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補腎 隨便怎么補都可以嗎
目錄:
第一章:冬季應該如何補腎
第二章:冬季補腎五款經典食療方
第三章:常按七大穴位養陰補腎
冬季是養腎的好時節,于是不管男女老少都一窩蜂的加入補腎大軍中來。可是真的是每個人都需要補腎嗎?補腎是不是隨便吃點補品就行了?帶著對補腎的疑問,讓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文章!
冬季應該如何補腎
冬天正是補腎的好時節。“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祖國醫學認為,腎主藏精,腎中精氣為生命之源,是人體各種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體生長、發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強弱與腎中精氣盛衰密切相關。那冬季應該如何補腎?怎么補都可以嗎?
補腎不是“百利而無一害”
中醫傳統文化深入民心,老百姓往往認為養生必定依靠中醫,服用補藥就是最好的強身健體方法,而補藥中最好的是補腎藥,因為腎是根本。所以某些人以為:中青年人事業繁重、工作疲勞、身體虛弱而需要補腎;老年人腎氣本虛,更應該補腎;就連上學的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也來到亞健康門診,述說自己的孩子氣色不佳、身體虛弱、眼泡浮腫、眼眶發黑,擔心孩子腎虛,也請求大夫開具補藥……似乎男女老少均該補腎。尤其是有“腎無實證”的說法,換言講就是腎只有虛證,怎樣補都不錯。總之,補腎是“百利而無一害,人人皆宜”。然而,補腎真是百利而無一害嗎?
中醫認為,人體的健康就是臟腑陰陽平衡,這種陰陽的平衡被打破,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在維系健康的過程中,中醫就是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采取去其多余,補其不足。所以,如果您腎虛,那么可以補腎,如果您不是腎虛,您就不需要補腎。
腎虛最忌補反
錯服了補腎藥也將會造成不好的后果。腎虛最忌諱的就是補反。比如明明是腎陰虛的病人,吃了壯陽藥物,會讓腎陰虛的癥狀表現得更強烈。所以,補腎應以調和陰陽為原則。補反會造成病情加重,如果單一補陽或滋陰,也會使陰陽失衡,損害健康。所以,補腎一定是針對腎虛的人群,在確定了是腎虛后,還要分清是陰虛或陽虛,這對于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妄服補腎藥弊大于利
如果您是一個健康人,體內的陰陽本來處于平衡狀態,無論服用了哪類補藥,都會對體內原本平衡的陰陽造成影響,可能會導致病證的出現。當然,從目前人類健康狀態分析來看,真正健康的人群只有15%,而85%的人群屬于疾病人群和亞健康人群,也就是中醫所講的陰陽不平衡人群。這些人群存在著不舒服的癥狀,大部分人群體內存在著邪氣,如痰濕、瘀血、氣滯、食積、內熱、內寒等等。這種情況下,補藥無疑會加重體內的邪氣,使之留滯體內,還可能會產生變化,使體內的陰陽失衡進一步加重。所以,妄自服用補腎藥對于身體來講可能是弊大于利。疲勞、年齡都不是界定補腎的標準。如果不需要補腎的人吃了補腎藥,不但出現許多副作用,反而會加重病情,可謂弄巧成拙,雪上加霜。
補腎、養腎、護腎有所不同
補腎、養腎或是護腎,三者概念上是不同的。補腎是中醫的治療方法,必然需要服用補腎的中藥;而養腎或護腎是通過日常的飲食、起居、健身的方法保養腎臟。因此,補腎就需要服藥,只要是藥物就有藥性,如養陰填精藥的藥性大多寒涼滋膩,容易損傷陽氣或阻遏陽氣;而溫陽或壯陽藥容易生內熱,或耗損陰精。還有,所有補藥全都會助邪或斂邪。所以,是否應該補腎應遵從醫囑,而不是任意為之。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對腎的養護,才能增進健康。
冬季補腎五款經典食療方
★花生紅棗湯
用料:連衣花生200克,紅棗30~50克。
制法:紅棗、花生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煮至花生爛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腎。紅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能;花生具有健脾和胃、利腎去水之效。本湯可用于氣血不足、各種失血病、頭暈目眩、神疲乏力、記憶力減退者食用。
注意:濕熱重,痰濕較甚,或腸滑腹瀉、舌苔黃膩的人不宜食用。紅棗糖分豐富,糖尿病人最好少食用。
★芪棗羊骨粥
用料:羊骨1000克左右,黃芪30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
制法:先將羊骨打碎與黃芪、大棗入砂鍋,加水煎湯,然后取汁代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細鹽、生姜、蔥白調味,稍煮即可。溫熱空腹食用,10~15日為1個療程。
功效:補腎強筋,健脾益氣。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等功效。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羊骨性味甘溫,有補腎、強筋的作用。體虛乏力、虛勞羸瘦、腰膝無力、筋骨攣痛、久瀉、久痢者適宜服用此粥。
