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體溫 嬰兒多少度才是發燒
嬰兒體溫多少才算正常呢,在我們生活中想必父母們都會比較擔心嬰兒體溫的變化,那么大家知道嬰兒體溫多少算發燒呢,嬰兒體溫37.2正常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嬰兒體溫的情況吧。
正常的腋窩溫度為36到37.4度,寶寶的體溫波動、感染和運動等因素都會使寶寶的體溫變化。如果嬰兒在攝氏38.5度的高燒,建議只使用物理降溫方法,如果在38.5攝氏度以上,父母給寶寶服用退燒藥的最佳時間。
若寶寶此時在3個月以內,應將寶寶送院檢查治療。腋溫就是我們平常提及的體溫,大于37.5度屬發熱;大于38.5度應服退熱藥。
新生兒體溫稍高于成人,尤其是早產兒由于體溫調節系統還未發育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所以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發生變化。
例如,在晚上,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要高;寶寶吃,哭了,運動后的溫度也會暫時增加;如果太厚的衣服,房間溫度較高,寶寶的體溫會上升。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癥狀和體征,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嬰兒正常體溫范圍
口腔體溫范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范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范圍36.9℃—37.9℃之間。
其中,低熱是指溫度波動在38攝氏度左右,高溫時,溫度在39攝氏度以上。連續2周以上發熱為長期發熱。
嬰兒發燒的病因
發燒不是病,它只是身體的一項示警征兆,告訴我們身體內恐怕有問題,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癥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
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
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以下列舉些能引起發燒的疾病。
1、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感冒的癥狀不一,發燒、食欲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2、耳鼻喉發炎
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常見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愿意進食)等癥狀。
3、幼兒急疹(玫瑰疹)
典型的癥狀就是會莫名高燒(39℃以上),大約持續3—4天,然后起紅疹(此時燒會退去),紅疹通常會慢慢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疤痕,也沒有其他并發癥,爸媽不用擔心。
4、打預防針
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后。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癥狀混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爸媽要另外做判斷。
發熱是一種癥狀,多由感染,常見由病毒感染所致。退燒藥只針對高熱,可促使身體暫時降溫,是一種治表的方法。服用退燒藥的目的是避免熱性驚厥和降低因高熱引起的身體高代謝狀態。
所以,高熱時(大于38.5℃)使用退燒藥,會有數小時后體溫再次升高的現象。也就是媽媽們常說的,為什么我寶寶發燒吃退燒藥過幾小時又發燒了,為什么會反復發燒的病因。病毒感染多為自限性疾病,發燒一般多會持續3-5天。
為什么嬰幼兒容易發燒
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發布還不成熟,再加上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受到感染的幾率比較高,所以常會有發燒的情形出現。很多身體疾病確實會造成發燒,如各式病毒、細菌的感染發炎、腫瘤癌癥、自體免疫疾病、脫水等,這些都需經過各種檢查才能確知,且需加以適當的治療處置。
醫師對于發燒,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就慌亂不已。回家吃了醫生開的退燒藥,等孩子又燒起來,就又不放心,立刻再來醫院,問為什么吃了藥,還發燒,甚至要求醫生給寶寶開退燒針、開抗生素,認為這樣效果快。殊不知這樣只會延誤醫生準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無法對癥下藥。還容易造成過度治療。
這些因素會影響寶寶的體溫
和大人一樣,寶寶的體溫并不是不變的,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寶寶的體溫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洗澡、進食、哭鬧、運動后,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寶寶的體溫也會有所升高。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寶寶的精神狀況良好,并且沒有其它疾病癥狀和體征,通常不用考慮是生病了。
如何選擇體溫計
給寶寶量體溫,安全和準確最重要,因此選擇一款適合的體溫計也是很重要的。市面上體溫計主要有水銀、電子、紅外線等幾種類型,家長該如何選擇?
1、玻璃水銀體溫計
我們平常使用最多的,也是最傳統的就是玻璃水銀體溫計。有專家表示,玻璃水銀體溫計是測量最準確的。玻璃水銀體溫計既可以測腋下體溫,也可以用來測量口腔和直腸內的溫度,如果是用來測量口腔或直腸溫度,要做到給孩子專表專用,且使用前后要用酒精消毒。
2、電子體溫計
電子體溫計,使用非常方便,但需要經常進行校準。建議家長掌握好用這種體溫計量出的基礎體溫,比如,寶寶的正常體溫是36.5℃,但用電子體溫計基礎體溫變成了37℃,那么只要寶寶不超過這個溫度就是正常的。
3、紅外線體溫儀
紅外線體溫計有耳溫儀和額溫儀兩種。紅外線耳溫儀與電子體溫計類似,只不過測量的是耳道溫度,超過37攝氏度算發燒。額溫儀是測量額頭的溫度,從理論上來說,也是超過37攝氏度算發燒,但額頭溫度受周圍環境溫度影響很大,比如冬天剛從外面回來,測額頭的溫度肯定很低,夏天剛在陽光下做完運動,額溫肯定會比較高。
4、額頭體溫貼
額頭體溫貼屬于化學標點測溫計,直接貼在寶寶額頭上,1分鐘左右就能通過顏色變化顯示出體溫變化。但這種體溫計不能顯示準確溫度,只能提供一個大概范圍。
育兒提醒,正確地給寶寶測量體溫,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點,然后選擇合適的體溫計,再按照正確的操作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的體溫有一點點高,家長不要過于緊張,可采用物理方式降溫,過1-2個小時再次測量體溫,并且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有其它相關疾病癥狀,如有惡化則應及時就醫。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嬰兒體溫的情況變化都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嬰兒體溫的變化父母們要時刻注意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哦,祝患兒早日康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