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病 小當心技能焦慮癥找上你
職場新病 小當心技能焦慮癥找上你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搜狐網和民意中國網,對2074人進行的調查顯示,76.2%的人直言身邊存在很多有“技能焦慮癥”的人。62.8%的人認為“在職場缺乏安全感,不知該如何努力”是導致“技能焦慮癥”的重要原因。
68.0%的人表示技能焦慮癥
主要表現是總怕自己技能跟不上時代。調查中,76.2%的人認為,有“技能焦慮癥”的人很多,其中24.7%的人認為“非常多”。
“技能焦慮癥”具體有什么表現?調查顯示,68.0%的人認為主要表現在“總是怕自己的技能跟不上時代”,58.9%的人表示是“總覺得自己沒有‘一技之長’”,56.7%的人覺得是“學東西之前總關心‘有什么用’”。其他還包括:“不停報考職業資格和技能考試”(44.5%)、“不愿學習文學、歷史等人文學科”(32.6%)等。
很多年輕人剛入職場時不夠成熟,會有些盲目。當工作一段時間后,對周圍環境比較熟悉了,認識了自身的水平,才可能作出正確的選擇。剛開始時,關鍵還是要把工作做好。
73.2%的人覺得是競爭壓力造成“技能焦慮”
是什么導致“技能焦慮癥”?調查中,73.2%的人認為是“行業壓力太大,想增加競爭籌碼”,63.6%的人覺得是“人們心態浮躁,急功近利”。其他還有:“當前教育有功利化、技能化的傾向”(59.7%),“過度重視物質,忽視內心的成長”(39.8),“理工科出身更吃香,文科就業困難”(28.6%)等。
對于“技能焦慮”帶來的影響,70.6%的人表示是“容易出現焦慮情緒,對工作疲勞厭倦”, 66.2%的人認為會“成為考試機器,失去思考學習能力”,63.6%的人擔心會“出現‘工具化’傾向,失去人生方向”,54.1%的人覺得“教育會變得功利化,學生缺乏創造力”。
70.6%的人自認職場安全感很弱
調查中,62.8%的人直言,“在職場缺乏安全感,不知該如何努力”是導致“技能焦慮癥”的重要原因。
調查同時發現,70.6%的人表示自己“職場安全感”很弱,其中30.%的人覺得“沒什么安全感”。
職場的生存環境嚴苛,是一個不進則退的狀態。很多人想掌握技能,其實是希望自己變得“不可替代”,即使某些方面不夠突出,也能獲得安全感。“如果有關部門能對一些資質認證考試加強監管,如果企業在考評職場新人時,能向個人素質能力而非技能證書多傾斜一些,很多年輕人的選擇也許就不會那么盲目了。”
對于年輕人來說,首先要在學校里掌握好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同時要特別注重個人品格修養的歷練。進入職場后,要在基本工作做好的基礎上,再去拓展工作能力,通過良好的成績取得同事的信任和領導的欣賞,缺失任何一個環節都會被職場淘汰。在不了解職場規則和自身情況的前提下,專攻任何一個環節也會適得其反。所以,調整心態,踏實進步,才能獲得長遠發展。
如何才能真正獲得職場安全感?調查中,排在首位的是“掌握一定的核心技能”(73.2%),其次是“具備做好工作的能力”(60.2%),第三是“領導的肯定和器重”(57.1%)。其他依次是:“和領導同事搞好關系”(50.6%),“具有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48.5%),“個人的修養品格”(40.3%)等。
現在患上“技能焦慮癥”的上班族越來越多,雖然說活到老學到老,但是由于學習的問題而導致情緒焦慮,這種想法可是不提倡的,大家應該正視自己的工作和技能,然后在開始進行另外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