮小麥、煅牡蠣各15~20g水煎服。輕者可單服浮小麥炒熟,泡水代茶飲治療。
以盜汗(睡著出汗、驚醒立止)為主,汗出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腳心,并伴有心煩易怒、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兩顴紅赤、骨蒸勞熱、大便干結、小便黃赤、午后低熱等癥者,是為陰虛,治宜清熱養陰斂汗,選用生地、白芍、五味子、地骨皮、麥冬、知母各10~15g水煎服。
還有一些老出虛汗的病人,既有氣虛的癥狀,又有陰虛的表現,是為氣陰兩虛,治宜補氣固表、養陰斂汗,選用太子參、生黃芪、白芍、五味子、浮小麥、煅牡蠣各15~30g水煎服。
綜上所述,總是出虛汗的時候和正常的汗液是不一樣的,是給病人的身體敲響了警鐘的了。而且這時候不管是出何種出虛汗,需要引起重視的了。而且往往只要治療得法的時候和用藥合理的時候,那么一般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