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戰(zhàn)艦的東洋第一堅艦原產德國 竟被日本俘虜
巡洋艦“平遠”艦
該艦是福州船政局參考“超勇”與“濟遠”和法國設計建造的全鋼甲軍艦,為19世紀末中國造船工業(yè)的登峰之作,造價白銀524,000兩。
平遠屬鋼殼巡洋艦,吃水4.4米,航速達10.5節(jié),管帶為李和。1894年參加黃海海戰(zhàn),1895年在北洋水師投降后被日軍接收,編入日軍。于1904年日俄戰(zhàn)爭時在旅順對開海域觸雷沉沒。
鎮(zhèn)遠號戰(zhàn)列艦
該艦艦是大清海軍于德國的伏爾鏗造船廠訂購及建造的炮塔鐵甲艦,為北洋水師主力艦之一。屬定遠級鐵甲艦。當時有東洋第一堅艦之稱。
1880年(光緒六年) 訂購于德國伏爾鏗船廠,排水量7340噸,馬力6000匹,航速14.5節(jié),造價為110.3萬庫平銀。林泰曾兼管帶。甲午戰(zhàn)爭期間被日本海軍虜獲,戰(zhàn)后以戰(zhàn)列艦的身份編入日本海軍。
廣丙號魚雷巡洋艦
“廣丙”屬廣東水師,1894年5月,清政府第二次校閱水師,廣東水師記名總兵余雄飛帶“廣甲”、“廣乙”、“廣丙”三艦往北洋會操。會操結束后,朝鮮局勢漸趨緊張,程璧光上書李鴻章,請求留北洋備戰(zhàn)。李鴻章采納此議,“廣乙”、“廣丙”二艦因留北洋,后均調入北洋水師。
“廣乙”艦參加了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zhàn),海戰(zhàn)中被優(yōu)勢敵人圍攻遭重創(chuàng),自焚于十八島?!皬V丙”艦參加了威海衛(wèi)保衛(wèi)戰(zhàn),于1895年2月17日和被困威海衛(wèi)的其他軍艦向日軍投降,“廣丙”艦后被編入日本艦隊,1895年12月21日在澎湖遇風暴沉沒。
濟遠號穹甲巡洋艦
1894年7月22日“濟遠”號巡洋艦和“廣乙”號巡洋艦在完成護送“愛仁”號、“飛鯨”號運兵船前往朝鮮牙山任務后返航時,在豐島海面與日本海軍聯(lián)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相遇,“濟遠”艦管帶方伯謙怯戰(zhàn)逃跑導致“廣乙”艦被日軍包圍遭受重創(chuàng),在十八島附近擱淺自沉。
同年9月17日的中日黃海大東溝海戰(zhàn)中“濟遠”艦在開戰(zhàn)不久后再次逃跑,并在逃跑時撞上本來就受到重創(chuàng)的揚威”號巡洋艦導致“揚威”號巡洋艦沉沒。大東溝海戰(zhàn)結束后,“濟遠”艦管帶方伯謙被斬首。翌年2月17日“濟遠”號隨北洋水師剩余官兵向日軍投降,被編入日本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