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古代的七大毒藥 只需一滴便可要人命
2017-07-12 10:59:5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一、見血封喉。此類植物又被叫作“毒箭木”,多分布于我國廣西、云南以及東南亞地區,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毒箭木的樹汁呈乳白色,
一、見血封喉。此類植物又被叫作“毒箭木”,多分布于我國廣西、云南以及東南亞地區,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毒箭木的樹汁呈乳白色,一旦進入某種生物體內便可致命,古人常用以射殺野獸或敵人。
二、葫蔓藤。葫蔓藤即金庸小說《神雕俠侶》中的斷腸草,其主要毒性是葫蔓藤堿,中毒癥狀為腸子變黑黏連,中毒者腹痛至死。
三、鶴頂紅。鶴頂紅即我們熟知的砒霜,是一種不純的三氧化二砷,“鶴頂紅”這一稱呼只是古代人對砒霜隱晦的說法而已。此物斷口為貝殼狀,性脆,易溶于水且劇毒。
四、鴆酒。鴆在古代被視為一種猛禽,其羽毛含有劇毒,輕輕地入一下酒,普通的酒就成為了毒酒,這一點在《左傳》有所記錄。
五、雷公騰。此類植物大多生于山地林緣陰濕處,潛伏期約為2個小時,起初會頭暈心悸、腹脹嘔吐,之后會四肢抽搐肝腎區疼痛,最后會在24小時內死亡。
六、夾竹桃、此物又名柳葉桃,毒性極強,干燥的3克便可致命。
七、番木鱉。番木鱉俗稱馬錢子,呈扁圓形或扁橢圓形,毒性成分為番木鱉堿,中毒癥狀為對視聽味覺極度敏感,最后呼吸困難窒息而死。