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策
背景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突飛猛進,生產要素優化重組,產業轉移加快進行,各國相互依存日益加深,這為發展中國家發揮各自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和合作、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但是,國際經濟秩序中的不公正不合理因素依然存在,經濟全球化也加劇了世界范圍的經濟、科技競爭,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和金融風險增大,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這些不利因素給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較大風險和代價,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廣大發展中國家為迎接機遇、化解挑戰,努力推進南南合作進程,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在國際舞臺上,發展中國家以各種合作組織為依托,加強團結與合作,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取得了豐碩成果,相互間經濟往來更加頻繁。南南合作從內容到形式,從機制到手段,都在不斷豐富、完善和更新。
意義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是南南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和支持者。長期以來,我們本著“平等互利、注重實效、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支持并參與南南合作。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已成為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的一部分,合作內容不斷豐富,規模迅速擴大,形成經濟上合作共贏局面。
面對新形勢和新挑戰,中國主張發展中國家應加強團結,從戰略上重視南南合作;加強政策協商,充分參與國際經濟決策;開拓思路,加強能力建設;調動多種資源,拓展合作渠道,豐富合作內涵。中國愿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道努力,加強合作,攜手努力,推動南南合作朝著促進普遍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
中國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啟動南南合作新項目
中國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于2004年7月6日在北京正式啟動了“促進21世紀南南合作”項目,該項目著眼于支持中國在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為促進南南合作所付出的努力,特別是鼓勵中國的私營經濟在南南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據聯合國駐華系統協調員、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馬和勵介紹,該項目將通過能力建設、網絡建設以及公共和私營合作伙伴的建設擴大中國參與南南合作的內容與領域。
項目由以下相互關聯的三個部分組成:加強在中國實施的各種南南合作方案的內部協調,以及政策、策略和資源的整合;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網絡;推動私營部門參與南南合作活動,特別是私營企業在南南合作中的領頭作用。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在項目文件簽字儀式上表示,中國既是南南合作的積極倡導者,也是重要參與者,中國一貫重視南南合作并視其為中國外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此次新批準的項目總資金為160萬美元,為期三年。項目由商務部中國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執行,外交部、財政部、農業部、科技部和衛生部等相關部門也將參與該項目。這些部門將在科技、醫藥、農業、教育、能源等專業領域里,通過各自的南南合作項目,進行各種培訓、咨詢服務和項目執行等活動。
魏建國指出,國際社會多年來在政治層面給予南南合作高度重視,但在實質性的經濟合作層面卻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與合作機制。實踐證明,南南合作只有在原有的基礎上向貿易、投資及金融等領域發展,才具有生命力。
他透露,中國在該項目下將整合國內各個部門間的政策資源優勢,為各發展中國家相關機構構建合作平臺,政府也將出臺投資、貸款、信保等相關政策和措施,對國內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投資南南合作項目提供保障。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