注意: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以及陰虛陽亢者(癥見口干口苦、便秘、舌紅少苔)不宜服用。
★參杞羊肉湯
用料:羊肉1000克,黨參20克,枸杞子10克,菟絲子10克,砂仁5克,牛膝15克。
制法:上物除羊肉外,入砂鍋加水煎煮30分鐘后,倒出藥汁。將羊肉切成小塊,加醬油、糖、黃酒、蔥、姜、味精等調料,腌漬入味,放入鍋中,加藥汁及適量清水,煮沸后,文火慢慢煨至羊肉爛熟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溫陽補血。羊肉味甘,性溫,能補血益氣,溫中暖腎;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枸杞子性味甘平,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等功效;菟絲子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縮尿之效;牛膝可補肝腎,強筋骨。本湯可用于陽虛氣血不足,癥見面色萎黃、體虛乏力、氣短食少、虛喘咳嗽、腰膝酸軟、目昏耳鳴、舌淡者食用。
注意:體盛實熱者不宜食用。
★雞蛋豬腰粥
用料:雞蛋1個,豬腰1只,糯米60克。
制法:豬腰去筋膜切片,雞蛋打碎加入鹽、油拌勻,糯米煮粥,將成時加入雞蛋、豬腰稍煮即可。可作早晚餐或點心食用。
功效:補腎健脾。豬腰性味咸平,具有理腎氣、通膀胱、消積滯、止消渴之功效;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雞蛋性味甘平,能補陰益血,除煩安神,補脾和胃。本粥可用于病后體虛、脾腎不足、腰酸腰痛、遺精、盜汗、耳鳴者服用。
注意:血脂偏高者忌食。
★當歸生姜羊肉湯
用料:當歸30克,羊肉500克,生姜30克。
制法:將羊肉、當歸、生姜均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料酒、清水適量,煮至羊肉熟爛,調味即可。
功效:溫陽散寒養血。本湯羊肉性味甘溫,能補血益氣,溫中暖腎;當歸具有補血調經,活血行滯的功效;生姜能散寒暖胃,又可辟除羊肉之膻味。本湯適宜年老體虛、怕冷、產后氣血虛弱、頭昏失眠、容易感冒、面色蒼白者服用。
注意:發燒、上火、咽喉疼痛者忌用。
常按七大穴位養陰補腎
俗話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季是養陰補腎的最好時機,除了食療補腎之外可進行穴位按摩。穴位按摩,不花錢可養陰補腎、隨時隨地都能進行。
1、腎俞穴:強壯腎氣
腎俞穴是腎經的主要穴位,經常按壓可以強壯腎氣,增強腎的功能,尤其對月經不調、性冷感有幫助。因此,月經不調的女性不妨試試按摩腎俞穴,以調脫月經不調的煩惱。
腎俞穴與命門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一個。
原理:足太陽膀胱經起于內眼角,上行顴部,交會于頭頂。由頭頂分出支脈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脈)由頭頂入內絡于腦、出于項,入肩胛分為兩支下行,主脈1由肩胛內側夾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絡于腎、屬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脈2經夾脊旁過臀部入腘中。主脈2由肩胛內側過肩胛下行至髖關節,沿大腿后外側下行與支脈2會合于腘中,向下過腓腸肌出外踝后側,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側,下接足少陰腎經。
2、承扶穴:強化陰道收縮力
中醫認為,承扶穴主導生殖器官的神經從此處經過。經常按壓承扶穴,可以強化陰道的收縮力,增加對性的感受力。因此,常按摩刺激承膚穴可治療性冷感。
位置:在臀部橫紋線的中央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溝中心點,這里是性感帶最為密集的地方,指壓時可以用力些。
原理:足太陽膀胱經起于內眼角,上行顴部,交會于頭頂。由頭頂分出支脈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脈)由頭頂入內絡于腦、出于項,入肩胛分為兩支下行,主脈1由肩胛內側夾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絡于腎、屬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脈2經夾脊旁過臀部入腘中。主脈2由肩胛內側過肩胛下行至髖關節,沿大腿后外側下行與支脈2會合于腘中,向下過腓腸肌出外踝后側,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側,下接足少陰腎經。
3、中府穴:通肺經,治腹脹
中府穴是肺經上的大穴,是調理內息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可以順暢肺的經脈,有豐胸的作用,還可以強化淋巴循環,減輕胸悶、肩背痛。并且可兼治脾肺兩臟之病,治療氣不足,腹脹,消化不良,水腫等。對于腸胃功能不好的女性朋友,不妨每天花十分鐘按摩中府穴。
