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 <thead id="xjztt"></thead>
    <label id="xjztt"></label>

      <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span id="xjztt"></span>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中國贏了一戰 為什么戰利品卻全歸了日本

      2016-07-22 16:22:0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一戰勝利后,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了巴黎和會和《凡爾賽和約》的制定,本該收回戰前德國在中國強占的一切特權和利益,但和約卻規定將德國霸占

      一戰勝利后,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了巴黎和會和《凡爾賽和約》的制定,本該收回戰前德國在中國強占的一切特權和利益,但和約卻規定將德國霸占中國山東的鐵路、礦山、電訊設備、膠州地區的租借地及其他特權和利益轉讓給日本——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作為一個國力衰弱、軍事力量并不強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卻面對強大的德國宣而戰之,其中的內幕和動因可謂鮮為人知。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翻開塵封的歷史,看看當時的宣戰秘聞。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關于中國是否參戰的問題成了當時協約國陣營外交官們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

      當時,協約國(英、法、俄)為了壯大自己的陣營,力求使中國參加對德戰爭。英、法當時的如意算盤是想讓中國豐富的人力去給它們充當勞動力和炮灰。起初,袁世凱的北洋政府也曾兩次嘗試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以從中撈取好處,但因遭日本反對而歸于失敗。

      日本之所以不愿意讓中國參戰,是擔心戰后中國會要求收回被德國占領的山東,從而結束中國的分裂狀態。但它假仁假義地說,它有責任使中國4億人免于戰禍。實際上日本是希望在它的身邊是一個軟弱而支離破碎的中國。

      大戰爆發后,英國一直把德國北海艦隊封鎖在港口內,以保證其海上運輸安全。德國則使用潛艇襲擊商船,破壞英國海上交通。為了對付德軍,英國曾請求日本海軍支援地中海。而日本為了控制中國,不僅要求英國將來在和會上支持日本對山東的占領,而且還要英國支持它對赤道以北太平洋上德屬各島嶼的占領,日本則答應對英國對赤道以南德屬各島的占領予以支持。

      法國與日本也簽訂了相應的秘密條約,承允支持日本主張,以換取日本促使中國同德國的斷交,就是將所有德國人驅逐出中國,將中國領海內的德國船艦加以扣留,然后交與協約國,沒收在中國境內的德國財產,并取消德國在中國各地的租界。

      1916年,英法兩國的人力已被戰爭消耗得捉襟見肘。為補人力之不足,法國政府不顧德國的抗議,開始招募華工供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兩地、特別是供法國本土之用,但商定不以華工用于軍事行動。法國前后共計招募華工約5萬人。

      次年夏,英國引用法國之例,在威海衛、青島兩處設立招工局,招募華工15萬人。1917年4~9月,英國又先后招華工10萬人,其中做勞力的不下3萬人,有幾百人受雇于英國各工業中心,但大多數是從事軍事工業生產的。

      1916年底,德國參謀部承認單靠陸軍已無法制勝。于是從1917年2月1日起,德國宣布實行無限制潛艇戰,開始任意襲擊往返于協約國港口的交戰國和中立國的一切船只。

      不久,德國便擊沉了法國載運華工赴歐洲的“阿托斯”號船,溺死華人約500人。2月9日,中國當時的政府在獲知“阿托斯”號輪船沉沒的消息后,向德國發出照會,抗議無限制潛艇戰。見時機成熟,美國駐北京公使芮恩施接奉美國政府訓令,開始勸請中國對德絕交。日本在與英法締結了秘密協定后,也改變了原來的政策,不阻撓中國參戰。于是5月1日,段祺瑞內閣通過參戰案。

      不過令人吃驚的是,北洋政府之所以參戰的目的之一竟然是為了取得日本貸款,擴大實力以對付南方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力量。后來由于發生了府院之爭、張勛復辟等事件,直到同年的8月14日,馮國璋代理總統后才決定參加協約國,正式對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并成立了北京督辦參戰辦事處,由日本武官齋藤任顧問。在協約國船只繼續使用中國口岸時,北洋政府扣留了當時在上海和廈門兩地共約4萬噸的德國船艦,然后移交給協約國使用,并以此換取協約國的一些讓步,如庚子賠款延付5年,關稅提高到貨物實價的5%等。

      按照國際公約,凡是交戰雙方在中立國家領域之內的船只應在宣戰后的24小時內撤離,否則,中立國家有權解除其武裝并監視其行動。據此,北洋政府海軍部已于未宣戰前,以中立國地位,派少校副官陳紹寬前往解除留在上海的德奧商船的無線通訊,并拆卸其部分主要航行工具。

      巴黎和會

      1917年春,由海軍第1艦隊司令林葆懌在上海漢口路3號設立辦事處,專責與上海海關港務處英國人戴樂爾聯系,監視德、奧船只和互換情報。不久,林葆懌率艦隊南下護法,直至北洋政府正式對德、奧宣戰。德國留在揚子江的軍艦和停留在上海的德奧商船均為中國北洋政府海軍部收管,共計有淺水艦2艘、拖船1艘和2000噸以上至1萬噸不等商船10艘。另有一艘同級淺水艦上的德國官兵在廣東拒絕向中國“永翔”艦投降,于3月16日自爆沉沒,后發現船體和發動機早被破壞,顯然蓄謀已久。這是近代中國海軍首次成批接收外國艦船作為戰利品。在俘獲德、奧船艦之際,中國海軍同時俘虜德、奧軍官及船員水手約300人,均按國際法予以優待。后來在1920年,這些船艦部分編入當時的中國海軍。其中有一艘繳獲的貨船竟然一直用到1949年,并被國民黨軍開到了臺灣。

      協約國戰勝同盟國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簽訂《凡爾賽和約》,并于1920年1月10日生效。和約包括序言、正文440條和議定書。主要內容有:規定了國際聯盟的組成、宗旨,會員國的權利和義務及有關建立委任統治制度的規章等;關于德領土的規定,根據和約,德國領土減少約1/8,人口減少約1/2;規定將德國的殖民地和勢力范圍分別由英、法、日、比等國瓜分;對德國的軍事力量規定限制條款;關于經濟條款和賠償問題,和約也作了具體規定;關于懲處戰爭犯罪問題,和約規定組織特別軍事法庭,以審判犯有“侵害國際道德及條約尊嚴”罪行的前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協約及參戰各國有權對“被控違犯戰爭法律與慣例”的行為者進行審判。

      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了巴黎和會和《凡爾賽和約》的制定,本該收回戰前德國在中國強占的一切特權和利益,但和約卻規定將德國霸占中國山東的鐵路、礦山、電訊設備、膠州地區的租借地及其他特權和利益轉讓給日本,遂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直接導致“五四”運動爆發,迫使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不得不拒絕在和約上簽字。軟弱無力的中國就這樣結束了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參戰之旅。”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偷自拍视频区综合视频区|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色狠台湾色综合网站|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婷婷综合久久狠狠色99h|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伊人成色综合网|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成年综合网|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美国十次狠狠色综合|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下载|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欧美亚洲综合色|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