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李世民為什么一定要讓唐僧去取經(jīng)
《西游記》的主線,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唐三藏帶著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從東土大唐去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看過電視劇的都知道,其實是李世民先提出來的去取經(jīng),并且千金買了禪杖、袈裟,送給唐僧,讓唐僧無法拒絕。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李世民一定要去取經(jīng)呢?
話說太宗死了以后呢,通過魏征生前的打點,找到了判官,判官通過一番說辭和自己的修改生死薄,讓太宗還陽,途中經(jīng)過十八層地獄,結(jié)果遇到了領(lǐng)兵打仗時殺死的仇敵,不讓太宗過去 ,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王子、眾頭目的鬼魂;盡是枉死的冤業(yè),無收無管,不得超生,又無錢鈔盤纏,都是孤寒餓鬼。陛下得些錢鈔與他,我才救得哩?!?/p>
“這些金銀,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爺爺過去,他的陽壽還早哩。我領(lǐng)了十王鈞語,送他還魂,教他到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北姽砺勓?,得了金銀,俱唯唯而退。判官令太尉搖動引魂幡,領(lǐng)太宗出離了枉死城中,奔上平陽大路,飄飄蕩蕩而去。
從這里我們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李世民為了還陽,所以答應他們做一個水陸大會,度汝等超生。這只是表面原因,而且李世民在還陽以后,確實召集僧眾做水陸大會了,而且也找了人去陰曹地府給這些人錢鈔,可以說履行了諾言,為什么還對取經(jīng)這么熱衷呢?
原著中有記載:太宗遂與崔判官并二童子舉步前進。忽見一座城,城門上掛著一面大牌,上寫著“幽冥地府鬼門關(guān)”七個大金字。那青衣將幢幡搖動,引太宗徑入城中,順街而走。只見那街旁邊有先主李淵,先兄建成,故弟元吉,上前道:“世民來了,世民來了!”那建成、元吉就來揪打索命。太宗躲閃不及,被他扯住。幸有崔判官喚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脫身而去。
雖然只是簡單的描寫,但是李世民內(nèi)心更加害怕的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因為他心虛,害怕遇到他們,所以李世民必須要超度他們,這樣他死了以后才不用再次碰到他們。
由此就發(fā)生了后面的故事:太宗道:“你既來此處聽講,只該吃些齋便了,為何與我法師亂講,擾亂經(jīng)堂,誤我佛事?”菩薩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太宗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jié),能消無妄之災?!碧诘溃骸澳憧捎浀妹??”菩薩道:“我記得?!碧诖笙驳溃骸敖谭◣熞?,請上臺開講。”
也就是說其實李世民忙活的水陸大會,沒有辦法超度,這可就急壞了,如果不能超度李建成和李元吉,那么他死后還要民對李建成和李元吉,因此他一定要超度,剛好大乘佛法三藏可以超度,因此便派唐三藏去取經(jīng)。
可見,其實李世民要取經(jīng)的緣由,主要還是心虛,怕死后得到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