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必知 治療潰瘍病不要盲目使用消炎藥
目錄:
第一章:治療潰瘍病 不要盲目使用消炎藥
第二章:潰瘍病的飲食治療方法
第三章:潰瘍病患飲食禁忌
第四章:潰瘍病患自我保健方法
潰瘍病是現在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患病率極高,它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很多人一患有這樣的疾病就會盲目的吃一些消炎藥,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那潰瘍病治療有哪些呢?胃潰瘍吃什么好?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盤點了一些治療方法,快看看吧。
治療潰瘍病 不要盲目使用消炎藥
一位從縣里來的農民患者問潰瘍病怎么治療,手里拿著一沓檢查、化驗、治療收費單,坐在醫生面前。“我今年45歲了,因為兩年多來每天胃痛。半個月前,我接受醫生的勸告,在縣醫院做了胃鏡檢查,雖然有些不舒服,我還是堅持下來了。”他把胃鏡報告單遞給醫生,上面寫著:胃體部多發性潰瘍,幽門螺桿菌陰性。
“醫生告訴我要打吊針消炎。我按醫生的處方,接連打了7天。”
醫生翻看著門診病歷和注射單,上面記錄著:頭孢曲松鈉3.0;生理鹽水250毫升,皮試陰性;S.靜脈點滴,每日一次,連續7日;替硝唑0.4;S.同上。
“好不容易把七天的針打完了,醫生說還要打七天……”
醫生讓他伸出腫得硬硬的雙手來看一下,他苦澀地說:“胃痛沒好,反而添了個惡心、嘔吐的毛病,更不想吃飯了……”醫生安慰了他一番,給他開了血常規化驗,結果正常。
第二天的肝功化驗顯示轉氨酶輕度升高。醫生告訴他不要緊,不打那個吊針就會正常了,但得進行潰瘍病的治療。潰瘍病吃藥就能治好。
他聽了輕松許多,問:“大夫,潰瘍病怎么治療?我的潰瘍病還要打針消炎嗎?”
“潰瘍病不是我們平日所見到皮膚感染后、燒傷后那種潰瘍,那種潰瘍大都是由細菌引起的,所以必須用消炎藥,也就是抗生素類藥,不殺滅細菌,潰瘍很難長好。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是另外一回事,雖然目前發病原因還不完全清楚,但胃酸的侵蝕作用十分重要,服用降低酸度和修復胃腸黏膜的藥物,有很好的療效,除了下面要說的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外,抗生素起不了什么作用。”
醫生的這番解釋似乎并沒有解決問題,他仍然說:“醫生,我還有胃炎呢,發炎要消炎!”
醫生解釋:“發炎有兩大類,一類是由致病細菌引起的,像肺炎、盆腔炎、腸炎……當然要用抗生素治療。另一類炎癥,如骨性關節炎、肌炎、軟組織外傷后的炎癥……禍根不是細菌,稱為無菌性炎癥,抗生素并無療效。”
“不需要用而用,就是濫用。大家都知道,潰瘍病怎么治療是藥三分毒,您的手腫就是藥物刺激血管和藥液外滲造成的,轉氨酶升高是肝臟受到了藥物損害的表現??股貙δI臟、神經、血液、胃腸道毒性反應并不少見,而二重感染更加危險,過敏反應、藥物熱也十分常見。”
“在治療胃腸病時有兩個例外,那就是潰瘍病或活動性胃炎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時,應該根治這種細菌,此時必須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而且要兩種或兩種以上并用。同時,用強力抑酸劑來提高抗生素的有效濃度,才能殺菌成功,用藥的時間,同樣不能太長。第二個例外是,如果潰瘍病之外,同時還患有細菌性炎癥,當然還要用抗生素消炎。”
最后,這位農民朋友很滿意地接受了醫生的處方,療程八周。八周后,他感覺癥狀完全消失。醫生要他復查胃鏡,做到徹底治愈。
潰瘍病的飲食治療方法
飲食療法是預防和治療潰瘍病的重要環節。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加強營養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稀飯、細面條、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這些食物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于修復受損的組織和促進潰瘍愈合。
泛酸多的患者應少用牛奶。限制多渣食物應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纖維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臘肉、魚干及各種粗糧。這些食物不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還會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負擔。但經過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湯、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以及過甜、過酸、過咸、過熱、生、冷、硬等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潰瘍面加重病情;過熱食物刺激潰瘍面,引起疼痛,層至使潰瘍面血管擴張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漬瘍面,使胃酸分泌增加;過冷、過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潰瘍病人還應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能改變胃液的酸堿度,擾亂胃幽門正?;顒?,誘發或加重潰瘍病。
