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16歲時替兄從軍 傷亡很大勝仗打得少
主動請纓
我叫王井生,1925年2月生人,今年90歲了。
1941年參軍投身革命,那時是在密云縣大隊,營長王振忠,跟隨他征戰京郊。
那年我16歲,是我自己主動要參加革命打日本鬼子的。
那時候,我的哥哥曾在地方的某部隊模范隊參軍,后來改編成密云縣大隊,共三個連一個營。有一回哥哥放假回家跟我講剿滅鬼子的戰役,我就著了迷。那時我們家住在山溝溝里獨一戶,日本鬼子還沒有掃蕩到我們這里,但是我早就聽外面的人說日本鬼子對百姓燒殺搶奪,對日本人恨得不得了。我就跟我母親說,我也想去當兵,哥哥有家室,不如我替哥哥打仗去吧!
“看你能耐的,你才多大就要去打仗,你能替得了他?”母親把我呲兒一通。我雖然口頭上沒有堅持,但是心里一直想當兵。
正巧,哥哥休假的一天,縣大隊的隊長來找我哥商量事情。我那時正在地里干活,老遠就看隊長順著僅有的一條路往我家的方向走去,我撂下手里的活就在后面追,等我追上他,已經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我顧不上歇歇就直接問隊長,“您看我能參軍打仗嗎?”“嘿,怎么不能啊!”隊長聽了很高興,連聲說好啊。“正巧我缺一個通訊員,去給我當通訊員吧!”
從那開始,我就開始了通訊員生涯,一當就當了四年。
我的主要任務是,去營里領命令,到班里傳命令。但是,這個隊長呆了兩三個月就調換了,按照慣例,領導調走,通訊員就會下班了。可是到我這兒,我一連當了四年通訊員,伺候過五六個領導,領導調換頻繁,就是我,即使領導走了還繼續當別人的通訊員。
死里逃生
抗日時期,那會兒打仗打得不少,但是勝仗打得少。
那時候打仗死傷的太多了,有一回印象很深。在樂安頭子(密云西北部)戰役中,我們受到了敵人打擊,15人受傷。我們當時被敵人打,要撤離的時候,有戰士倒下了。我當通訊員時沒有槍,死了那個同志的槍,我就背上了,心想不能讓日本人撿走。和我一同撤離的戰士一起跑到了一處墻邊,我身手敏捷,背著槍三兩步爬上墻跳了下來,接著跑。另外一名戰士手腳慢,我回頭要去接他一把時,他已經被敵人俘虜了,槍也被繳了。現在想起來很驚險也為沒有幫助上他感到后悔。
記憶中有一回勝仗,1944年,在老班長吳啟方的帶領下,去密云縣解放清水潭。
有偵察兵報告,日本人有100多人。有這么多日本人向北去了,我們撂下手里的飯,等追上敵人,發現敵人已經進了據點。然后,我們老早就去據點南邊等著他們返回密云,偵察員又報告,說那伙人往北去了。我們這個隊,呼一下繼續往北追。等追上鬼子,發現鬼子又剛進了清水潭村。都挺不趕巧的。隨后,我們把村子給層層圍上了,敵人一百多人投降,我們繳獲了大批槍支彈藥。
但是,當時有個情況我想不通。我們講究優待俘虜,曾把抓著了的一個俘虜給放了。我當時就挺不理解。后來,沒想到這人是被我們策反的,在以后的幾次戰役中,他給八路軍弄出好幾次子彈和藥品。
遵紀守規
到了第四年,我要求下班了。一下班,他們就把我安排在主力班。剛下班沒多久,戰士都管我叫“大姑娘”。之所以落了這么個稱號,是因為很多通訊員在連部是沒有紀律,下班之后就不聽指揮,瞎鬧,班里都不待見。我下班的時候,特別遵守紀律,別人覺得我老實,這個外號就這么叫開了。
我一下班就讓我干學習組長,過一個月又給我任務讓我當戰斗組長。那時作戰講究三角形戰斗,一個班分三個組,班長帶一個組、副班長帶一個組、戰斗組長帶一個組。
我這人雖然沒干過正經的干部,工作沒少干。過了三四個月讓我當副班長,但是之后因為傷病我便在精兵簡政中退了。
打仗的時候沒被子彈傷過,但是抗日戰爭時期,行軍打仗凈在外頭過夜,冬天也多在外面露宿,我打裹腿打得太緊了,最終把腿凍壞了,現在一到秋冬天就腫,腿疼。
1945年年中,我從部隊退伍,先到密云縣政府報到。那時候,我們一行20多人,集中到了密云縣政府,遇到縣看守所所長在政府等著挑人補充看守所力量。
所長見人就問,哪里受傷,愿意回家不?問了十多個人,人家都愿意回家。后問到我,我說我不愿意回家,我的家房子都讓日本人燒了,我當兵還沒當夠。所長就說,那接著跟我當通訊員去!
我高興壞了,立馬跟所長走了。可是,那時正是冬天,我的腿確實太疼了,走路都痛苦,干了不足一個月,人家還是把我打發回來了。所以到現在,我想當兵的想法還是這么迫切,也覺得有很多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