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治療引起患者“心理不良反應”
目錄
第一章:癌癥治療會引起“心理不良反應”
第二章:有些藥物長期服用可能誘發癌癥
第三章:治療癌癥 自己才是最好的醫生
癌癥是指惡性腫瘤的總稱,既然是惡性的就證明它的危害不一般,是毀滅性的傷害。那么,癌癥可以治愈嗎?治療癌癥患者心理因素起著關鍵的作用,避免引起心理不良反應。
癌癥治療會引起“心理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這么多困難,我這樣堅持到底值不值?
當治療對身體帶來不良反應比較嚴重時,要放棄的念頭就會悄悄出現。毫無疑問,為了重獲健康,忍受這些打擊是非常值得的,所以當治療過程變得很艱難的話,患者一定要不斷提醒自己,這些痛苦是值得忍受的。
我不再是以前的我了!
體形的改變,比如掉頭發面色蒼白和身體消瘦,會讓人產生一種“我不再是以前的我”的想法,這種身體上的變化會讓你產生心理的痛苦,因為它無情地侵蝕著你的自信心。你可能會變得不喜歡照鏡子,感到力不從心或是認定自己的身體器官不再有以前的功能了。你要牢記,這些癥狀是隨著治療而來的,一旦治療停止,一切都會慢慢恢復正常了。
我的生活變成了每天打針吃藥和抽血
有時你會覺得生活就是吃藥治病,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因為你的日程已經完全被治療和護理所占據了,進行一期又一期的化療讓你覺得治療是沒完沒了。在一段時間內,你的生活必然會與癥狀藥物和治療不斷打交道,但要知道這一切只是暫時的,并學會在這個過程中轉移一下注意力,會減輕些你的焦慮。
我是懦夫嗎?
困難重重的治療會讓人感到身心疲憊,其實一些較輕的癥狀如反復性低燒手腳指尖麻木(化療所致),就將讓人感到難熬了,所以應對癌癥治療真的需要勇氣和力量。可是,在人們的觀念中常以為求別人幫助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實際上,向別的病友或他人咨詢求助并不能說明你是懦弱無能的人。你應該尋求一切可及的資源,來幫助你渡過這些艱難的治療。
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傷心流淚或無端的興奮
有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甚至會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傷心流淚,也可能情緒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先興奮而后極度低落。這些表現可能是治療藥物所致,這種“秋千”式的變化會在治療后消失的,嚴重時應該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甚至通過藥物來控制。
無法集中注意力
在化療過程中,有些人會抱怨老記不住事兒,沒辦法看書讀報,也不能專心工作,有一種“快要瘋了”的感覺。有些化療藥物,特別是在高劑量應用時,會暫時性地影響你的思考能力,引起記憶困難和注意力無法集中,治療停止后記憶和注意力還會慢慢恢復,不必因此心煩。
有些藥物長期服用可能誘發癌癥
藥物是一把雙刃劍,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可能給人體健康帶來潛在的風險,而其中最大的一個風險莫過于“藥源性癌癥”,通俗的理解就是:由藥物引起的癌癥。
目前所說的“藥物引起癌癥”,其中有些是人們從某種藥物的長期應用中觀察到的,有些則是從動物實驗中得出的,有待繼續研究。盡管許多藥物與腫瘤的因果關系尚不明確,但以下這些藥物如果長期服用就可能導致“藥源性癌癥”:
1、解熱鎮痛藥:
這類藥物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復方阿司匹林、復方氨基比林等,如果長期服用,可引起腎盂癌和膀胱癌,發病率約為9.5%。
2、氯霉素:
長期使用此類藥物(包括片劑、針劑、眼藥水),可導致白細胞減少,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并誘發急性白血病。其誘發白血病的潛伏期可長達7年。
3、利血平:
長期服用利血平的婦女易患乳腺癌,尤其是絕經期婦女,發病率比其他人高3倍。
4、抗腫瘤藥:
服用硫唑嘌呤可誘發淋巴瘤、白血病、宮頸癌、唇鱗狀上皮癌;服用環磷酰胺可誘發膀胱癌、淋巴癌和急性白血病;百消安可誘發支氣管癌和外陰癌;長期服用氨甲喋呤可誘發腎癌和乳腺癌。
5、睪丸素類藥:
長期大量使用甲基睪丸酮、去氫甲基睪丸酮、庚酸睪丸酮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時,易引起肝細胞癌。
6、抗癲癇藥:
患癲癇病并長期服用苯妥英納的孕婦所生的嬰兒可能會患上神經纖維母細胞瘤;長期大量使用苯巴比妥的患者,可致惡性腦瘤。
7、已烯雌酚:
長時間服用此藥的孕婦,其生下的女孩將來可能會發生生殖道腺瘤;絕經期或絕經后的婦女使用此藥后,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明顯增加;男性如每日應用此藥0.5mg,連用數年,可發生腎上腺癌。
其他藥物:
土霉素、氯仿、砷化合物、煤焦油軟膏、阿霉素、保泰松、安體舒通、異煙肼、四氯化碳、亞硝酸鹽、亞硝胺類西藥,以及花椒、藿香、冬花、石菖蒲、砒石、雄黃等中草藥,據動物實驗,也發現有不同程度的致癌作用。
治療癌癥 自己才是最好的醫生
一、心理健康即精神療法是康復的前提。
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精神崩潰了哪怕是再好藥物也沒有好的治療效果。出院后自己訂了不少有關防癌抗癌的書籍。學習了這方面的知識,從而大大增加了我與癌癥抗爭的信心和勇氣。除了這方面,我還增加了自已的體育鍛煉,在院子里按了乒乓球臺,每天都要打,我們這里山多,我自駕車和朋友們一起爬山,一起下河,和孫女、外甥一起挖野菜、摘酸棗、呼吸山中的新鮮空氣玩得實在是快樂。總之,天天保持一種快樂的心情,開闊的胸懷再也不去考慮死神何時向我招手。
腫瘤患者一般體質較差,特別是經放化療后需要加強鍛煉增強抗病能力,生命在于運動,沒有一種藥物可以代替運動,相反運動可以代替很多藥物。我的經驗是:活動,要活就要動。幾年來,只要是好天,我都有要堅持外出活動,早晚步行3-5公里,中午雷打不動睡上一個小時,晚上九點準時睡覺,不管什么大事都不能改變我的生活規律。所以我的身體情況較好,平常也沒什么小病,2005年的藥費除用王教授的藥外其它等于零。
二、飲食調節上注意合理膳食營養搭配。
幸虧有老伴的細心照顧。平常堅持按照王振國教授《腫瘤防治與康復》的指導,合理調節三餐飲食。粗茶淡,經常吃一些新鮮水果,還吃一些有防癌作用的食品如:大蒜、洋蔥、海帶香菇、黑木耳、西紅柿、胡蘿卜。
總結:癌癥患者需要更多的是自信和積極樂觀的心態,家人們應該時刻給予鼓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預防癌癥才是關鍵,不可長期服用可以誘發癌癥的藥物。(文章原載于《北京青年報》、《科學生活》,作者:唐麗麗、天下,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