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 學古人健康養生之道
讀《三國》 學古人健康養生之道
《三國》從古至今已是婦孺皆知,我們將針對《三國》中關于養生和治療的經典案例進行分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示。同時,讓我們跟隨著《三國》去學習古人的健康養生秘法。
案例1:董昭30年淡食養生法
曹操入宮議事,見到董昭眉清目秀,神采飛揚,心想:洛陽正鬧饑荒,此人為何能有此氣色?于是向董昭請教養生之道。董昭說,其實沒什么養生秘訣,只是淡食30年。
養生啟示:
攝鹽過多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誘因;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導致骨質疏松。根據人體所需,健康成年人一天食鹽的攝入量應不超過6克,而青少年最好不要超過4克,心功能不全患者應在2克以下。
小編提示:我國是一個高鹽飲食國家,用鹽量居世界之首。提到鹽,人們過去只想到口味問題,卻沒有和疾病聯系在一起。我國有1.6億高血壓患者,食鹽過多正是導致高血壓多發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5克,其中包括通過各種途徑(醬油、咸菜、味精等調味品)攝入鹽的量。雖然保健養生有各種方法,但飲食是關鍵,而對于中國人來說,無疑少吃鹽是飲食中最值得注意的事,同時又可以降低患高血壓病癥的幾率。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的預防高血壓病。
案例2:曹操難以醫治的頭痛
曹操無愧于“一代梟雄”之稱,遺憾的是,曹操是人不是神,他也患有普通人容易患的“頭痛癥”。
養生啟示:
引發曹操頭痛的主要原因是思慮過度。思慮過度會損傷心脾,導致心脾氣虛。心脾氣虛反過來又會導致無法自控的思慮,如此惡性循環,就會耗傷心血,心血不足則導致大腦供血不足而產生頭痛。現代醫學認為,思慮過度還會引起腸胃的神經官能癥、消化不良癥,甚至胃潰瘍。
案例3:諸葛亮三氣周瑜
在周瑜與曹操的多次交戰中,他屢次暗地里給諸葛亮出難題,不料諸葛亮反而將計就計,使周瑜次次自食惡果。怒火中燒的周瑜,連遭三氣,終于導致毒箭瘡傷復裂墜于馬下,長嘆數聲“既生瑜,何生亮”后氣絕身亡。
養生啟示:
正所謂:性情不調,百病叢生;調和性情,則可康泰。發怒是一種宣泄淤滯情緒的良好方式,適度發怒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好處,但是如果怒氣過盛或長時間、經常性發怒,對人體就會產生負面影響。
從周瑜的案例可以看出,修心養性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凡事皆有根本,養心養神乃養生之根本,心神清明,則氣血平和,有益健康。
案例4: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
有一次,關羽在戰斗中右臂被敵人射中一箭。箭頭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腫,不能動彈。名醫華佗聽說關羽箭傷不愈,表示能為他割開皮肉,刮骨去毒。
養生啟示: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關羽當時的狀況應該是由于箭傷透骨而出現類似于骨髓炎的病癥。中醫認為骨髓炎是由于人體正氣不足,肝腎陰虧,邪毒蘊盛,陰液虧損,抗邪能力低下,再加上受到外邪的侵犯,蘊之于內,化熱成膿,從而導致骨質受到破壞。
骨髓炎在保守治療無效后,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