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豆腐七做法 讓你愛上這充滿雌激素的蛋白質
豆腐味甘性寒,無毒,是補益清熱的養生食物,常食可以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其營養物質全面,吸收率高達95%。而且它所含有的,植物雌激素類黃酮,可以淡斑養顏,有很好的補血養顏效果。豆腐是最常見的豆制品,又稱水豆腐。相傳為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主要的生產過程一是制漿,即將大豆制成豆漿;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體,即豆腐。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來看看。
豆腐是我國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記憶中剛開始很難吃,經過不斷的改造,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被人們譽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劑菜肴品種。
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主要區別在于點豆腐的材料不同。南豆腐用石膏點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鹵水或酸漿點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濃,質地更韌,也較容易烹飪。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
一般意義上的豆腐多用黃豆、黑豆和花生豆等含蛋白質較高的的豆類制作。也有綠豆豆腐,橡豆腐等等比較另類的豆腐制品。
豆腐因凝固劑的不同主要分為三類:
一是以鹽鹵為凝固劑制得的,多見于北方地區,稱為北豆腐,含水量少,含水量在85%~88%,較硬;
二是以石膏粉為凝固劑,多見于南方,稱為南豆腐,含水量較北豆腐多,可達90%左右,松軟;
三是以葡萄糖酸-δ-內酯為凝固劑,稱為內酯豆腐。這是一種新型的凝固劑,較傳統制備方法提高了出品率和產品質量,減少了環境污染。
第一種☆肉沫燒豆腐☆
用料:豆腐400g,肉沫30g、老抽5g,生抽5g,蠔油10g,糖少許,姜、蒜、干辣椒、蔥各適量。
做法:豆腐一塊,用清水浸泡一會,然后切成塊。姜蒜蔥切碎、干辣椒切小段。鍋里放油燒熱、放入豆腐煎至金黃反面。將兩面都煎成金黃色,將豆腐盛出。下入肉沫炒散后,加入姜蒜干辣椒在油里炒香。加入老抽+生抽+耗油+糖+半碗水燒開,下入豆腐,轉中火煮至湯汁收干。加入少許水淀粉勾芡,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第二種☆五花肉木耳燒豆腐☆
用料:豆腐400g,五花肉100g,食用油適量,雞蛋2個,水發木耳10g,杭椒3個,泰椒2個,豆瓣醬5g,白糖少許,生抽3g,食鹽2g,老抽3g,蔥、姜適量。
做法:杭椒、泰椒,斜著切成段,蔥、姜、蒜分別切末備用。五花肉切薄片,豆腐切成塊。將切成塊的豆腐放入煎鍋,煎至兩面金黃有硬殼盛出。雞蛋打散,放入鍋中炒熟劃成塊盛出備用。用鍋中余油把五花肉煸炒至變色撥到一邊,放入蔥姜蒜末、豆瓣醬小火炒香,炒出紅油后加入老抽調色,翻炒均勻后,加入煎好的豆腐、木耳。加水至食材的2/3處,大火燒沸,改中小火燜燒幾分鐘。燜至湯汁減少,加入炒好的雞蛋、杭椒、泰椒。翻炒均勻后,加入食鹽、白糖、生抽調味,翻炒均勻后用水淀粉勾芡,炒至勾芡汁濃稠裹在食材上即可關火盛出即可。
第三種☆家常豆腐☆
用料:豆腐400g,黑木耳80g,胡蘿卜30g,青椒20g,紅柿子椒20g,生姜10g,大蔥20g,大蒜25g,豆瓣醬15g,醬油10g,料酒10g,鹽3g,食用油、水淀粉各適量。
做法:食材洗凈,蔥姜蒜切片備用,豆腐切成厚片。胡蘿卜切薄片,青紅椒切塊。鍋內放寬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豆腐,炸至兩面金黃色,撈出控油備用。鍋內留底油,繼續加熱,放入豆瓣醬,小火炒香;放入黑木耳、胡蘿卜翻炒,再加入蔥姜蒜片,炒出香味。放入炸好的豆腐,加入料酒、醬油、一小碗清水、適量鹽,炒勻。煮2到3分鐘,放入青紅椒,翻炒均勻。淋入水淀粉,大火收汁即可裝盤。
第四種☆麻婆豆腐☆
用料:肉末150g,豆腐400g,蒜米10g,豆瓣醬15g,蔥花5g。小米辣3g,醬油5g,花椒粉3g,鹽2g,雞精2g水,淀粉適量。
做法:豆腐洗凈切成小塊,小米辣切碎。鍋內下油,把肉炒散,炒至金黃,放入豆瓣醬、蒜米、小米辣,再放入醬油,炒出紅油及香味;放入豆腐,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燜10-15分鐘,放入鹽、雞精。勾入水淀粉,撒入花椒粉及蔥花即可。
第五種☆蝦仁燜豆腐☆
用料:蝦15只,嫩豆腐400g,姜2片,蒜2瓣,蔥2棵,香辣醬5g,生抽10g,老抽3g,蠔油5g,胡椒粉1g,鹽1g,雞精1g,淀粉2g。
做法:蝦處理好之后,將蝦仁切成小段,加點胡椒粉、料酒腌制十分鐘。嫩豆腐切成小方塊,姜、蒜、蔥白分別切末。取一個小碗,加蠔油、生抽、少許老抽拌勻調成味汁。鍋內熱油下蝦仁滑炒熟,盛出備用。將姜末、蒜末、蔥白放入鍋中小火炒香,再加入香辣醬炒香炒出紅油。將豆腐倒入鍋內,加入味汁和少許清水燒開,轉小火上蓋燜五分鐘(中間晃動防止粘鍋),再加入蝦仁燜一分鐘。最后調入少許鹽和雞精,加淀粉水大火,收至湯汁將盡,裝盤即可。
第六種?☆糖醋脆皮豆腐☆
用料:老豆腐500g、醋15g、番茄醬適量、生抽5g、鹽2g、糖20g、水淀粉5g、食用油25g左右、干淀粉量、香蔥少許、白芝麻少許、清水少許
做法:將豆腐切成,麻將大小的塊。用廚房紙(沒有就用餐巾紙)仔細吸干表面的水份(可避免煎的時候油花迸濺,而且還容易定型),香蔥切成末備用。取一碗,將糖、醋、番茄醬、生抽、水淀粉、清水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備用。把豆腐片均勻的沾上干淀粉,平底鍋內加入少許油,燒至七八成熱(油煙大量升騰),把裹了淀粉的豆腐逐片放入,用中小火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出鍋備用。鍋內留底油燒熱,把糖醋汁倒入,炒至粘稠,把煎好的豆腐放入,翻拌均勻后關火。碼入盤中,撒上香蔥末、白芝麻即可。
第七種☆照燒汁燒豆腐☆
用料:豆腐400g,小蔥2根、照燒汁15g、蠔油10g、香菇醬10g、淀粉15g左右、清水適量、油適量、鹽2g。
做法:把豆腐用清水,浸泡一會兒撈起,瀝干水后切成麻將牌大小,一厘米左右的厚片。燒熱鍋,倒入食用油,油溫升高時,將豆腐整齊碼在鍋內,中小火,煎至兩面焦黃色。鍋里煎豆腐的同時,將醬汁調好,倒入半碗清水,倒入照燒汁、蠔油、鹽、香菇醬、淀粉、攪拌均勻。將蔥頭部分放入鍋中,再淋入調好的醬汁,輕輕翻動拌勻,遮上鍋蓋燜煮片刻、大火收汁后,撒下蔥花,裝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