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的震撼數據 烈士1.7萬抗美援朝殲敵7.2萬
1950年9月17日,新中國第一支傘兵部隊——空軍陸戰第一旅宣告成立,從此,9月17日便成為中國空降兵成立紀念日。值此空降兵成立65周年之際,我們用數字帶你沿著這支英雄部隊的歷史足跡,領略其獨特的魅力。
烈士1.7萬
這支部隊自組建以來,先后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執行輪訓輪戰、維穩處突、搶險救災等一系列重大任務。在保家衛國的戰斗中,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行動中,在推進空降兵建設發展的實踐中,共有17000余名烈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其中,解放戰爭8700余名,抗美援朝戰爭8265名,他們用鮮血和靈魂,抒寫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與熱愛。讓我們永遠銘記和緬懷這些革命先烈!
殲敵27萬
這支部隊建軍后轉戰8年,兵力規模由2萬發展壯大到4萬,參加解放戰爭累計殲敵20余萬,抗美援朝殲敵7.2萬。以如此規模,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戰績,在我軍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英模2.3萬
從戰爭年代到和平時期,先后涌現出各類英模人物2.3萬余人,其中,解放戰爭5800余人,抗美援朝戰爭13492人,空軍陸戰第一旅3034 人,和平建設時期1438人。在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爆破筒與敵人同歸于盡的就有38位烈士,舍身炸地堡、堵槍眼等英雄壯舉屢見不鮮。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英雄邱少云、孫占元、崔建國、柴云振……這些響當當的名字彪炳史冊,激勵著官兵舍生取義、殺敵報國,鑄就了偉大的上甘嶺精神,構筑起中華民族的精神高地。
上甘嶺激戰43晝夜
上甘嶺戰役自1952年10月14日打響,至11月25日結束,前后激戰43晝夜。敵我雙方在這個方圓不過3.7平方公里的兩個小山頭,投入兵力超過10萬,反復爭奪前沿陣地多達59次。敵人在陣地上發射炮彈190多萬發,投擲炸彈5000多枚,火力密度超過“二戰”任何一場戰役。整個山頭被炮火削低了2米,巖石被炸成30多公分厚的粉末。我部進行大規模作戰29次,打退敵排以上進攻900余次,連級干部傷亡率超過65%,班長、副班長傷亡率100%,16個連隊3次打光重建。經過艱苦奮戰,我軍最終以傷亡1.1萬的代價殲敵2.5萬,徹底粉碎敵戰略圖謀,“上甘嶺特功八連”將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牢牢插在主峰陣地。上甘嶺真正變成了敵人的“傷心嶺”。
抗洪搶險79個日夜
1998年長江抗洪搶險,空降兵部隊出動15000余名官兵奔赴監利、洪湖、石首、仙桃等長江大堤最險段。廣大官兵連續堅守79個日夜,轉戰11個縣市,加筑堤壩261公里,排除險情700多起,搶運物資8000多噸,解救群眾5.4萬多人,戰勝了8次洪峰,以“未潰一口、未破一垸、未亡一人”的驕人戰績,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連續14次參加閱兵
1951年10月1日,傘兵第一次亮相天安門,向世界宣告新中國有了自己的空降兵部隊。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空降兵史無前例地以徒步、戰車和直升機三個方隊的龐大陣容通過天安門廣場。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空降兵戰車方隊再一次閃亮登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共舉行16次閱兵,除1949年開國大典和1950年國慶閱兵缺席外,空降兵作為一個獨立兵種連續參加了14次,向世界展示了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