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楊志道回憶 曾大戰雞公嶺與侵華日軍拼刺刀
楊志道:生于1926年,1942年8月入伍,編入國民革命軍第74軍51師151團2營5連,參加過常德會戰、湘西會戰等戰役。現居龍海白水。
東南網漳州9月22日訊(林文溪 楊昭彥 陳志遠)上午八點左右,在村干部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楊志道老人的家中,但老人并沒有在家。楊志道的兒子告訴記者,老人雙腳還很利索,每天早晨都要到后山走兩圈。10分鐘后,楊老邁著輕盈的步履回來了。得知記者的來意,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水,楊老開始講述他的抗戰經歷:
“1942年,我16歲就去當兵,去龍巖送到湖南常德市,移交給74軍51師151團2營5連,因為我的年齡太小,當時他不給我留下,后來我要求到連部當通訊員。”
后來,楊志道所在部隊開拔到湖南耒陽,防止日軍進犯四川和重慶。1944年春,日軍約8萬余人向芷江耒陽一帶進犯, 74軍等迎擊敵人,戰場在雪峰山之東。在大戰雞公嶺的戰斗中,楊志道所在的5連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阻止日軍多次進攻,堅守陣地22天,最終和日軍短兵相見,用手中的刺刀英勇殺敵:
“到第22天的時候,攻上來以后,槍炮都不能打,只有拼刺刀,前面一個刺過來,我當時把他咔下去,順勢把他刺死,刺死后,后面再來一個,馬上轉身把他咔下去,連續打了兩個。”
經過一番浴血奮戰,陣地最終被日軍占領。經過短暫的休整后,5連在一個工兵營的協助下進行反攻。楊老說到這里時有點哽咽,他說,這場戰斗打得異常慘烈:
“雖然攻上去,人數損失太多了,125人還有活的只有6個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療養,楊志道所在的74軍重新整編,準備再赴戰場。但沒等到他再上戰場殺敵,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楊老所在的74軍空運南京受降,并擔任南京守備。
隨后內戰爆發,楊老脫下了軍裝,回到了漳州老家務農:
“開始內戰,我想想,兄弟對兄弟打不好,我就從南京離開,人民解放軍開始渡江我才回家,從浙江到家里,慢慢步行到家里”
如今,每次回憶起抗戰往事,想到那些死去的戰友,這位國民革命軍王牌部隊74軍的老戰士,總會默默地嘬上幾口煙。氤氳中,他的眼眶悄悄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