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與綠豆可否同時服用 綠豆的配方禁忌大盤點
盛夏即將來臨,綠豆湯是人們消暑的常見飲品。在民間經常有吃中藥的時候,不要喝綠豆湯,其理由是綠豆解藥。面對這樣的說法,你是深信不疑還是一笑了之?事實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來看看。
綠豆(學名:Vigna radiata (Linn.) Wilczek.),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莖被褐色長硬毛。羽狀復葉具3小葉;托葉盾狀著生,卵形;小葉卵形,側生的多少偏斜,全緣,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渾圓,兩面多少被疏長毛,基部三脈明顯;葉柄長5-21厘米;葉軸長1.5-4厘米;小葉柄長3-6毫米。總狀花序腋生;總花梗長2.5-9.5厘米;花梗長2-3毫米;小苞片線狀披針形或長圓形;萼管無毛;旗瓣近方形,外面黃綠色,里面有時粉紅,頂端微凹,內彎,無毛;翼瓣卵形,黃色;龍骨瓣鐮刀狀,綠色而染粉紅,右側有顯著的囊。莢果線狀圓柱形,平展,種子間多少收縮;種子8-14顆,淡綠色或黃褐色,短圓柱形,種臍白色而不凹陷。花期初夏,果期6-8月。
食用功效
1、清熱消暑:夏天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損失很大,體內的電解質平衡遭到破壞,用綠豆煮湯來補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能夠清暑益氣、止渴利尿,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還能及時補充無機鹽,對維持水液電解質平衡有著重要意義。
2、解毒作用:如遇有機磷農藥中毒、鉛中毒、酒精中毒(醉酒)或吃錯藥等情況,在醫院搶救前都可以先灌下一碗綠豆湯進行緊急處理,經常在有毒環境下工作或接觸有毒物質的人,應經常食用綠豆來解毒保健。經常食用綠豆可以補充營養,增強體力。
3、降脂作用:綠豆粉有顯著降脂作用,是因為綠豆中含有一種球蛋白和多糖,能促進動物體內膽固醇在肝臟分解成膽酸,加速膽汁中膽鹽分泌和降低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
4、抑制過敏:綠豆的有效成分具有抗過敏作用,可輔助治療蕁麻疹等過敏反應,對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5、增進食欲:綠豆中所含蛋白質、磷脂均有興奮神經,增進食欲的功能。
6、保護腎臟:綠豆含豐富胰蛋白酶抑制劑,可以保護肝臟,減少蛋白分解,減少氮質血癥,因而保護腎臟。
任何藥物都有一定的適應癥和禁忌癥,由于綠豆偏寒,常用于夏季清熱解暑。在日常生活中,服用中藥時能否服用綠豆成為很多患者關注的問題。對此,有專家認為,綠豆解的是藥物與食物中的毒性,而不是解藥。
綠豆本身就是一味中藥?
綠豆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我們知道,中藥的組方通常是多味藥物組合而成的,很少是單味的,既然綠豆是中藥,就存在和其他藥物一起合用的可能。既然可以合用,就不存在解藥一說了。
綠豆有哪些配方禁忌?
我們知道,任何藥物都有一定的適應癥和禁忌癥,由于綠豆偏寒,常用于夏季清熱解暑。但對脾胃虛寒、身體陽虛者可能就不適合了,如患有慢性胃腸炎、關節疼痛、麻木、活動不利、腹痛、腹瀉、痛經等虛癥寒癥時,食用綠豆可以加重病情,因此,這類病人在服用中藥時應禁食綠豆。
服用中藥時能否服用綠豆,是與中藥的藥性有關的,服用清熱類中藥,如:黃連、黃芩、黃柏、大青葉、板藍根、牛黃、金銀花、石膏等,同時食用綠豆可起增加藥物的療效。但服用人參、黃芪、肉桂、附子、丁香、高良姜等溫補類藥物,以及桂枝、干姜、細辛等溫經散寒類中藥時,食用綠豆可以降低藥效,影響治療的效果。
綠豆可以解哪些藥物?
應該說,綠豆的解藥性是對部分中藥而言的,就像西藥中的升壓藥和降壓藥物不能同時應用一樣。他們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是不能一起服用的,從這個角度上說,升壓藥就是降壓藥的解藥,但是你如果認為,升壓藥物是所有藥物的解藥,是不合適的。因此,簡單用解藥兩個字來概括綠豆是不準確的。
綠豆“解藥”的原理是與其他中藥中的生物堿發生反應,而出現沉淀,使藥物失效。在西藥中,也有與綠豆相克的藥物,如: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美多巴,可以與綠豆中的植物蛋白發生金屬螯合物反應,降低藥物效果,因此,服用美多巴的病人,不要同時食用綠豆湯,應該間隔1-2小時后食用,以免綠豆和藥物發生反應,而降低了美多巴的效果。吃藥后1-2小時后,由于美多巴已經吸收了,這時喝綠豆湯是可以的。另外,綠豆與鋅、鈣、小施爾康,蓋中蓋,葡萄糖酸鋅鈣口服液并用,也可能出現上述問題。
同時,綠豆中的蛋白、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可與有機磷農藥、汞、砷、鉛化合物結合形成沉淀物,使其毒性減少或消失,并不易被胃腸道吸收,臨床上可以用綠豆作為農藥和重金屬中毒的輔助治療。
因此,我們認為,綠豆解的是藥物與食物中的毒性,而不是解藥。那種認為,綠豆湯是解藥的觀點是不正確的。我們建議,在吃溫性中藥期間,好是不要食用綠豆;在服用美多巴等藥物的時候,應該間隔1-2小時后再食用綠豆湯,在多數情況下,服藥是不影響綠豆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