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筍的做法及營養價值分析
2017-07-07 09:13:2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水煮筍是一道清涼可口,開胃健脾的小菜,在南方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隨著南北方交流的日益密切及交通運輸方式的改善,水煮筍在北方的普及程
水煮筍是一道清涼可口,開胃健脾的小菜,在南方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隨著南北方交流的日益密切及交通運輸方式的改善,水煮筍在北方的普及程度越來越迅速,成為北方餐桌上的一道開胃上品。這里要說明的是,水煮筍要用的以春筍為最佳,也并不是如字面意思所言,材料只包含筍。
一、水煮筍的做法
1.春筍切片,洋蔥切絲,姜切絲蔥切段,里幾肉切成絲,調入1匙蠔油抓勻腌制10分鐘以上。
2.鍋中放油燒熱后,將腌好的肉絲再倒入少許油抓勻(防止粘鍋),放入鍋中滑炒,顏色一變馬上關火用余溫燙熟盛出備用。
3.鍋中放水燒開后,入面條煮約30秒左右(根據面條粗細而定,粗面需適當延長時間),迅速冷水過濾備用;滑炒肉絲的鍋留底油燒熱后放入春筍片翻炒。
4.接著放入洋蔥絲姜絲雪菜和蔥段,一起翻炒1分鐘(可加少許水增加食材的濕潤度),倒入適量煮沸的開水,調入適量鹽,美極鮮醬油少許,雞精,燒滾后,放入氽過水的面條大火燒開放入滑炒好的肉絲關火即可。吃時,可依個人口味放適量豬油,灑適量胡椒粉。
二、水煮筍的營養價值分析
1.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癥;
2. 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于治療便秘,預防腸癌。
筍的營養價值豐富而內斂,以筍為原材料的菜品多大數十種,水煮筍自然是其中之一。筍在開胃健脾、通便寬胸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另外,筍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防病抗病能力,而且由于筍的見效時間適中,不會對機體造成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