烹調要恰當以蒸、燒、炒、燉等法為佳。煎、炸、煙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影響潰瘍面的愈合。制訂合理的飲食制度吃飯定時定量,細嚼慢咽,少說話,不看書報,不看電視;保持思想松弛,精神偷快。在潰瘍活動期,以進食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為好。
以前有學者為潰瘍病人制定了少吃多餐制,以避免過飽或過饑。近年來研究認為,盡管進食可暫時緩解疼痛,但少食多餐不斷地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分泌整日處在活躍狀態,顯然不利于潰瘍病愈合。因此,除急性發作期并發出血、嘔血時短期少食多餐外,平時應堅持一曰三餐規律進食。
潰瘍病患飲食禁忌
1.茶:茶作用于胃粘膜后,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尤其是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這種作用更為明顯。胃酸分泌過多,便抵消了抗酸藥物的療效,不利于潰瘍的愈合。因此,為了促進潰瘍面的愈合,奉勸潰瘍病患者最好是不飲茶,特別是要禁飲濃茶。
2.牛奶和啤酒一樣,可以引起胃酸的大量分泌。牛奶剛入胃時,能稀釋胃酸的濃度,緩和胃酸對胃、十二指腸潰瘍刺激,可使上腹不適得到暫時緩解。但過片刻后,牛奶又成了胃粘膜的刺激因素,從而產生更多的胃酸,使病情進一步惡化。因此,潰瘍病患者不宜飲牛奶。
3.咖啡:因咖啡能促進胃酸的分泌,提高胃酸的濃度,從而增強對潰瘍面的刺激,引起胃部疼痛,潰瘍面出血,使病情加重。
4.低度酒:若長期過量的飲用,會使胃液的酸度一直處于很高的程度,可能成為消化性潰瘍的發病原因之一。另外,乙醇可溶解保護胃黏膜的脂蛋白層,使胃的黏膜屏障遭受破壞,防御機能受損,從而加重潰瘍。
5.汽水:汽水及可產生氣體的飲料,使胃內壓力增高,引起腹脹,有誘發穿孔的危險。
6.酸性飲料:酸性飲料入胃后,可提高胃內酸度,影響胃內潰瘍面的愈合。潰瘍病人食酸猶如火上澆油。
潰瘍病患自我保健方法
胃潰瘍是多發病、慢性病,易反復發作,呈慢性經過,因而要治愈胃潰瘍,需要一個較為艱難持久的歷程?;颊叱伺浜厢t護人員進行積極治療外,還應做好自我保健。
1必須堅持長期服藥:
由于胃潰瘍是個慢性病,且易復發,要使其完全愈合,必須堅持長期服藥。切不可癥狀稍有好轉,便驟然停藥,也不可朝三暮四,服用某種藥物剛過幾天,見病狀未改善,又換另一種藥。一般來說,一個療程要服藥4~6周,疼痛緩解后還得鞏固治療l~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2避免精神緊張:
胃潰瘍是一種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對胃潰瘍影響很大。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過分憂慮對大腦皮層產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腦下中樞的調節作用減弱或喪失,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潰瘍的愈合。保持輕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胃潰瘍的關鍵。
3講究生活規律,注意氣候變化:
胃潰瘍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規律,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會妨礙潰瘍的愈合。潰瘍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潰瘍病發作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系,因此潰瘍病人必須注意氣候變化,根據節氣冷暖,及時添減衣被。
4注意飲食衛生:
不注意飲食衛生、偏食、姚食、饑飽失度或過量進食冷飲冷食,或嗜好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導致胃腸消化功能紊亂,不利于潰瘍的愈合。注意飲食衛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饑飽適中,細嚼慢咽,是促進潰瘍愈合的良好習慣。
5避免服用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
有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強的松、消炎痛等,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潰瘍的病情,應盡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或向醫生說明,改用他藥,或遵醫囑,配合些其它輔助藥物,或放在飯后服用,減少對胃的不良反應。
6消除細菌感染病因:
以往認為胃潰瘍與胃液消化作用有關,與神經內分泌機能失調有關,因而傳統療法是,制酸、解痛、止痛。近年據有關學者研究發現,有些胃潰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見的是幽門螺桿菌。這類病人必須采用抗生索治療。
總結:以上盤點的這些治療胃潰瘍方法,都是比較科學有效的,大家不妨試一試,切記,不可盲目的去吃消炎藥,否則會適得其反哦。(文章原載于《大眾健康》,刊號:2012年第2 期總320期,作者:李增烈,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