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水泡腳不是人人都適用 泡腳容器的要求揭秘
不少老人喜歡用燙水泡腳,發(fā)汗后覺得渾身舒暢,但要注意的是,患有某些疾病的老人不能用燙水泡腳。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來看看吧。
足癬,治標不治本。
用燙水泡腳一時緩解了瘙癢癥狀,但病因并沒有去除,還可能因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皮膚破損處繼發(fā)性細菌感染而加重病情。老人患有足癬,平時可擦些抗真菌藥膏,嚴重者要在醫(yī)生指導下同時口服抗真菌藥物。
糖尿病,易燙傷。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并發(fā)神經病變,末梢神經不能靈敏地感知外界溫度,水溫過高極易被燙傷。而且,容易引發(fā)腳部皮膚破損處感染,加速糖尿病足惡化。建議老年糖尿病患者洗腳時水溫控制在38℃~40℃。泡腳時間不能過長,15~20分鐘即可。如要使用中藥泡腳,應選擇藥性溫和的活血類中藥,避免使用對皮膚刺激較強的藥物。足浴藥液一定要過濾干凈,不能有粗糙的藥渣殘留,以免刮傷皮膚。
嚴重下肢動脈硬化,易加重缺血。
正常人用燙水泡腳可擴張足部動靜脈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但患有嚴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老年患者,用燙水泡腳并不能擴張硬化閉塞的血管,反而會使其他部位血管擴張,而閉塞以下部位缺血加重,甚至出現壞死。
嚴重靜脈曲張,加重淤血。
嚴重靜脈曲張的老年患者不適宜用燙水泡腳,否則會使曲張的靜脈進一步擴張,加重下肢淤血,使病情加重,越泡越腫。這類患者也不宜用熱水袋暖腳或洗桑拿,洗澡水最好別超過40℃。中午、晚上休息時可將腿墊高超過心臟部位,或者躺在床上做踮腳尖運動,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回流。平時避免穿過緊的鞋襪、久坐或久站。
心臟病、高血壓,易令病情不穩(wěn)。
泡腳水溫過高會使神經受到刺激,毛細血管擴張,加大血流量,短時間內增加心臟、血管負擔。因此,病情未控制好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不適宜用過熱的水泡腳。
泡腳材料
沉香泡腳
沉香泡腳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疲勞,驅除寒冷,促進代謝,疏通經絡,理氣活血,最終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
蘿卜熬水泡腳
有腳臭病的人,可用白蘿卜半個,切成薄片,放在鍋內,然后加適量水,用旺火熬3分鐘再用文火熬5分鐘,隨后倒入盆中,待降溫適度后反復洗腳,連洗數次即可除去腳臭。
土霉素泡腳
不少人因腳臭而感到苦惱,經多次實踐證明:將土霉素研成末,涂在腳趾縫里,每次用量1--2片,能保證半月左右不再有臭味。
鹽姜水泡腳
熱水中放適量鹽和數片姜,加熱數分鐘,不燙時洗腳,并搓洗數分鐘,不僅除腳臭,腳還感到輕松,可消除疲勞。
泡腳容器的要求:
1、質地應無害、安全、保溫性能好。
2、高度一般泡腳盆的高度最好超過20厘米[沒過踝關節(jié)]。
3、結構可買一些微電腦浴腳器。
所以選擇一個正確的泡腳盆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解決了現有泡腳盆結構復雜,成本高,加中藥泡腳粉即可達到養(yǎng)生保健及治病的目的
正確的選擇是,買一個比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個放進去的那種。為什么要選擇木桶呢?一是比較容易保溫,二是貼近自然。
配方與功效
1、足癬足癢汗腳臭腳
配方:黃柏、煅龍骨、明礬、槐花、五倍子、郁金、丁香、苦參、大黃、地膚子、地榆。
功效:清熱解毒,收斂除濕,適用于足癬和汗腳所致的癢和臭,殺蟲止癢。
2、中老年腰腿痛
配方:防風、金毛狗脊、丹參、黃芪、當歸。
功效:益肝腎、補氣血、祛風濕、通經絡,適用于中老年的肝腎虛損,氣血不足、腰腿疼痛。
3、婦科養(yǎng)血滋陰
配方:丹參、炒酸棗仁、炒麥芽、炒谷芽、熟地黃、全當歸、山茱蓃、遠志、五味子、附子、白芍、枸杞子、菟絲子。
功效:養(yǎng)血滋陰,調補肝腎,適用于體弱身瘦,血虛不孕。
4、疏肝理氣 和胃健脾
配方:當歸、陳皮、青皮、砂仁、紅曲、丁香、麥芽、枳殼、梔子、厚樸、藿香、木香。
功效:適用于中老年人肝郁氣滯、脾胃不和所致消化不良、脅肋脹痛、大便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