位置:中府穴在身體哪個位置呢?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鎖骨外側下端的三角窩,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門穴,在這個窩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條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原理:手太陰肺經起于中焦,向下絡大腸,轉回,沿胃上口過膈肌,屬于肺,由“肺系”橫出向下,于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前,沿上臂前側下行至肘橫紋,沿小臂前側的橈側緣入寸口、過大魚際,沿大魚際邊緣出手拇指內側端。
4、命門穴: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
按摩命門穴,可以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另外,按摩命門穴也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復性功能。
位置:位于腰部,后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約與肚臍在同一水平處。用手指按壓時,有強烈的壓痛感。
原理:督脈起于少腹內,下出會陰部,向后行于脊柱內部,上達項后風府穴,進入腦內,上行巔項,沿前額下行至鼻柱。
5、天柱穴:提神醒腦、去疲勞
當您感到疲乏困倦時,不妨按摩天柱穴。按摩天柱穴可以起到提神醒腦、去疲勞的功效。在夫妻生活時,也可以用拇指輕輕撫摸天柱穴以及周圍,會讓女性有一種觸電般的酥麻感覺,能充分達到前戲的效果。
位置:天柱穴就在我們的后頸部正下方凹處,也就是后發際正中線上半寸處約2厘米左右,往兩旁各1.3寸各有1個穴位。
原理:足太陽膀胱經起于內眼角,上行顴部,交會于頭頂。由頭頂分出支脈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脈)由頭頂入內絡于腦、出于項,入肩胛分為兩支下行,主脈1由肩胛內側夾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絡于腎、屬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脈2經夾脊旁過臀部入腘中。主脈2由肩胛內側過肩胛下行至髖關節,沿大腿后外側下行與支脈2會合于腘中,向下過腓腸肌出外踝后側,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側,下接足少陰腎經。
6、膈俞穴:促血液流通,增性欲
按摩膈俞穴,可以起到促使血液流通,同時,按摩膈俞穴與按摩天柱穴一樣可起到提高性欲的功效。按摩膈俞穴有助于女性身體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
位置:膈俞穴如何取穴?背過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間凹陷,這個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個。
原理:足太陽膀胱經起于內眼角,上行顴部,交會于頭頂。由頭頂分出支脈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脈)由頭頂入內絡于腦、出于項,入肩胛分為兩支下行,主脈1由肩胛內側夾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絡于腎、屬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脈2經夾脊旁過臀部入腘中。主脈2由肩胛內側過肩胛下行至髖關節,沿大腿后外側下行與支脈2會合于腘中,向下過腓腸肌出外踝后側,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側,下接足少陰腎經。
7、商陽穴:調節消化功能,加快新陳代謝
商陽穴,是一個調理內息與腸胃的穴道。商陽穴位于大腸經脈上,經常掐一掐商陽穴,能旺盛大腸經的氣血,調節消化道功能,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有強壯身體的作用。專家指出,有便秘煩惱的女性朋友不妨按摩商陽穴,以緩解便秘癥狀。
位置:這個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側,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
原理:手陽明大腸經起于食指末端,沿食指橈側經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入兩筋間,沿小臂橈側上行至肘外側,經上臂后側橈側緣上肩,出肩峰前側上行交會于頭部,下入缺盆絡肺,過膈肌屬于大腸。由鎖骨上窩分出支脈1上行頸旁,過面頰入齒槽,轉回出挾口旁,交會于人中部,然后左脈向右、右脈向左上挾鼻孔兩旁接足陽明胃經。
結語:要補腎先要弄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補,如果真的需要那么怎么樣補腎才最健康,不要輕易相信坊間小廣告中所宣傳的“補腎圣品”,一定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去滋養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