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士龐統幫劉備哪些忙?龐統結局是怎么死的
說起劉備來,除了和他生死征戰的兩兄弟張飛關羽之外,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諸葛亮了。話說當年劉備三顧茅廬,像書童一樣等著這位高人睡醒在日上三竿后,諸葛亮這個名字就開始傳得響亮了。為劉備指導赤壁大戰,得荊州后在城內足食足兵,再到后來的白帝城托孤。諸葛亮的一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擔的上“劉備的好軍師”這個名號,劉備的另一個軍師,絲毫不比諸葛亮遜色,然而卻不甚為大眾所知。
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
當年徐庶揮淚告別劉備時對他說:“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就是龐統了。
龐統不像諸葛亮一樣生得相貌堂堂,一看便有謀士風范,而是長相奇丑,像極了屠豬宰狗之輩。他先去投靠孫權,孫權見他丑陋,沒把他放在眼里。龐統自負有奇才,又大搖大擺來到劉備軍中,絲毫不注意禮節。劉備對這樣的龐統也是沒什么好感的,不過還是好言送走了他。
之后,諸葛亮對劉備說,龐統雖然氣質相貌不佳,但是能力卻不輸于自己。愛賢重仕的劉備十分激動,立馬起身前去請龐統。匆匆趕到龐統家中時,龐統還在睡著,隔了不知多久,衣衫不整的龐統從房間里扔出一個酒壺,睡眼朦朧的他把劉備當成下人,指揮劉備去買酒。劉備二話不說,立馬打回酒來給龐統。接過酒壺的龐統甚是感動,遂隨劉備出山。
獻計征蜀,助劉備得益州
龐統出山后為劉備出得計策有很多,比較著名的一次是“獻計征蜀”。劉備得荊州后,“法正”建議劉備取益州,劉備生性猶豫不決,拖拖拉拉不肯出兵。當時曹操奸詐暴虐,劉備想要用善良寬厚的形象得民心,生怕取益州這件事使得民心相背。
這時龐統義正辭嚴說:現在正是戰亂之際,凡事不能墨守成規,倘若被曹操占了先機,后果不堪設想。一番勸說下,劉備終于決定拿下益州。后來劉備成功的種種,都得益于龐統那日的高瞻遠矚,若非聽取了龐統的建議,后來他的宏圖大業是施展不開的。
士為知己者死,死而后已
公元214年,劉備被包圍在雒城內,情勢危急。龐統的身形和劉備相像,對指揮軍隊也很精通。他毅然披上劉備的戰袍,裝成劉備的樣子沖出重圍。箭像雨一樣飛來,一支支刺在龐統的身上,敵人竊喜,以為劉備死在了亂箭下,卻不知真正倒下的是吟誦著“士為知己者死”的龐統。劉備因此逃過一劫,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卻因此死去,后來的路他再也不能陪他敬重的主公一起走。
龐統死后,被葬在了落鳳坡,據說這是劉備親自為他選擇的風水寶地。后來劉備談及龐統,常常淚流滿面,緬懷這個年僅35歲就英年早逝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