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總統包里有核按鈕嗎?可決定摧毀莫斯科或平壤
綽號“橄欖球”的黑色提包是美國總統出行時的必備之物。但和文藝作品描繪的不同,它并未包含足以毀滅世界的“核按鈕”,而是更接近公文包的本來用途。
它是皇冠和權杖的現代等價物,是最高權力的象征。由于和美國總統形影不離,這個看似無傷大雅的提包,總被電影和小說吹捧為終極權力的象征,是毀滅世界的末日機器。
神秘的“核皮箱”
該公文包內部有堅固的金屬框,表面包裹著黑色皮革。它的官方稱謂是“總統的應急書包”,不過相比之下,“橄欖球”這個別名被使用得更多。近日,一個剛剛退出現役的、絕密資料已被清空的“橄欖球”入駐史密森尼美國歷史博物館。以此為契機,該博物館官方刊物《史密森尼雜志》載文介紹了“橄欖球”的歷史沿革和與之有關的逸聞趣事。
與公眾的印象不同,“橄欖球”里并不存在用以激活核武器的紅色按鈕。它的主要功能是確認總統的身份,確保他隨時與五角大樓溝通。后者的國家軍事指揮中心負責監督全球核威脅,能夠在瞬間下達攻擊指令?!伴蠙烨颉边€為總司令提供了簡潔的核打擊選項清單——例如,讓他決定是否一舉消滅美國的所有敵人,還是僅限于摧毀莫斯科或平壤。
“橄欖球”的歷史可以回溯到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私下里,約翰·肯尼迪認為,核武器“只有恐嚇作用”。他還認為,“允許坐在世界兩端的兩個男人決定是否終結人類文明,簡直是瘋狂之舉?!庇捎趯Α翱植榔胶狻?確保相互毀滅以達到相互制約)的學說深感不安,肯尼迪下令把核武器“鎖上”,并要求對“全活著抑或全死掉”的核戰計劃提供備選方案。
解密的政府內部檔案表達了這樣的擔憂,從而催生了將“橄欖球”作為身份驗證系統的創意。隱藏在其背后的是一系列令總統恐懼但不易回答的問題:“為發動一場核打擊,我該對聯合作戰室(國家軍事指揮中心的前身)說什么?”“收到我的指令的人如何驗證它?”
據約翰遜時代的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回憶,“橄欖球”得名于一份早期的核戰計劃,后者代號“踢反彈球”(“踢反彈球”是橄欖球用語,因此需要一個“橄欖球”才能付諸實施)。1963年以來,“橄欖球”已成為總統外出時的必備道具,甚至在1988年5月的紅場也被拍到過。當時,里根正對蘇聯進行國事訪問。有趣的是,里根的對手、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同樣有一位軍事助手陪伴左右,手里拿著一件非常類似的設備,俄語名稱為“小公文包”。
總統和助手經常抱怨,“橄欖球”容納的文件太多,重達45磅(約合20.4公斤)。到了卡特主政白宮期間,這位當過水兵的總統意識到,一旦遭遇不測,他只有幾分鐘時間決定如何響應。于是,他下令對核戰計劃進行大幅簡化。克林頓的一名前軍事助手將簡化后的選項組合比喻為“連鎖餐廳的早餐菜單”,“就像從A套餐選一個,從B套餐挑兩個。”
承認“橄欖球”存在的第一份非保密文獻是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國家安全檔案館在1965年獲得的。其中,國防部的一位高級官員承認,公文包太笨重,造成了諸多不便,但他又補充說:“我相信我們可以找到身強力壯的隨行軍官,即使文件再多,問題也不大。”
為了讓“橄欖球”正常運作,軍事助手時刻不離總統左右,總統則隨身攜帶驗證碼。即便有雙保險,這套機制也有失靈的時候。據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休·謝爾頓披露,2000年,克林頓曾將綽號“餅干”的密碼卡弄丟,數月后才找到,“那真是件不得了的事兒。”
另一次意外發生在1981年3月里根遇刺期間——一片混亂中,軍事助手與總統走散,沒有陪他前往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人們手忙腳亂地把中槍的里根抬進手術室,事后才發現,“餅干”遭到拋棄,被隨手扔進了醫院的收納袋。
“在中世紀,皇冠或權杖絕不可能遭遇如此輕率的對待。”《史密森尼雜志》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