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進4誤區傷身
現在正值三伏天時期,這段時間內,白天的時間特別漫長,溫度也特別高,稍不注意就會引起疾病,那么在這么炎熱的季節我們養生師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有些養生誤區我們必須要注意。
夏季養生
誤區1:出汗后立即洗冷水澡
很多人喜歡沖涼,醫生提醒,有些情況下即便在炎夏高溫天也不宜用涼水洗澡。例如,劇烈運動后出了滿頭大汗或者從炎熱的室外環境進入室內,這些情況下毛孔本來張開著,如果立即沖涼,肌膚突然受到涼水的刺激,張開的毛孔會一下轉變到閉塞的狀態,容易引發腹瀉、感冒、發燒等身體不適,因此在這些情況下建議用溫水洗澡。
誤區2:喝冰飲最解渴
夏季稍有活動就會大汗淋漓,出汗后衣服上會留有白印,這說明隨著汗液排出的不光是水,還有電解質,這很容易中暑,運動的人最有體會,剛喝完水馬上又出一身汗,而且總喝總口渴。原來是是自發性脫水造成的!這時候很多朋友會馬上喝冰汽水,感覺涼爽舒服。但汽水不僅糖分熱量高,還會刺激腸胃,導致各種急性病癥,且也沒有真正的補到水分。因為身體流失掉的不僅是水分,還有電解質,建議這種急需補水的情況下,可以針對性地飲用電解質飲料,真正快速地幫助身體補水。寶礦力水特的成分與人體汗液相近,能快速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不僅解“口渴”,更解“體渴”。
誤區3:身體虛弱就要多運動
體形消瘦,平時愛失眠、心慌、大便干燥的陰虛內熱體質人群,此時要注意控制運動量,不能過量運動導致出汗過多。專家介紹,這類體質人群以女性居多,夏至時節天氣炎熱,再加上身體內熱,對健康形成了內外交困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出汗越多越會加重陰虛體質,如果不加以重視,甚至會發生梗塞性疾病。普通人群在炎夏時,每天要多補充500毫升水(大約2杯)。建議陰虛內熱的人每天在保證平常飲水量的同時,還要額外補充800毫升水(大約1壺)。
誤區4:煩躁失眠的“心理中暑”
偏胖、面部油膩、牙齦紅、口唇紅的濕熱體質人群在“濕邪”的影響下,往往會出現熬到后半夜纔能合眼的入睡困難局面,或因為炎熱天氣而總是心煩意亂、情緒失控,無心工作。這類人其實大多只是“心理中暑”,不一定要像陰虛內熱體質那樣限制出汗和運動,只需要科學的補水,多吃清熱的蔬菜水果,配合從心理上進行調養、放松神經、保持愉悅情緒,做到心靜自然涼。這樣心煩、心浮氣躁、失眠、頭暈、口渴等癥狀可以得到明顯緩解。
夏季養生保健
西瓜
是瓜果之首,不僅具有食用價值,而且醫藥價值頗高,是消暑、解渴、利尿之佳品,民間有“天然白虎湯”之稱。當遇到酷熱特別是發燒時,抱著西瓜睡覺,比敷冰袋降溫還有效。但西瓜性寒,一次不能吃得過多。
黃瓜
是瓜類中營養最豐富的一種,被譽為“濟世良藥”。經常食用有利排泄胃腸內腐敗食物,對降低膽固醇有益。特別是經常唇焦舌燥、喉頭干涸,以嫩黃瓜作水果生吃有奇效。
其次多吃清熱去濕的涼性蔬菜
暑濕之毒是夏季對人體影響最重要的因素。暑濕侵入人體后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食物消化不良。吃些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
夏季上市的涼性蔬菜有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芹菜、菊花腦、生菜、蘆筍等。
冬瓜
富含維生素B,皮、肉皆可入藥,民間有“冬瓜入戶,不進藥鋪”之說。小便不暢,飲冬瓜湯最有療效。夏天若消化不良,用冬瓜與蓮子、百合和鴨子煮湯飲,能消暑開胃。
絲瓜
可解熱消毒,通經絡、化痰濕。用絲瓜、杏仁與雞爪煮湯飲,消暑又去濕。夏日生痱子,若用絲瓜汁內服能涼血解毒。
夏季養生保健知識
適宜食物
1、夏天最該吃的主食和豆類:
綠豆、赤豆、小米等各種主食均可,適當食用粗糧和豆制品。
2、夏天肉蛋奶吃哪些最合適:
豬瘦肉、牛肉、魚肉、雞肉、鴨肉、動物肝臟等,奶及奶制品,咸鴨蛋、咸雞蛋、松花蛋、蛋黃等蛋類。
3、最適宜夏天的蔬菜:
苦瓜、絲瓜、南瓜、空心菜、馬蘭頭、番茄、蒜苗、茄子、鮮藕、綠豆芽、黃瓜、冬瓜、菜瓜、香菇、紫菜、海帶等。
4、夏天最該多吃的水果:
柑橘、葡萄、草莓、西瓜、梨、甜瓜、桃、楊梅、烏梅、李、紅棗等。
飲食禁忌
1、夏天一定要少吃太熱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2、切忌因貪涼而暴吃冷飲。如果過量,會引起疾病,使人胃脹難受,以致腹痛、腹泄。
3、夏季忌暴飲暴食。
4、不要大量補水,大量喝水不僅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大量流失。
結語:在如此炎熱的天氣養生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一定要科學健康,不然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希望大家多加注意夏季養生的5大誤區,不要觸碰這些錯誤的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