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癥的癥狀有哪些? 正確看待狂躁癥
躁狂癥(Mania)在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中,作為心境(情感)障礙(Mood disorders)中的一獨立單元,與雙相障礙并列。以情感高漲或易激惹為主要臨床相,伴隨精力旺盛、言語增多、活動增多,嚴重時伴有幻覺、妄想、緊張癥狀等精神病性癥狀。躁狂發作時間需持續一周以上,一般呈發作性病程,每次發作后進入精神狀態正常的間歇緩解期,大多數病人有反復發作傾向。
狂躁癥的癥狀有哪些? 正確看待狂躁癥
狂躁癥的表現
狂躁癥的表現是分為很多種的,因為每一種的產生原因是不同。
狂躁癥的危害
躁狂障礙如不治療,易反復發作,長期的反復發作,導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變和社會功能受損。由于病前的人格和疾病癥狀的影響,患者酒依賴、物質濫用、藥物依賴發生率高。躁狂狀態時,由于易激惹、沖動控制能力弱,判斷力受損而做出非理智行為,有可能出現行為輕率、不顧后果,隨意揮霍、盲目投資,亂交友、亂性行為,傷人、毀物。因此,一旦確診躁狂狀態積極治療,避免不良的后果發生。
狂躁癥的預防
一般有遺傳病史,性格內向、孤僻、敏感,環境適應能力差,以及受到過精神刺激的人容易患上狂躁癥。針對這些病因可以控制或者預防狂躁癥,有遺傳史的朋友必須時刻備有預防意識,警惕病情發作,及時治療。從小培養開朗、豁達、容納的性格,可以有效預防狂躁癥的發生。努力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遇到問題辨證看待,“每一朵烏云都鑲有金邊”,事物總有美好的一面。具體的預防措施有:
1、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
保持一個開朗的心情是非常重要,可以讓人積極向上,這樣就可以很有效降低狂躁癥爆發的概率。
2、多和大自然接觸
每天的早飯和晚飯后可以去公園或者多看看綠色的植物比較多的地方走走,這樣有助于人體精神的放松,對狂躁癥有很好的防范作用。
3、保證環境的穩定性
在狂躁癥發作之后,最好能及時改變環境因素導致的狂躁癥發作。比方說,讓患者居住于冷色調的環境中,這樣對調整狂躁癥患者的腦神經興奮性和抑制性有著極大的幫助,因此需要及時重視起來。
4、少吃油炸食物
對于脾氣比較暴躁的人,盡量少吃油炸等易讓人動怒的食品。這些食品容易使人情緒激動,甚至引發狂躁癥。
5、保證生活有規律
狂躁癥的癥狀大多是間歇性發作的,因此,為了避免狂躁癥的癥狀加重,最好能讓患者在生活上保持規律性,尤其是在睡眠上一定要做到穩定、有規律,這樣可有效的降低狂躁癥反復發作的幾率。
狂躁癥是情感性精神病,輕狂躁時精神活動較完整和統一,給人的印象是熱情、大方、有禮貌、能力增強,甚至因此而被重用。狂躁較重時,將出現行為紊亂、無法完成日常工作,甚至易沖動、毀物。一旦發現有狂躁現象,即應送醫院就醫。
以上就是360常識網給大家介紹的狂躁癥的表現,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這些表現也是有了很多的了解。雖然現在的社會壓力很大,但是作為年輕人依然要保持一顆平緩的心,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不狂躁,相信在即一定可以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