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好怎么辦 女性最佳的睡眠時間
我們都知道吃飯和睡覺一樣,這是我們生存的基礎,也是我們比不可少的任務。但是,如今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的種種壓力讓我們很多人都沒有很好的睡眠。尤其是我們的女性朋友如果沒有很好的睡眠條件,是非常的容易衰老。可能有的朋友會問我們女性朋友的睡眠時間到底是多少呢?
在我們身邊很多朋友會說我們天天忙于工作和學習,一天的睡眠時間根本不足8小時。因為我們知道,如果有8小時的睡眠時間就可保證我們地二天很好的工作和學習。那么,我們每天都需要8小時的睡眠時間嗎?其實每個人的最佳睡眠時間是不一樣的,我們必須按照自己的時間還有年齡調整科學的睡眠。
1、60歲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時
如果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話,建議每天晚上要在12點之前就睡覺。另外,晚上的睡眠時間控制在5.5-7小時就足夠了。
阿爾茨海默氏癥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時以內的老人,大腦衰老可推遲2年。而長期睡眠超過7小時或睡眠不足都會導致注意力變差,甚至出現老年癡呆,增加早亡風險。
建議:老人最常見的睡眠問題是多夢和失眠。多夢是由于老人腦功能退化;失眠多因體內褪黑素分泌減少所致,褪黑素是體內決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郭兮恒郭教授建議那些晚上睡眠質量不太好的老人,應該要養成午休的好習慣,并且午休的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
否則,大腦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促使腦中血流量相對減少,體內代謝減慢,易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2、30~60歲成年人:每天睡7小時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時睡眠時間,婦女需要7.5小時左右,并應保證晚上10點到早晨5點的“優質睡眠時間”。
因為人在此時易達到深睡眠狀態,有助于緩解疲勞。芬蘭一項針對2.1萬名成年人進行的22年跟蹤研究發現,睡眠不到7小時的男性,比睡7~8小時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過8小時的男性,比睡7~8小時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議:這個年齡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與腦力減退,或壓力導致的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有關。郭兮恒提醒,除盡可能緩解壓力外,還可以在就寢環境上下點工夫,如減小噪音、通風換氣、適當遮光等,并選擇10~15厘米高、軟硬適中的枕頭。仍然睡不夠的人,也可以通過午休1小時的方式補覺。
3、13~29歲青年人:每天睡8小時左右
在這個時間段里面的青少年朋友們是必須要每天睡足8小時的,而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則。必須得要保證夜里面有3小時左右的時間是進入到深睡眠的狀態。
平常應保證最晚24點上床、早6點起床,周末也盡量不睡懶覺。因為睡覺時間過長,會打亂人體生物鐘,導致精神不振,影響記憶力,并且會錯過早餐,造成飲食紊亂等。
建議:年輕人多習慣熬夜,這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且易使皮膚受損,出現暗瘡、粉刺、黃褐斑等問題。
長期熬夜還會影響內分泌,導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都會找上門,更會出現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精神癥狀。因此,年輕人最重要是規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時不要吃東西,中午小睡半小時,對身體更有益。
4、4~12歲兒童:每天睡10~12小時
4~10歲的兒童每天睡12個小時是必要的,每晚8點左右上床,中午盡可能小睡一會兒。年齡再大一些的兒童睡10小時,甚至8小時就足夠了。首都兒科研究所兒保科副主任醫師李海鷹告訴記者,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僅會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還會影響生長發育。
但她提醒,睡覺時間也不能過長,若超過12小時,可能會導致肥胖。
建議:兒童基本沒有睡眠障礙,只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就行。睡前不要吃東西,臥室不要有過亮的燈或較刺激的音樂;最好與孩子一起定個時間表,督促他們按時睡;睡前讓孩子做些準備工作,如刷牙、洗臉、整理床鋪等,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是在對孩子暗示“該睡覺了”。
5、1~3歲幼兒:每晚12小時,白天兩三個小時
幼兒每天夜里要保證12小時睡眠,白天還需再補兩三個小時。具體的睡眠時間,可以根據他們自己的睡眠節律而定,比如有些寶寶習慣在接近中午時和下午晚些時候各睡一覺。
建議: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容易因玩得太興奮而影響睡眠。有時候,他們進入了睡眠狀態,腦子卻還在活動;睡著了,還常磨牙、踢被、尿床等。這些都會影響寶寶的大腦和身體發育。
因此,建議父母在寶寶睡前1小時先給他們洗個溫水澡,放松全身;講個小故事或放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等,也有助入眠。
6、1歲以下嬰兒:每天16小時
1歲以下嬰兒需要的睡眠時間最多,大概每天16小時。睡眠是小月齡嬰兒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段,因此,睡眠時間必須要保證。
建議:嬰兒的睡眠問題大多是由于缺鈣、白天受驚嚇、消化功能紊亂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為白天睡覺過多。對此,家長應注意給孩子補鈣,科學喂養;還需盡量保證嬰兒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間頻繁喂奶或換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為小月齡寶寶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美國國家睡眠協會的小建議
1、跟著太陽同起落
盡可能地在太陽升起的時候起床,或在起床時點一盞很亮的燈。明亮的光線會讓人體生物鐘調整到最佳狀態。每天在晨光中曬上一小時,你會覺得精神奕奕,而晚上也更容易睡著。
2、別躺在床上干瞪眼
如果你躺著實在睡不著的話,也別在床上干熬著。起來到別的地方做做放松的事,看看書報,聽聽音樂甚至看看電視,直到你覺得疲倦為止,只是要避免讓自己太過于興奮。干躺在床上的焦急感,往往會讓你更難睡好。
3、調整一下室溫
把室溫調整到舒服的狀態,太熱或太冷的房間,都會讓你的身體緊張,從而更難入睡。
不良的睡眠習慣就如慢性自殺,睡得不足,睡得過多都會讓你越睡越老,每天睡七八個小時,睡到自然醒就起來吧。
結語:以上就是今天小編介紹給大家的養生常識,大家看完上文小編的介紹,對我們睡眠的時間大家現在應該又有了新的認識了吧。生活中我們不是睡眠時間越長越好,要應人而異,選擇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間。希望今天的介紹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