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很多人群都會進行養生的一種方式,定期做艾灸對身體的幫助很大,一般艾灸后感覺發冷應該是受涼了,做完艾灸需要進行保暖。那么,艾灸多長時間最好?一起來看看360常識網帶來的介紹吧!
全文目錄
1、艾灸后感覺發冷是好現象嗎
2、艾灸多長時間最好
3、艾灸可以能做嗎

艾灸后感覺發冷是好現象嗎
視情況而定。
引起艾灸后皮膚表面發冷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可能是排病反應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正氣受損,因為艾灸要根據不同人的體質、病癥來調整艾灸的部位、時間等等,如果體質與艾灸的部位、時間不對應,那可能會導致正氣受損,身體的陽氣進一步虧虛,進而出現皮膚發冷的情況,這種情況在調整艾灸強度和頻率后,可以得到緩解。
所以艾灸后感覺發冷是不是好現象要視情況而定,如果是排病反應那可能是好現象,但如果是正氣受損那就屬于異常情況,而大多數人難以判斷真正的原因,建議如果有發冷的情況及時告知醫生。

艾灸多長時間最好
因人而異。
每個人的體質和要調理的病癥都是不同的,所以具體艾灸的時間都是因人而異的,建議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如果只是日常保健,一般艾灸的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左右即可,而如果是有改善體質、調理疾病的需求的話,那艾灸的時間會在30分鐘以上,時間過短可能達不到熱力的滲透,所以艾灸的時間根據不同人的體質、病癥,所灸治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艾灸可以能做嗎
視具體情況而定。
在人體身上會有很多重要的穴位,而不同的穴位所對于的功能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涌泉、太陰等穴位可以滋陰,而關中、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提升正氣,但是有些穴位天天灸的話,反而會有影響人體正常陽氣的運行,尤其是對于陰虛體質的人來說。
但是部位體質較差的人,可能會需要短時間內天天艾灸,而如果只是日常保健,建議3~4次灸一次即可。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