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建筑物綜合征爆發
最近天熱,有的寫字樓里會開空調,可是開了空調,不少人的身體會變得更“脆弱”,輕則眼睛不適、喉嚨干燥、流鼻涕,重則眩暈、惡心。而離開寫字樓,這些癥狀會消失或減輕。長期在寫字樓里工作的白領怎么會出現這些不適?專家說,這是建筑物綜合征纏上了白領。
寫字樓內“毒氣”重
建筑物綜合征也叫病態建筑物綜合征,是發生在建筑物中的一種對人體健康的急性影響,是由建筑物的運行和維持期間與它的最初設計或規定的運行程序不協調所引起。
據無錫市疾控中心人士介紹,人的一生約有8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每天呼吸的絕大部分是室內空氣。室內空氣污染源非常多,首先是建筑材料,包括磚石、土壤等基本建材,及各種填料、涂料,它們能產生各種有害物質,主要包括甲醛、苯系物以及放射性氡。其次是室內設備、用品在使用過程中釋放出的有害氣體,如復印機等帶靜電裝置的設備產生的臭氧,使用清潔劑、殺蟲劑等所產生的有機化學污染物。再者是人體自身新陳代謝及人類活動的揮發成分。
一個人每天在室內呼吸進的空氣平均約1萬升,如果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建筑物里,這些含量很低的污染物,會逐漸積累,形成一種積聚效應。這些有毒物質可引起很多急性和慢性疾病,如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的疾病,癌癥,以及生育障礙等。
三大原因造成建筑物綜合征
窗戶多是擺設。李小姐所在的寫字樓里,隔壁正在裝修,她一早進辦公室就覺得味道大,想開窗通風,卻發現窗戶怎么也打不開。記者了解到,寫字樓里的窗戶,很多終年不開,有的僅僅開啟一個很小的角度。為什么寫字樓開窗如此“吝嗇”?原來,追求私密性辦公環境、減少空調負荷等多種因素導致寫字樓窗戶成擺設。“員工可能會在開空調的情況下開窗,加大電耗,于是我們索性將部分窗釘死。”一名主管如是說。
戶型空氣不對流。有的寫字樓本來設計的戶型空氣就不對流,有的是原來大空間對流,把大空間隔成一個個小空間后,就無法達到自然通風,這時候只能靠空調來調節室內空氣的流通。一項涉及41個國家1600幢建筑物的研究表明,幾乎半數建筑物的通風條件未能達到環保和衛生部門規定的最低標準。
空調清洗少。中央空調大多為回風式空調系統,室內空氣屬循環利用,空氣的清潔度依靠空調本身的過濾和定時輸送新風量來維持。無錫一半的高樓,中央空調沒有得到清洗。如果空調長期使用而不清洗,管道中的積塵會導致各類有害微生物滋生。清洗空調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疾病傳播的潛在隱患。
幾招抵抗建筑物綜合征
抵抗建筑物綜合征,最關鍵的是要通風。無錫市疾控中心陳茸建議,寫字樓要少開空調,盡量多開窗;增添綠色植物。吊蘭、蘆薈、菊花等植物都可吸收有害物。
陳茸還表示,集中空調清洗很重要。修訂后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于5月1日起施行。《細則》規定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檔案應當包括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清洗、消毒情況,同時,出臺了相關處罰措施。情節嚴重的,可以依法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衛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